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入围文章,刊发于《中国编辑》2021年第1期,下载自中国知网)
Vlog即VideoBlog(视频博客)的缩写,维基百科将其界定为一种以视频为媒介的博客,以区别于20世纪末流行的以文本为主要形式的博客。随着国内抖音、微博、哔哩哔哩、今日头条几大平台纷纷试水Vlog,并相继推出“Vlog博主召集”“30天Vlog挑战”“V光计划”“明星Vlog计划”,以及Vlogger(视频博客制作者)的大量涌现,Vlog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得到不断提升,这一传播实践从广度到深度的拓展,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百度指数网站以Vlog为关键词的搜索在2019年下半年呈井喷趋势,周搜索量一度达到17000余次。新闻传播学界以Vlog为主题展开的相关研究热度也不断攀升,发文量从2018年的10余篇激增到2020年的100余篇。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学术研究领域,Vlog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积极的研究价值。
B站央视记者武汉Vlog截图
一、文化的视觉转向:Vlog异军突起的媒介语境
Vlog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逐渐被业界视为视频领域的下一个风口,且大有转向社会化生产的趋势。纵观整个传播发展史,随着内外传播环境的不断变化,具象的传播行为在方式、形态及理念等层面也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媒介技术的进步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整体的媒介生态。从博客到视频博客的发展路径,呼应的正是文化领域从语言到图像的重要转向。还原Vlog生成和发展的环境,将有助于我们透过现象表征深入洞悉并把握其本质属性。
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意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或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1]。与文化的视觉转向相伴而生的,是图像逐渐凌驾于语言之上。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就曾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中指出:“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2]伴随着电影、电视、摄影等媒介的出现以及商品化的大规模生产,社会的“拟像化”特征愈加鲜明。在消费社会的宏大背景下,人们表征、理解、诠释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呈现图像化的特征[3]。
如果说出现在当代文化领域的这场视觉转向直接加快了语言被图像所替代的速度,那么Vlog的日常生活视觉化则成为这一转向下表现最鲜明的媒介景观,并将这一特征贯穿从传者到观众、从内容到形式、从表达技巧到运作模式的诸多环节。从知识论的哲学层面来分析,视觉既是批量化、规模化生产的对象,也是人们快速消费的对象。视觉消费成为“景观社会”一种常见的日常消费行为有其时代的必然性。与此同时,Vlog的异军突起必然会影响信息传播的技术逻辑、核心要素、叙事风格等显性因素,并呈现独特的媒介特征。
二、日常生活视觉化:Vlog的媒介特征
(一)真实生活的场景式呈现激发共情
Vlog从Blog演进而来的逻辑路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日记体的传播形态。Vlogger将摄像头对准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生活环境,以图像、文字、音乐等元素结合的方式,场景式地展现自己的真实生活。“非虚构、无脚本、真实记录是Vlog区别于其他视频形式的基本特点。”[4]作为数字原住民(DigitalNatives)的Vlogger,既有对各种视频拍摄设备、视频剪辑技术的熟练运用和掌握,又有对社会原子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孤独感、社会疏离感、焦虑感的表达欲望。从旅游、健身、美食到疫情居家、交友,Vlog呈现创作者真实的日常生活以及对生活的感知和情绪表达,这种日常生活的场景式记录没有刻意的情节设置或剧本式的编排,因为真实而更具感染力。
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Vlog传播为例,众多Vlogger纷纷通过视频记录下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百态——或直击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现场,或聚焦抗疫一线的志愿者工作,或记录居家生活的日常点滴,其真实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让观看者仿佛置身抗疫第一线,既有效地引导观众走出信息盲区,又通过场景式的再现与观众产生高度共情,成为全民战疫的一股独特力量。学者彭兰认为:“他人的在场使个体的日常化生活公开化。这种公开化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个体的生活不再仅属于他个人,也成为别人生活的一部分。”[5]Vlog的传播消解了原有的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清晰界限,在建构新的交往秩序的过程中,因其社交线索的丰富性和人际情感沟通的多重性,呈现日益鲜明的网络人际传播特征。
