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入围文章,由作者参选提供)
书画作伪由来已久,逐渐也成为书画史上一个绕不开的研究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本来鉴伪存真应该是越来越容易才对。然而在网络时代里,以假充真的现象却屡见不鲜,甚至愈演愈烈,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传统的书画鉴别手段在网络里,迎来了新的变化,由纸质作品的鉴别逐渐变为数码图片的鉴别。图片与实物虽然不同,但是在虚拟世界中,去伪存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书画作品不单在现实世界中有真假之分,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也有真假之分。
当前的网络中关于书画名家作品图片数量惊人,但绝大多数都不能作为研究论文的配图,因为其中掺杂着太多假货,网络中的书画作品图片存在的最突出三个问题是:第一、图片不够清晰。一些名声不大的书画家,其书画作品流传于网络上的数量很少,就算偶尔有几张,也普遍不是高分辨率,根本不能用,很多都是翻拍自作品集,十分模糊,高清版本的书画照片数量极少;第二、图片没有标记来源。很多书画作品图片都是网络上互相转载而来,有的加上了logo,有的用编辑软件处理过,同一张图片可以有若干种颜色,究竟哪种才是最接近原作本色的,难以考究。且经过编辑处理过的图片也很多都不肯标记图片来源,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已,没有来源的图片,往往也不能用来作为研究依据。如今PS软件功能也十分强大,对原作加以处理几乎成为了常态,改变大小色差,截取图片等都还算是小问题,有的还会拉伸或压缩作品,导致书画作品变形,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找到原图片的出处,简直如同大海捞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三、伪造的作品很多。网络上的图片伪造情况也很复杂,有的根据原作重新书写,或临摹,或双钩填墨,这些方法在细微处总还是有明显差别,只要找到原作,一对比就原形毕露;有的用拷贝的方式复制作品,甚至用微喷,其仿真度很高,肉眼根本无法辨别,采用集字手段的也有,将名家作品东拼西凑,形成新的作品,再用软件编辑处理一下,古色古香,乍一看如同真迹一样;有的还会模仿书画家的艺术风格凭空制造作品,这种作品没有原作可以比照,如果技巧太差,一眼即可辨明真假,但是如果技巧高明,风格接近的话,也难以判断真假。如今网络上的不可靠书画作品图片已然泛滥成灾,无论用哪个网络搜索引擎,往往总是会与这些赝品类型不期而遇,真令人防不胜防。
图一(左)图二(右)
近来写论文,在找秦咢生先生的作品时,在筛选了许许多多的不合格图片后,我发现有一副作品风格与秦咢生的爨宝子体吻合(图一),且也能在正规出版的纸质刊物中多次见到,本来应该没有疑问的。但是无论是网络还是出版的刊物,都发现这副图片太清晰,纸色也不正常,估计是用软件处理过的,还是要找到原作出处稳妥些。我手头没有相关书籍,疫情期间也不便到省市图书馆查找资料,所幸有互联网可协助查找资料。于是在百度、搜狗、知网、读秀等各种搜索引擎上都找了一遍,发现还是没能看到出处,大部分流传的图片都没有标注来源及详细信息,找来找去都是编辑处理过的图片,无从溯源。后来转念一想,可能在孔夫子网里有,于是去找了一下秦咢生先生出版的几本书,虽然没能获得全部的书籍电子版资料,但是只鳞片爪还是得以查看得到。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慨当代人找资料真是太方便了,古代人要在浩如烟海中找点资料得多难,现代人就幸福得很,在网络上就能找到想要的东西。只要耐心一点,不断调整搜索策略,还是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的。果不其然,我在孔夫子网上真的找到了这副作品的原作(图二)。两幅放在一起比较之后就会发现,图一并不是简单的ps处理,而是技术高明的仿写品。其中“随”字、“月”字写法都有细微差别,其他字也不尽相同,印章也少了一个。原作中的小字背景说明了对联由来,这段话内容为:“1979年冬观广东话剧院演出粤海忠魂时过草地与渡金沙江场面有此景象,爰集爨宝子碑十四字联以书之。”这段描述契合《粤海忠魂》的演出内容,也符合秦咢生的生平活动背景,包含的信息更丰富,明显胜于伪作。可惜原作见者不多,所以造假者才能得逞。
这副伪作如今流传范围很广,甚至已经混入很多纸刊中,几乎快变成真迹。除此之外,秦咢生的书法仿造作品还有很多都已经泛滥了。微店、孔夫子网乃至一些拍卖网站上都有来源不清晰的伪作出售,价格高昂,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老一辈书画家的赝品如今几乎遍布网络各处,除了博物馆上的资料尚可信赖之外,其余很多地方的作品真假都要打个问号,不可轻易相信。秦咢生先生的书法作品就是典型例子,他的作品数量本来就不多,但一手爨宝子体极具辨识度,因此就有不法商家制造赝品,然后放到拍卖网站上,以高价出售。
