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正文

金浩:新时代新征程舞台艺术观察——评论者的三种能力

2024-07-2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金浩 收藏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2024年中国文联文艺人才和管理干部教育培训计划》,7月7日—13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共张掖市委宣传部、张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甘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州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的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在甘肃张掖举办(点击查看)。为提升学习效果,促进教学相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推出第二届新锐班系列学习笔记,与广大网友分享。

新时代新征程舞台艺术观察——评论者的三种能力

2024年7月9日下午,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邀请了中国文联首批特约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金浩教授为来自全国各地的65位学员做了题为《新时代新征程舞台艺术观察:评论者的三种能力》的精彩授课。金浩教授结合大量实例,以舞蹈为主要视角,从“看世界”“感世界”“述世界”3个层面出发,对艺术评论者所需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文艺评论需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展开,坚持守正创新,学会用文化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文化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文化的语言表达世界。

授课现场

一、文艺评论应基于创作、敏锐观察

金浩教授认为,艺术评论应建立在艺术创作的实践基础上,并精准捕捉当下的文艺现象,需要具备锐利、敏锐的观察力。在创作热潮中,不仅要看到问题,还需要有定力。他通过生动案例阐明流行舞剧反映了不同趋势:《只此青绿》表征国潮舞风的盛行,《咏春》说明舞剧的电影化,《永不消逝的电波》彰显舞剧电影的回归,数字戏剧《麦克白》则启发思考科技化的数字舞蹈。

金浩教授表示,注重“电影思维”可以增强舞剧的共情力和吸引力。电影思维强化了舞剧段落间的咬合力和舞台美术的快速切换,电影的剪辑手法、画面切换和镜头语言可以为舞剧的创作带来更多层次的表达,使舞剧在叙事和表现上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更为细腻地刻画人物形象和情感冲突。舞剧编导不仅要借鉴电影的叙事技巧和视觉语言,还需将其与舞台表演的独特魅力相结合。舞剧《咏春》巧妙地利用电影的叙事手法,将传统武术与现代舞台艺术相融合,通过精心设计的舞蹈动作和舞台布景的转换,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作品再现了武术大师的传奇故事,展现了艺术观念和情怀,展示了时代的感召,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武舞融合《咏春》金浩供图

金浩教授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舞蹈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舞蹈创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舞台表现形式。通过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舞蹈艺术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中,舞蹈影像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形式,也为舞蹈创作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创作理念,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他强调,跨界的融合不可忽略“情”之重量,艺术与科技乃至其他门类的优势互补不可掩盖艺术本体的表达,情感在艺术创作中尤为重要,忽略情感则舍本求末。艺术创作的核心是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传达,科技手段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能喧宾夺主。因此,金浩教授建议,在艺术创作中,我们需要拓宽视野,注重各门类间的有机结合,避免单纯追求视觉效果而忽略了艺术的本质或掩盖了思想的内涵。

二、文艺评论应深入生活、加强积累

金浩教授认为,在具备发现生活和捕捉生活的眼力后,需要将其转化为艺术想象的能力。在艺术创作和文艺评论中,找到不同艺术媒介之间的相似点和共通之处是至关重要的。他认为艺术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是将生活体验升华为艺术表达的关键。艺术创作者不仅需要发现生活中的美和意义,还需要通过艺术想象力将这些发现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应超越生活的表象,深入挖掘生活的本质,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升华为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艺术表达。在宏大主题和细微描写之间找到平衡,使作品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既具有思想深度,又不失细腻的生活气息。在艺术创作中,想象力的发挥不仅体现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活素材的重新整合和加工,还体现在对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和突破。

文艺评论则应努力挖掘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现对作品内涵的深刻解读,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文艺评论还应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在分析和评价作品的同时,提出有见地的建议和意见,推动艺术创作不断进步和发展。评论者要具备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将作品置于更大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进行审视,揭示其与时代精神的契合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启示意义。金浩教授强调,艺术想象力的培养需要创作者和评论者不断地学习和积累。通过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丰富知识储备,拓宽视野,增强艺术敏感度,提升思维能力。艺术创作和文艺评论相辅相成,两者共同构成了艺术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二者应共同努力,推动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金浩供图

三、文艺评论应立足时代、注重语言表达

金浩教授强调,文艺评论者应明确为谁服务、为谁创作的职责,必须时刻牢记为人民和时代服务,需要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理解和回应社会的变化与需求,并为时代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持和精神引导。故而文艺评论不仅需要介入时代,还应以深厚的积累为创作基础,以审美为创意基础,不断提升评论的深度和广度。评论者需要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艺术素养和社会经验,才能从更高的视角、更深的层次去剖析和解读作品。金浩教授建议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那些比较完整、成熟的学科,丰富评论视角和方法。研究大型文体表演对搞好文艺评论、写好文章大有帮助,呼吁评论者多关注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拓宽视野,积累经验,赋予艺术评论无限变化的可能性。

金浩教授认为,文艺评论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还要有广阔的视野和独特的见解。文艺批评不仅是文本批评,更是一种具有强烈主体性的解读过程。好的批评者能够通过作品的解读,揭示出作品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传达出自己对人文社会的认知和对艺术整体的看法。这种批评不仅是对单一作品的评论,而是对一系列现象的述评,是对艺术创作规律和文化趋势的深入探讨。

文艺评论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评论的效果和影响力。文艺评论者应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传达出对作品的评价和理解。文艺评论不仅是一种学术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过程。评论者应通过语言的力量,将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传达给更广泛的观众。

选自金浩课件

总之,金浩教授紧扣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能力提升,提出了有效见解。他认为文艺评论贵在坚持,要根植于自己写作经验的基础,以艺术本体为核心向外辐射,借鉴其他学科成果的研究方法,打磨论从史出、有感而发的评论底色。他倡导保持积极的心态,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的素材,同时保持自律,有计划地梳理完善个人所需的评论内容素材,用充沛的想象力进行评论加工,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面向大众传达。


*撰稿人:李如伊,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生,第二届新锐班舞台艺术评论组成员

*特约编辑:韦苏娜,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民族艺术》编辑部副主任,第二届新锐班学习委员


签发:袁正领

审核:何美


延伸阅读:

徐粤春:文艺评论的学术形态、政策方位和工作体系

马永强: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在张掖结业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在甘肃张掖开班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