(二)人格化的表达方式强化社交属性
正如威廉·米歇尔所言,社交方式的读图时代已到来。在Vlog的生产环节,创作者多采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与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相比,第一人称因视角的记录特性多通过“我”的身份去体验或展示,让视频内容更具真实感和现场感。德国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理论认为,理解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具体到Vlog的生成及传播环节,Vlogger将视频制作完成并上传至平台,并不意味着Vlog生产过程的结束,而只是Vlogger的视域与用户视域融合的开始。与传统视频网站单向度的传受方式不同,Vlog发布平台的用户点赞、评论、弹幕、转发等功能为实现更宽广度和更深维度的视域融合提供了可能。在有效互动的语境下,Vlog的内容得以解蔽,用户消费的已不仅仅是Vlogger制作的内容本身,而是在视域融合语境下传受双方“共建”的内容。社交信息加工理论(socialinformationprocessing,SIP)认为,从人际传播的维度看,网络人际传播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相似,都具有建立人际关系的意愿,并且网络传播也能达到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效果[6]。单向度的视频传播方式变为开放的互动共建后,Vlog既能将观看者带入现实世界的另一个日常生活现场,同时又能还原视频的沉浸感和在场感,有效发挥Vlog的日常社交功能。
与名人微博、大V博客主不同,Vlog的草根化特征深受90后、00后的青睐,而且符合数字原住民的“松圈主义”社交原则。也正因为草根化的特点,所以Vlog并不追随权威的声音,不刻意塑造意见领袖的形象,而是在信息共享中传递更贴近年轻人个性的表达。个性化表达色彩强烈的Vlog,背后往往是人格化性格特征鲜明的创作者,而鲜明的人格化特征通过视频内容的呈现,在似曾相识的亲近感中完成看与被看、自我与他者的双向互动,体现Vlog兼具社交与叙事的双重属性,在虚拟的互动中实现博主与受众社交空间的共建。
(三)图像转向凸显身体的媒介属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图像转向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媒介文化是视觉偏向的文化。在“一图胜千言”的读图时代,感性的、直观的、快感的文化审美受到追捧,技术逻辑及商业资本的共同推动使日常生活呈现愈演愈烈的图像化倾向,而作为资本的身体在视觉文化中的媒介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曾指出,随着现代性的出现,某种类型的身体外貌和行为举止明显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高度现代性情境之中,身体的符号化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恰恰迎合了时间的碎片化和场景的流动性。身体成为消费文化体系中的媒介,Vlog中记录的吃什么、怎么穿、如何健身、同谁聚会等极具私人属性的内容,以一种身体叙事的模式展开,这种自我呈现与自我展览把自身的存在纳入宏大且纷杂的公共空间。日常生活被形态各异的图像所簇拥和包围,图像正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念。新的传播技术赋予Vlog广泛的用户参与性与自主性,特别是移动终端便利的拍摄剪辑功能,让公众的话语言说从静态的文字与图片转移到动态的视频,而且随时随地的互动参与也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在Vlog的制作环节,Vlogger或者用镜头记录自己的身体实践,或者将镜头对准他人的日常生活体验,身体成为信息传播与沟通的主体性存在,并且在时间与空间的多维度中展开。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中,每个个体都必然面对在各种全新、陌生而复杂的情景中如何控制自己身体的问题,每个人都意识到个人是通过操纵自己的身体来表现自我,进而与他人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互动,身体操纵的意义在现实生活的互动中日益显出重要性[7]。在Vlog呈现的视频话语中,身体已然超越原本生理意义上的存在,成为一种叙事的媒介和符号。当与其他物品一样进入消费的深层运作机制中时,身体就成为消费社会的一种象征符号和话语形式。
三、隐喻性:Vlog的媒介文化批判
从Web2.0时代的论坛、Blog到Web3.0时代的Vlog,与媒介的发展变革相伴而生的是与之相适应的媒介文化。“我们的文化正在逐步转变为媒体文化,所有的文化形式都由媒体直接或间接地建构。”[8]特别是随着4G网络的普及和5G网络的推广,Vlog开始海量涌现。与数量庞大的视频内容相比,Vlog的用户却呈现典型的年轻化趋势。以百度指数网站的搜索结果为例,2020年10月Vlog的人群画像中有51.1%的用户集中在20~29岁的年轻群体。作为与网络时代共生的数字原住民,媒介赋权令Vlog的传播者与受众在身份、技术和场景三个维度呈现独特的隐喻性。
