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视域下戏剧对电子游戏的影响——以《原神》为例

2022-12-0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包晗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入围文章,由作者参选提供)


戏剧和游戏作为人类最早期的两种活动,均脱胎于古代的宗教祭祀,其二者本身一直有着密切的关联。正如戏剧观念会随着社会和艺术本身不断地进步而发展变化一样,游戏观念也一直在不停的变迁,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新特点。在数字时代的最初时期,电子游戏仅仅是作为休闲娱乐的工具,虚拟世界为人们提供各种“越轨体验”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泄人类“性欲”和“死欲”功能。随着互联网和3D引擎技术设备的进步与数字艺术概念的发展,电子游戏开始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产生碰撞,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戏剧和游戏也逐渐表现出某种同构关系的存在。从电子游戏和戏剧的外部形态看,电子游戏与戏剧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他们都是集众多艺术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从内部形态看,戏剧的核心是剧本观众和演员,而游戏的核心是玩家剧情和人物,观与演的关系在这里只是发生了形的变化而没有质的不同。

一、戏剧对游戏剧情和人物造型的影响

《原神》游戏的主线是从异世界来的旅行者兄妹失散并丢失了部分力量与记忆,玩家选择其中一个角色探访提瓦特大陆七国的七神来寻找亲人的冒险。在这个过程中玩家可以体验到丰富的支线剧情和每个角色对应的邀约事件和传说任务。而每一个任务都有独特的场景,完整的故事,一定数量的登场人物和既定的人物台词。由于人物对话的不可跳过和部分场景动画强制观看的设定,让玩家同时具有了扮演者和观看者两种身份。在这样的设定下,与其说玩家是在游玩不同的任务,不如说玩家是以“化身”的方式,成为角色,参与体验并观赏着不同的“戏剧”。在稻妻地图神樱大祓的任务中,需要玩家在一位名叫花散里女巫的指引下帮助她祓除污秽,随着任务渐渐深入,500年前稻妻所发生的那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也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在这个过程中,玩家从一位路人变为花散里的朋友,从相识到相知,但当最后一处污秽被祓除,花散里竟也随之灰飞烟灭,只留下了她曾带过的面具和“与君相别离,不知何日是归期,我如朝露转瞬晞”的诗篇。原来花散里是那时一名叫狐斋宫的女巫对抗黑暗以身殉国后留下执念的具象化,玩家需要祓除污秽里也包括了花散里自己。花散里面对自己注定毁灭的命运依然奋起抗争,捍卫自己的理想和荣誉,这是对古希腊悲剧精神的某种继承,而戏剧中经典的“突转”与“发现”手法的运用让玩家在任务的最后感受到了悲剧的震撼和美感。

2022年初,《原神》新版本“飞彩镌流年”上线,在新版本中,通过璃月港名角--云堇创作新唱曲的故事把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巧妙地嵌入人物角色和相关背景,让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文化通过游戏场景和任务呈现在全世界面前。也让作为以戏剧文化衍生而来的新角色“云堇”,迅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云堇”的角色人物设定既有传承性又有创新性,是制作人员对戏曲内涵文化的理解研究及戏曲美学的现代运用,从中进行探索实践的成果。她出生在传统戏曲世家,是璃月港的“名角”。虽然她从事的是传统戏曲的演唱,但她却对不同文化有极大的包容,他喜欢独立自由的摇滚精神,崇尚传说里那些勇敢自由的女性形象。因此在云堇的造型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戏曲中那些闪烁着独立自主,敢于冲破封建枷锁,并富有斗争精神女性的影子,比如花木兰、穆桂英、杜丽娘等。在云堇的日常装扮上,我们可以看到绒球、翎子、云肩、下摆飘带、点缀的云纹和方胜纹等传统戏曲要素融入,也可以看到二次元人物饱满纯粹的画风,这一切使“云堇”形象设计同时具备戏曲特色和二次元风格的同时也表现出多元审美融合的内涵。

二、戏剧对游戏荧幕呈现的影响

我们常说,戏剧有两个生命,一个存在于剧本之中,另一个则在舞台之上。对于游戏而言,好的剧情和文本,一定也要有出色美术内容来表现,例如游戏中的景观、建筑、服饰等等。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情感表达的基础、灵感的源泉与行为的动力;后者则赋予了前者美的可以感知的外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升级,人们已经可以在虚拟世界复制现实世界的景观,营造一种真实的幻觉。而这种幻觉主义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把现实的景观和虚构的网络世界混同起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艺术的表现力,其次是过于依赖实体建模大幅增加设备的预算,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观众的想象力。正如戏剧舞台经历了从安托万时代的“幻觉舞台”到梅耶荷德时代的“风格化”剧场一样,电子游戏的场景美术也经历了从最初对现实的还原到如今在现实的基础上抽象写意的创造的过程。《原神》中的场景设计并没有遵照类似于《荒野大镖客 · 救赎》和《GTA》系列对现实世界高度复制的原则,而是采取了戏剧舞台“造型典型化”的方法和中国传统戏曲“写意”的原则,较好的解决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

