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正文

张掖文艺展演作品短评(下)

编者按

7月7日至13日,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在甘肃张掖举办。本届新锐班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共张掖市委宣传部、张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甘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州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围绕“坚持守正创新,增强朝气锐气”这一主题,通过专题授课、分组研讨、实务对谈、现场教学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探讨文艺评论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旨在提高业务素养,增强文艺评论写作能力,培养一批新锐文艺评论人才,推动文艺评论事业高质量发展。来自29个省市区的60多名学员参加研修。

7月8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丝路明珠·彩虹张掖”特色文艺展演成功举办。第二届新锐班学员集体观演,数十位学员积极撰写微评。本报特予摘编,以飨读者。

乐舞相和·雅俗共赏

王艺播 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本场“丝路明珠·彩虹张掖”特色文艺展演中,《甘州古乐》以其丰富的音乐元素和多变的表现形式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甘州大曲前承雅乐,后继发展为唐大曲,是汉代音乐胡俗融合的艺术见证,更是相和大曲,即歌舞乐一体的音乐形式的重要遗存。

该作品在编配方面保留了传统大曲的结构特点,以序、破、急为基本结构单位,由慢至快的速度变化引导聆听者体验音乐之起伏缓急,伴随着舞者的蹬踏旋转,打鼓引导节奏,舞者在圆形高台上跳舞,打击乐在两侧,琵琶、胡琴、笙、阮承担主要旋律的陈述功能,音与音相和,舞与乐相和。如元稹《琵琶》所言“学语胡儿撼玉玲,《甘州》破里最星星”。

腾踏跳跃舞丝路,文物“复活”山丹情

冯盈霖 海口经济学院

在“丝路明珠·彩虹张掖”特色文艺展演中,山丹舞蹈《胡腾舞》紧紧地吸引了我的视线。整个舞蹈以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诗《胡腾儿》为依据,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胡腾舞者,表现了他们内心的哀愁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与依恋之情。

诗是舞的解说,舞是诗的跃动。舞蹈通过曲臂、屈膝、臂上举等系列动作,配合腾、踏、跳、跃的风格动作,表现出豪健、狂放的民族精神,异域风情的舞蹈特色体现了古代丝绸之路和东西方文明的交织,体现出浓郁的山丹文化。编导将传统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在传统单一动律中加入现代元素,在多元变化中重复强化,令人印象深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胡腾舞》将山丹优秀传统文化、丝路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是当代人对“胡腾舞俑”的“复活”,亦是当代人与胡腾儿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是当代人的美学追求,赋予了胡腾舞以新的时代气息和新的生命活力,使其在新时代艺术创作中熠熠生辉。

以社火民乐 系祁连之乡

李如伊 北京舞蹈学院

在本次“丝路明珠·彩虹张掖”特色文艺展演当中,《顶碗舞》节目带我们身临其境,重返乾隆年间的军民劳作生活。该节目选用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乐顶碗舞”的素材进行编排,在表演过程中,舞者头顶瓷碗,嘴含竹条,双手各持一碟一筷,筷子的两端系有铜铃红穗。舞动时,舞者用“口条”敲击头顶的瓷碗,同时用筷子击打碟子,展现出各种舞蹈动作。同时以传统的秧歌十字步为基础,配以“三步一抬”“梭子步”“垫步”“斜后点步”和“云步”的交替使用,通过走、跳、站、跪、爬、滚、翻等高难度动作,展现各种造型,使得舞蹈变化丰富,地方特色浓郁。

《顶碗舞》在舞蹈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民间音符,以笛呐、板胡、二胡、三弦、笛子、钹、梆、碰铃等乐器的交织配合舞者碗和碟的敲击声,达到舞乐的浑然一体,用碗筷诠释了古代“编钟”的真谛,美妙的乐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除了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视听盛宴,其背后的“民乐顶碗舞”文化,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该剧目通过挖掘并完善“民乐顶碗舞”,进而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以其鲜明的地域性和群众性特色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使这种独特的旋律和舞步在祁连山乡中得以延续,艺术生命力源远流长。