(一)身份隐喻:从多样化的个体记忆书写到圈层文化的日渐固化
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力图带来传播自主权的扩大。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出现之前,传播权力基本上被统揽在专业传媒机构和专业媒体从业者的手中。以Vlog为代表的短视频博客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视听信息的掌控:一方面,“随手拍”的用户自主生产模式简便且易操作,视频剪辑的难度又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视听伴随性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的路径,短、平、快的传播方式和融文字、图片、音乐多种元素于一体的传播形态贴近人们日常的媒介需求。相较于自媒体平台的视频传播而言,Vlog以平民视角聚焦当下年轻人实时的、动态的、接地气的生活样态,充分展现了主流视野之外普通人的真实生活。Vlog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垄断,特别是作为一种典型的介入性媒介,Vlog的媒介赋权给予用户平等的自我记录功能,将分散的传受关系塑造为交互性、社会化的社交网络,在传受双方的互动参与中,通过个体记忆的书写激发Vlog潜在的巨大传播力,有助于个人身份的媒介建构与多元化公共空间的语境生成。
但正如维克多·特纳在“近阈限”概念中指出的那样,主体会在某一阶段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无结构状态。具体而言,Vlog的扁平化模式、个性化书写在消费社会的逻辑语境之下,愈加偏向文化资本主导的商业模式。当评论、点赞、转发、弹幕等指标都可以被精准的数据来考量时,当Vlog从剪辑到运营出现“小白”变高手的模式化教程时,当商业化成为衡量Vlog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时,当Vlog的表达方式逐渐向某种社会表达的固定语言范式靠拢时,标榜多样化与个性化的Vlog的演进势必将出现越来越趋同的路径。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聚合在一起的“圈层”群体,一方面凝聚了Vlog的生命力,联结“圈”与“层”并构建了社会微循环;另一方面也恰恰是这种“圈层化”束缚了Vlog的内生发展动力,成为日渐固化的某种约束力量。
除了审美喜好或运营模式的固化之外,Vlog身份隐喻还有另一重含义,即Vlog受众群体身份的固化。正如前文所述,人群画像中的数据已经清楚地表明,Vlog是深受90后、00后喜爱的社交方式,在观看与被观看的互动中,Vlog完成了年轻人在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方面的连接,并且视频的可视化有更加年轻化的发展迹象,大批00后参与到Vlog的内容生成与内容消费环节当中。年轻化的标签是一种有效区隔,能鲜明地凸显Vlog与其他短视频形式的不同,但这种区隔同时也是一种阻隔,它形成了某种受众的层级或圈层划分,“真实”的记录可能最终会沦为圈层“符号化”的单向度影像。
(二)技术隐喻:身体的不在场与视觉化身体的悖论
5G技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加速传播泛众化时代的到来,这意味着全新传播形态的出现将成为可能。Vlog以镜头为表达工具,以“我讲述”为风格,传达“我在场”的视觉感受。在Vlog的传播语境中,“实”与“虚”之间已经暧昧含混了。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内容不同,Vlog基于手持云台、高配置手机及专业剪辑设备生产、制作的画面精美且有质感,在众多短视频产品的竞争中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内容优势也使Vlogger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汇聚超高人气,具备强大的吸粉能力。
一方面,Vlog聚焦日常生活,最大限度借助Vlogger的身体符号给受众带来一种沉浸式体验,力图以视觉化身体呈现日常生活的真实场景并与受众形成共鸣,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主体与客体、传者与受众的情绪、心理及精神的连接,共同建构向往美好生活的意义空间。另一方面,Vlog中长镜头等纪实手法的使用,打破了受众与Vlogger在空间距离上的局限,给受众带来身临其境之感。借助虚拟身份在Vlog展现的日常生活中,受众以某种身体的不在场实现对他人日常生活的沉浸式体验。在赛博空间中,受众身体的不在场与传者身体的视觉化在场形成一种“真实虚拟”的悖论。以旅游类Vlog为例,受众在欣赏这些Vlog时以沉浸式的身体在场搭建了旅行的时空维度,拍摄者真实的在场意义某种程度上逐渐被受众的虚拟在场所取代。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高速度和大容量的数据传输能力可以实现多重时空的数字在场。当年轻的Vlog用户愈加习惯于媒介技术对感官体验的浸入,单纯借他者的人生体验来遮蔽自己的生活原貌时;当Vlogger借助镜头中的“日常生活”以影像建构虚拟的世界,并逐渐消弭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清晰的界限时;当受众身体的不在场与传者身体的视觉化在场复杂交织,周遭的世界脱离现实的本真状态,身体的真实存在被当作一种假象时,这种文化“内爆”可能导致后工业社会的文化裂变与数字异化是值得人们警醒的。