《原神》中的七个元素风、火、雷、水、草、冰、岩,分别庇护者提瓦特大陆上的七个国家。而这七个不同的国家又是以现实世界的不同国家为原型参考设计的。比如璃月的原型是古代中国,稻妻则是旧时日本的缩影。游戏的数据空间是有限的,艺术就是选择,而戏剧舞台恰恰最擅长于利用有限的空间在最短的时间内传神的展现丰富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典型化”。因此在游戏中,当我们走璃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主色调为正红的灯笼彩绸装饰的砖木建筑。而当我们走下去往稻妻的船时,漫天飞舞的樱花、木架草顶下部架空的低矮的房屋也立刻将浓郁的岛国风情呈现出来。

“写意”是中国传统戏曲惯用的手法,即用虚拟的表演形式,突破舞台时空限制。通常是“三两人千军万马,一桌椅便是琼楼玉阙”,在《原神》中,用于转场承接剧情的内容是通过剪影画甚至是纯文字形式描述依靠玩家的想象来完成的。这样的设计,一方面省去了大量非重要剧情人物场景的建模和制作过程,另一方面也让玩家有了想象驰骋的空间。激发观众的想象,产生共鸣,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以自己的想象来补充游戏里被省略或虚化了的情节和景物,从这一点上来说,《原神》凭借对传统戏曲表演的借鉴,解决了其他游戏与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并让玩家产生了美感享受。

三、戏剧对游戏本质的影响

随着戏剧与电子游戏的碰撞不断深化,电子游戏的本质也发生了某种改变,成为了一种艺术、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一种自由的生存体验方式并指向了超越。

电子游戏把一段情景直接摆在玩家面前,并让玩家以“化身”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在观与演的双重视域下产生审美效果。因此,它已经不能被划入某个单一的范畴,而是文学音乐绘画等多种表现艺术在数字技术下的集合。这种综合性是各种艺术形式的数字化有机统一。我们可以在电子游戏中看到立体可见的诗,彩色的音乐,能言的绘画,可动的浮雕。因此从艺术的构成方式来看,电子游戏已经成为了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任何的艺术都是文化之下的一个“子项目”,从文化意义上来审视电子游戏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秋鸿折单复难双,痴人痴怨恨迷狂,只因那邪牲祭伏定祸殃,若非巾帼拔剑人皆命丧……2022 年伊始,一段戏曲唱腔《神女劈观》在网络横空出世,并迅速掀起传播热潮。《神女劈观》是《原神》中的剧情动画唱段,讲述的是申鹤五岁的时候,母亲罹患重病,父亲为了给母亲治病不惜相信妖魔“以命续命”的邪恶法术,视她为“孤煞”将其祭献,而后力战妖魔,并随仙人修行的故事。游戏制作者采用中国特色的“皮影戏”二维动画呈现,融合戏曲程式化的动作,唱段部分则是由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扬配音,共同为我们打造了这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精品。

当游戏拥有了文化上的意义后,其背后的哲学与美的讨论也获得了可能。“游戏”在席勒的术语中是与“自由活动”同义,而与“强迫”对立的。因此席勒曾经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了“游戏冲动说”,希望我们能让自己的“欲念和尊敬在一起游戏”,要“消除一切强迫,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恢复自由”,席勒希望寻找一种可以成为沟通现实和理想,平衡感性和理性的桥梁和中介的“游戏”。一款优秀的电子游戏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感官的娱乐享受,还可以帮我们创造一种新的人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变成了自由人,并得到了某种生存的价值,获得终极关怀。在游戏活动中,玩家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扮演角色的生活中去,在一个充满想象与审美的世界里与所扮演的角色共命运同悲欢,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窥见现实社会各个领域的缩影,体验我们未曾经历过的生命感受,这种自由的精神生活,指向着美与超越。与此同时我们也获得了自我解放,变得更饱满更纯粹更美好更纯洁。

结语

戏剧艺术与电子游戏的碰撞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令人深思的文化讨论,无论是戏剧理念和元素在电子游戏中的应用,还是传统戏剧在数字技术下的乘势与突围,都演绎出了不同的艺术形态和美学思考。可以预见的是,游戏与戏剧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发展会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变化呈现出更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进而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同层面的影响并改变着人类艺术的风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应注意到电子游戏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并加以防范。从而使艺术视域下的电子游戏真正的成为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艺术。


作者:包晗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生


延伸阅读: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专题)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来投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