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搭建高规格、专业化、机制性的展示平台,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和相关全国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艺苑撷英——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于11月9日至12月2日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陆续展开,涵盖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五个艺术门类,共演出13场,重点推介戏曲净行、乐队主奏青年演员,民族弓弦乐青年演奏员,舞蹈新人,相声小品评书等青年曲艺演员,杂技魔术滑稽青年演员。为促进“做人的工作”与“引导文艺创作”相贯通,发挥文艺评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继2022、2023年连续组织“艺苑撷英”专题评论之后,今年继续组织评论家观摩展演并撰写文章,以飨读者。
演经典 育英才
石羚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评论版编辑室副主编
说学逗唱展风采,曲艺英才竞风流。近日,“艺苑撷英”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展演拉开帷幕,为线上线下观众献上曲艺盛宴。3场演出,22个节目,19位青年英才与老艺术家代表,全方位呈现16个曲种艺术特色,高标准演绎好作品的深刻内涵,立体化展示近年来人才培养及作品创作的突出成绩,为曲艺艺术之美写下生动注脚。
所谓“撷英”,一方面是选拔新人,推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曲艺人才,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一方面是呈现佳作,展示一批有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精品力作。其中,人才须将作品作为立身之本,作品必须经过人才的打磨才能成为经典。
“经,常道也。”经典是能够被历史铭记并流传后世的艺术精品。千百年来,中国曲艺创造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经典,是曲种风格的典型代表,是创作表演的绝佳范例。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曲艺工作者传承的经典,其实正是每个时代创新的成果。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关于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论述仍然振聋发聩。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构筑中华文化的新高峰”。立足新时代,努力创造曲艺新经典,攀登曲艺新高峰,更好反映社会风貌、弘扬中国精神,是群众期盼,更是时代呼唤。
此次展演的节目以当代作品为主。其中,一部分早已成为经典,演绎数十年而热度不减;一部分虽属新编作品,却在舞台上反复实践打磨,内容删繁就简、现场效果火爆,具有成为经典的潜力。这些作品展现出的亮点,为认识曲艺经典、创作曲艺经典,提供了启示。
呱嘴《王婆说变》
看时间跨度,经典兼具时代性与永恒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呱嘴《王婆说变》通过衣食住行等领域的新旧对比,展示生活巨变;小品《随礼的烦恼》讲述小两口因躲避随礼引发的误会,指出移风易俗的重要性。这些作品记录时代,成为当下社会生活和精神的生动写照。也要看到,一些作品随着时代变迁退出舞台,而经典往往具有超越时代的影响力。快板书《三打白骨精》经李润杰、张志宽两代艺术家精心设计,彰显了“有人有事有情有趣”的艺术追求,至今演唱不衰;对口单弦《体坛新曲》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已上演,爱情、亲情、家国情熔于一炉,太平年、怯快书等曲牌一气呵成,饱受好评。正所谓“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经典绝非“一次性产品”,历经岁月仍风采依旧,多次观看仍能品出滋味。
对口单弦《体坛新曲》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紧贴时代脉搏是曲艺创作的前提。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深入基层、拥抱生活,关心群众所思所盼,这样的作品观众才爱听爱看。当然,现实主义不限于现实题材。反映新生活新现象固然值得鼓励,老题材新视角同样值得点赞。四川评书《铡包勉》虽为传统题材,书末以“反腐”点题,彰显了作品的现实关怀。关于作品能否传之后世,与题材新旧没有直接关系,而要看人性刻画是否精到、中心思想是否深刻、叙述方式是否独特,等等。找到“千古之所同然”的共鸣点与“发人所未发”的创新点,作品就能获得穿越时间的深厚力量;只顾蹭热点、跟时髦,或火爆一时,难施之长远。