甘州小调的关键词:乡土想象

侯舒文 东北师范大学

7月8日晚,“丝路明珠·彩虹张掖”特色文艺展演在张掖盛大举行,其中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甘州小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在场观众的目光。甘州小调是流传于河西走廊中部的民间民俗音乐,是张掖人民在长期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所创作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承载着地方历史文化和人民情感。

甘州小调是张掖地区一朵土生土长的艺术奇葩,传递着乡亲、乡情、乡音,是西北人民地方性审美经验的集中体现。甘州小调作为一种媒介形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想象”的中介,可以将观众粗略划分为三个群体:一是从未到过张掖的外乡人。这类群体欣赏的过程,也是一种共同阅读张掖自然、人文风貌的过程,词曲中对张掖自然风光的描述、对民俗风情的书写,都使千百万陌生人形成了对张掖的初印象。二是张掖的地脉居民。甘州小调与张掖人民语言不隔、心不隔,它是超越时间的,曲调中流淌出的那份质朴与纯真,为张掖人民提供了重返河西走廊、重温乡土文化的情感链接。三是离乡的张掖人。甘州小调是离乡人的情感寄托,它是超越空间的,它为广大背井离乡的张掖人提供了对土地依恋的精神家园。因此,甘州小调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不同的受众群体,共同建构起一个“想象的地理”。这种“想象的地理”不仅昭示出张掖地理图景背后鲜明的文化意义,而且与“真实的地理”之间发生微妙的碰撞,共同构成张掖独特的地理空间与审美价值。

甘州小调作为张掖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独特且重要的审美价值,其深厚的乡土特色不仅赋予了甘州小调强大的文化认同功能,更成为了张掖人民与各地民众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人们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张掖、了解甘肃、了解中国西北地区的丰富文化和历史,期待未来甘州小调能够持续为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增添无尽的魅力和光彩。

基层戏曲院团的传承之功——从张掖市七一剧团《花亭相会》说开去

于琦 广东省艺术研究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丝路明珠·彩虹张掖”特色文艺展演以晚会的形式,将融合了张掖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艺术、民族特色等元素的节目搬上舞台,展示了张掖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崭新面貌。在众多节目中,秦腔选段《花亭相会》引人关注,节目的两位表演者来自张掖市七一剧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该团是甘肃河西走廊唯一一个专业戏曲院团,长期活跃于城乡基层,相比其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艺术普及宣传等功能,笔者更加关注该团作为地方文化活态存在之载体,所发挥的艺术传承作用。

该团近年创作排演出《民乐情》《肝胆祁连》等精品大戏,但仍不忘整理复排、演出传统秦腔剧目,下基层惠民演出时也以《金沙滩》《辕门斩子》《黑叮本》《玉堂春》等家喻户晓的传统戏为主。此次展演演出的《花亭相会》源自明传奇《珍珠记》,经过广泛流传和长期发展,终成秦腔名剧。生旦对演的形式是传统折子戏常用的脚色搭配形制,两位演员通过唱功、表情以及身段动作的种种细节处理,将传统戏的艺术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演出模式,对于院团积累剧目、推动演员艺术精进、培养观众并开拓市场都大有裨益。纵观该团的传统剧目,在表演上整体呈现出古朴的风格和甘肃派秦腔独有的艺术特质。如《斩姚期》中“太庙谢罪”一段,由曹红星扮演的刘秀采用连续吊毛、甩发、探海、射雁接摔硬僵尸等一系列程式动作表现人物懊悔、悲恸的心情,精湛纯熟的表演给观众带来新奇的观感和独特的审美体验。该团演出的《乾坤带》以武戏吃重,剧中武小生、靠把老生、武净、刀马旦等脚色均衡齐整,传统戏曲的舞台调度使开打场面异常精彩。从长远来看,行当艺术的传承守正也将在强化剧种特征、保持剧种个性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促进秦腔剧种的良性发展。

本文原刊于《张掖日报·金张掖周刊》2024年7月20日第13版。


延伸阅读:

张掖文艺展演作品短评(上)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在张掖结业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在甘肃张掖开班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