不单秦咢生如此,随手找了几位近代名家作品,也都是受害者。饶宗颐先生的伪作也是泛滥成灾,越是名家,其伪作越多。网络转载出错的概率高,而一些期刊也一不小心就弄错。一旦谬种流传,就很难被清除掉,反而会逐渐蔓延开。某些网站为众多的赝品提供展示平台,无形中也为虎作伥,搅乱了书画市场格局,长此以往,必将造成恶劣影响。遗憾的是,当前的赝品市场监管,积重难返。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网络的赝品图片已经开始渗透到出版的刊物之中,甚至在学院派的硕博士论文中也有出现。
如今书画伪作遍布网络,而网络自媒体互相转载却几乎都不标记图源,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去伪存真,也是当代书画界所要思考的问题。一刀切全部都抛弃不用,固然也不现实,因为网络搜索引擎的便利确实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精力,E考据的研究方式其实也可以移用到书画领域,在未来的跨学科研究中也必将大放异彩。搜索引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干脆不用固然可以降低风险,但是研究视野也会受到一定局限,关键在于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学术规范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不然就会在不经意间助纣为虐,使得伪作流传范围更广阔。建立书画数字库无疑是去伪存真的一大善举,然而此事短期内也难以实现,需用多个部门共同协作搭建比较完善的体系,还要解决诸多意想不到的实际问题,在没有成熟的方案出来之前,贸然开展这个活动有可能会成为艺术界的“烂尾楼”。
学者治学时也应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能轻易相信网络资料。一些编辑使用配图也只关心版权问题,不会关注图源问题。而图片来源,恰好是图片证伪辨真的重要参考因素,不可不察。每张照片都要自己去拍摄或核实,其实也不大现实,但是对于网络流传的图片,还是要谨慎选择,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在不能确定真伪的情况下,还是宁可不用为好。
当然,一些书画家复制自己的作品的现象也确实存在,但是一般都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别,不会故意创作出相似度极高的作品。像秦咢生先生的这副伪作,就真是有意为之,故意删除小字背景,却反而露出了马脚。这种处理方式不是简单的ps处理,而是重新书写的造假手段,情况更恶劣。
当前科技发展,伪造作品实在太容易了,近年来一些所谓的海外回流书画,其实很多都是有问题的,而因其制作手段高明,古色古香,有年代感,上当者很多。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如今书画市场里鱼目混珠的现象太普遍了,急需正本清源,去伪存真。一些网络平台公然出售伪作,也是缺乏必要的监管,而消费者缺乏辨别能力,往往吃亏而不自知,作伪者有利可图,会更加用心制作伪作,致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单纯依赖政府监管,可能还是力有不逮,毕竟伪作众多,如果没有专门的知识和足够的证据也很难判断。在市场监管之外,需要有更多研究者采用更加严谨的学术规范来要求自己,不轻易使用来历不清的图片。刊物编辑更要把好刊物发表的关卡,不要使伪作从网络流传到期刊之中,这样才能在伪作满天飞的书画市场中保持一方真正的净土。
从法律角度来治理当前的书画赝品现象固然是一个很好的渠道,而现实中鉴定书画作品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众说纷纭,难定真假。从古至今,书画造假的现象十分常见,名家仿名家的作品也屡见不鲜。去伪存真有可能一直会是“现在进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疑给赝品们提供了便捷的流通渠道。电视台中鉴宝节目的火爆,其实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赝品市场的猖獗。如果再到古玩市场去走一圈,那就更能发现如今的造假已经产业化,开始批量生产赝品,很多赝品虽然水平低劣,但是也总是不缺乏上当受骗的人。艺术品市场的乱象表现在诸多方面,现代艺术品的介入,更是使艺术评价的尺度越来越模糊。
将书画赝品清除出艺术市场中,任重而道远。除了需要监管部门、学者、编辑、网络平台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外,更迫切需要提高国民的审美素养。赝品的流通,很大程度是因为民众的审美能力低下,无法做出简单的鉴赏判断。如果能掌握一些基本的书画鉴赏知识,其实很多拙劣的赝品是无法流通起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书画教育不单可以提升民众的审美鉴赏能力,对于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影响深远的,不可忽视。
作者:郭伟波,广东省潮州市金山中学资深语文老师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