(三)场景隐喻:生活的剧场化与主体的符号化
在短视频传播领域,场景特指在现代消费语境之下,适应碎片化时间模式且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剧场化的景观呈现。Vlog的媒介化行为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互渗透、彼此融合了。梳理Vlog的制作环节不难发现,拍摄素材只是内容生产的第一步,貌似碎片化的真实生活场景的记录,在剪辑及编辑制作环节势必会有把关的痕迹。影响把关的因素除了Vlogger个人的审美差异之外,自然也会受到作品上传至平台后能否获得较高的点赞、评论、转发与弹幕等数据指标的左右,所以Vlog呈现的日常生活并不完全等同于真实的日常生活,而是被拟态环境遮蔽的“日常生活”,或者说是剧场化的日常生活。剧场是一个带有社会符号象征意义的具象空间,但如今生活的剧场化成为日常生活被媒介塑形的一个典型表征。当Vlog对日常生活的记录走向对社会符号的追捧时,生活的剧场化恰恰代表着剧场生活与真实日常的断裂,Vlog所谓“真实生活”的记录是否真的可以称得上“真实生活”是值得再思考的。
与Vlog的生活剧场化相伴而生的,则是Vlog的受众呈现的主体符号化特征。从哔哩哔哩、微博等平台或公司相继推出Vlog扶持计划,到众多明星加入Vlog的创作大营,与Vlog种类丰富的作品遥相呼应的是国内Vlog受众的规模正呈现加速度大发展的局面。一个又一个实例不断证明Vlog有实力成为短视频下半场的焦点,特别是在大数据和算法逻辑的技术支撑下,每个Vlog用户的行为和特征几乎都可以被精准化地测量和描述,流行视频的内容也可以被高度标签化和类型化。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无差别化信息发布方式不同,Vlog的发布呈现一种耐人寻味的景象,用户只要打开Vlog的移动端立刻就能被“定制化”的Vlog所吸引,他们在追求感官愉悦、放弃深度思考的同时,对真实生活的追求亦退化为对Vlog剧场化生活场景的追求,这无疑是值得反思的。《2019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短视频用户呈快速下沉趋势,即低年龄、低学历的用户群在快速增长。当碎片化生存成为当代年轻群体的一种生存常态时,当算法逻辑下高门槛、高知识密度的视频内容被淘汰时,当个性化推荐形成游离于现实的信息茧房时,当泛娱乐化导致年轻人的集体狂欢时,Vlog的碎片化静观模式正在消解年轻人作为主体的完整性。受众作为主体凝望Vlog这一社会化符号的过程,也正是主体被符号客体化为单向度的人的过程。
四、结语
加拿大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曾在《传播的偏向》一书中断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任何一种新媒介的出现必然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语境紧密关联。随着5G技术的发展,Vlog将如影随形般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何清晰地认识Vlog与其他媒介在内容生产领域的共性与差异,如何理性地对待其发展中存在的多样化的个体记忆书写与圈层文化的日渐固化、生活的剧场化与主体的符号化、身体的不在场与身体的视觉化之间存在的悖论,如何对Vlog过热的发展态势采取适度且合理的规制与监管,如何找寻Vlog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都是有待讨论且应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但有一点毋庸置疑:Vlog将发展成为一股我们无法忽视的传播力量,并将带来一种日常生活视觉化的生存新常态。
注释:
[1]周宪.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哲学研究,2001(10)
[2]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78.
[3]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2版.陈清侨,严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343.
[4]郑满宁.短视频时代Vlog的价值、困境与创新.中国出版,2019(19).
[5]彭兰.视频化生存: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中国编辑,2020(4).
[6]WALTHERJB.Interpersonaleffectsincomputer-mediatedinteraction:arelationalperspective.CommunicationResearch,1992(1).
[7]杨跃.匿名权威与文化焦虑:大众培训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9.
[8]王蔚.媒体文化研究的进路:道格拉斯·凯尔纳访谈录.文艺研究,2014(7).
作者:米华,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