四川评书《铡包勉》
看空间广度,经典兼具地域性和全国性。一方水土育一方曲艺。曲种浓郁的地域色彩,在形式上体现为方音方言、地方曲调,在内容上体现为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很多经典以地方话讲地方事,实现形式内容的统一。曲谚说:“要当好唱手,就得四海走”。随着演员流动与现代媒介发展,山东快书、天津快板等曲种走出本乡本土、传遍千家万户,形成一批享誉全国的经典。此次展演,南音《庭院七弦响》、冬不拉弹唱《幸福时光》等地域性较强,但并不妨碍观众欣赏——音乐没有边界,透过唱腔及伴奏风格,大家能感受到闽南女子的优雅温柔、哈萨克族的热情洋溢;话题人所共知,透过字幕,《幸福时光》对快乐童年的追忆引发共鸣。跨越方言障碍,曲艺之美也能直抵人心。
南音《庭院七弦响》
但放弃乡音俚曲,并非创造经典的“快车道”。根据陕北说书曲调创作的主题曲《黄风起兮》激扬粗犷,随着游戏《黑神话:悟空》的走红而出圈。有观众表示:“听的我DNA动了”“太上头了”。事实证明,坚持地域性,往往更有辨识度与吸引力。创作曲艺经典,要紧扣美学传统,不偏离艺术本体。创新以守正为基础,不失去语言和音乐的地域性,不脱离叙事性而“戏剧化”“歌舞化”,传统艺术才能获得新表达、拓展新空间。以此为前提,不断开阔视野,打破“一亩三分地”意识,以广受关注的题材、独出机杼的构思、各种形式的传播,扩大经典“影响力版图”。
看内容厚度,经典兼具通俗性与思想性。曲艺属于通俗文艺。滑稽类、散说类曲种擅用生活语言,很多韵诵类、叙唱类曲种文辞也不难懂,独脚戏《包装》、湖北大鼓《讲孝心》均属此类。通俗,不光是文辞句法简白易懂,还有审美情趣的雅俗共赏。绍兴莲花落《回娘家》讲述翠姐姐回娘家遭遇,乡土味浓,宛若一幅乡村风俗画。
当然,经典之所以打动人心,关键在于精神的力量。其一,崇德向善,价值引领。如二人转《双菊花》中艺人“戏大于天”的坚守,扬州评话《在岗》中“拼命书记”为民解忧的初心。其二,回应现实,启迪思想。相声《都挺好》借鉴了《好好好》的形式,但讽刺了恭维吹捧的交友方式,为作品铸魂;《专家指导》中一句“埋起来”成为流行语,揭露了伪专家的“花式套路”,为观众提醒。正所谓“文以载道”,曲艺经典不是高头讲章,而要以凡人小事的视角、接地气的语言来呈现主旨,力求深入浅出、润物无声。
扬州评话《在岗》
看创作维度,经典兼具文学性与表演性。曲艺是口头文学。不同于过去集体创作、口口相传的方式,时下的曲艺创作更强调专业作者的脚本原创。从选材、立意、手法上做好“品控”,作品才能赢在“起跑线”上。当然,曲艺归根结底还是舞台艺术。从脚本到舞台,离不开演员在语言笑料、唱腔音符、动作表情、节奏板眼等方面的二度创作。此次入选的青年人才,陈曦、钱懿、徐宁、袁国虎、满昱等同时担纲作者和演员,有助于打通创作与表演的隔阂,提升作品质量。
创作要更加重视作者和演员的配合、文本与表演的统一。打造新经典,编演新作是主攻方向,同时不应忽视已有经典的当代改编。经典不是一成不变的。滑稽大鼓《拴娃娃》涉及旧时习俗,应宁改编传统文本,加入“丁克家”“戴美瞳”等新内容,让观众更易接受。周玉峰表演的快板书《铸剑》,在没有修改经典文本的前提下,改造开场板,拓展表演疆界,在“跳出”叙事时强化节奏,在“跳入”人物时全情投入,增强表演的生活性、声音的差异性、表演的身段美,栩栩如生刻画多个角色,能快能慢,有强有弱,突出了快板书的“说书”特点,实现“一人一台戏”。挖掘培养创演人才,优化文本创编、表演设计,就能延长作品生命,让经典亘古弥新。
在曲艺经典的特性中,创新性注入动能,艺术性贯穿始终。近年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一炮走红的曲艺经典并不多见。随着文化供给不断丰富,大众审美选择愈发多样,曲艺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移动互联网时代,快餐式娱乐随时发生,观众审美习惯发生变化,坐下来踏实听曲艺的观众变少。但如果据此认为曲艺无法产生新经典,则过于武断。
湖北大鼓《讲孝心》
今天的曲艺,需要给观众带来更多知识增量、情感增量、价值增量,这是打造经典的挑战所在;新时代伟大实践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这是创造经典的信心所在;从剧场观众的掌声笑声、曲艺直播间的超高人气中,我们仍能看到群众的殷切期待,这是孕育经典的动力所在。
经典形成非一日之功。以“两句三年得”的执着,以“甘坐冷板凳”的定力,为时代画像、为人民放歌,曲艺工作者定能创作更多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曲艺新经典,让古老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文中视频来源于“学习强国”平台,组图来源于“中国文艺网”微信公号。
签发:徐粤春
审核:王庭戡
责编:王筱淇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