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技术除了“整活儿”,更应“造境”_青萍荟_家园艺见_中国评协_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青萍荟>正文

青萍荟 | 数字技术除了“整活儿”,更应“造境”

2023-06-2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评协 收藏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报告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美术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美术经典传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以数字化复原中国古代绘画,展示出作品背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美术里的中国》《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等文化节目融合数字技术与艺术审美,利用3D、CG、人工智能等技术呈现与传播虚拟化、视听化的经典美术作品;全息影像、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数字技术赋能美术馆策展和传播,给观众带来全新观展体验;ChatGpt助推美术开创数字化创作与传播新境界……

鉴于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特别策划“青萍荟”专题,约请文艺评论家开展系列评论。本期推出《中国美术报》副总编辑冯知军,《光明日报》美术评论版主编张玉梅,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策划总监高敬的3篇短评,以飨读者。

赋能不是硬性融合——数字技术赋能美术经典传承传播

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副总编辑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浩若烟海的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美术经典作品是一片闪耀古今的群星,它们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更见证着中华民族百余年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美术经典作品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一个有力支撑,也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给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变革性突破。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报告就“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出部署,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如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的文化使命;如何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如何用数字技术赋能美术经典传承传播,更是我们亟须探索实践的时代课题。

艺术发展自身的探索性、创新性决定了其对新技术的反应较为敏锐。近年来,在美术领域,数字技术已经深度融合运用于创作、展览、传承、传播等各个方面,在数字技术赋能美术经典传承传播方面,也探索出了众多可行的路径。

在创作方面,数字技术催生了数字艺术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等与美术领域的碰撞,也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在展览方面,虚拟展厅、全息影像、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新型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美术馆线下展览模式,新的艺术体验吸引了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走进美术馆。

在传承方面,数字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复原、抢救性保护提供助力。如“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建立了中国历代绘画的数字档案,而且在一系列巡展中,借助全息影像、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数字技术,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之灿烂、中国艺术之精妙。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传播方面,《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美术里的中国》《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等文化节目的热播,也展现了美术经典传播不再仅仅依靠美术展馆,而是可以通过现代传媒和数字技术手段,实现视听化的大众传播,从而极大提高了美术经典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更多人可以通过屏幕赏析经典名作。

一系列新变背后,是美术与科技的相拥,但也有些问题需要正视。

一是警惕数字技术的滥用。每一种新的技术都有其有效性,只有在其最有效的领域内充分运用,才能展现其优长并促发相关领域的发展。在拥抱数字技术的蓝海时,也需要找准结合点,才能让数字技术有效赋能。美术经典的传承传播同样如此,不是让美术经典作品简单地“动”起来就是赋能,而是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让数字技术呈现美术经典的经典性所在。

二是避免对原作的消解。美术经典的传承传播中,数字技术可以放大其中的细节,给观众营造一种虚拟的历史情景,更好地观展体验,甚至可以让作品洗去历史的尘埃焕然新生。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原作的欣赏,特别是在研究领域,是美术传承传播中不可替代的一环。而且过于依赖数字技术又没有做好相关辅助工作的话,也会令普通观众对美术经典形成误解。

三是避免数字化的重复投入。有些美术经典的数字化开发匆匆上马,缺少前期调研和统筹规划,从而出现了同质化现象。而且成果也良莠不齐,有些甚至是消解了美术经典作品的经典性,流于媚俗。

四是避免数字化成果的低效运转。一个优秀的数字化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等多方投入,所以让优秀成果得到广泛传播和高效利用,才符合数字技术赋能的初衷。比如,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开展以来,一直在大力引导各美术馆对馆藏精品的活化利用。但如果优秀的数字化成果在开发之后又重新归于沉寂,不仅起不到赋能,更是一种浪费。

数字技术赋能美术经典传承传播,是一个系统化的课题,赋能不是硬性融合,需要凝聚合力、守正创新,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让美术经典穿越时空,焕发时代的光彩。

数字化赋能艺术多元传播

张玉梅 《光明日报》美术评论版主编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突破艺术传播方式,涌现多元立体的艺术样态。《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美术里的中国》《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等一批美术类节目通过电视媒介与美术门类融合的手段,成为视听传播与造型艺术跨界互动的文化现象。多种媒介平台互相结合,突破“作品展示”与“文字介绍”单纯结合的模式,使经典作品的传播途径更加多元化,传播效果更加全面化。“数字互动艺术展”等新型项目也在大量涌现,引发了学术界对美术经典的数字化传播形式的思考与讨论。

博物馆和美术馆藏品众多,那些经典作品出现在大众视野,主要是在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册中,仅仅靠展览来活化经典广度和频度还远远不够。通过媒体进行数字化推广,增强美术作品导赏的可看性和可读性,拉近艺术作品与观众、艺术家与观众、美术馆与观众的距离,使作品更为立体地展示于观众面前而生发出新的文化意义,这也是一种“活化”,是别开生面的呈现。同时,美术经典的内涵与外延也在随着数字媒介的介入发生深刻的改变。

VR、AR、元宇宙、AIGC等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艺术领域,观众不仅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复制美术经典、缩小传统观赏方式下的审美距离,还能拥有充分的主体性和互动性感受,在这个过程里,观众会对经典作品产生共鸣,加深对其背后思想与精神的理解,从而在共鸣中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主人公”。新的视听手段充分发掘了叙事潜能,让经典画作的静态画面“动起来”,让美术史与家国记忆“活起来”,延展了美术作品的视觉意味与时空意涵。科技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取得了大众审美共鸣,为美术经典的呈现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共同生活·第二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展览现场(图片由作者提供)

数字技术尤其当下人工智能新进展,带来的另一优势是艺术内容数字化的整合与输出。在博物馆与美术馆的工作层面,从藏品规划、藏品记录、工作流程等诸多工作环节,都可以被纳入数字化管理系统,以量化的方式使分析和研究变得更加轻松,提升工作效率和精确度。如今,智慧数字美术馆的概念已经出现,科学、便捷的智慧数字展陈系统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中得到发展。对媒体而言,同样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形成自己的数据库,对传播内容进行分类应用,甚至与艺术馆、博物馆进行联动,在大的专题栏目报道中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出传承经典的作用。

当数字媒介的美术经典传播已然成为流行趋向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现象和挑战。新媒体艺术是当下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最重要的实践领域。现在亟待高质量内容的生产,而且当技术不断突进,艺术的生成如何适配技术的发展,形成新的视觉形态以及叙事形式?举例VR技术,它不单要引向更丰富的视觉再现,还应该呈现出最适合艺术内涵的新视觉和新体验。如果美术经典只是通过新技术让静默的作品“动起来”“俏起来”,这种流于形式的演绎,就不足以充分呈现作品的审美意蕴,还需要在艺术内涵上努力提升。

科学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是要让人看到在常态视觉效果中“看不到”的东西,必须要有艺术的创造力蕴含其中,让艺术家更好地表达出想表达的内容。数字技术让你身临其境,境不是指目前已有的“境”,艺术是要创造出不同的“境”,创造出这门技术最适合表达的“境”,艺术的研究性和实验性就体现在这里。

“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展览现场(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媒体层面,过于追求形式创新,可能会导致资源利用的事倍功半。媒体形式的多元化并存,不仅是一种传播平台的丰富,它的实质是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从信息生产源头进行策划,充分结合与利用多种媒体的优势,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美术经典传播,不是美术加新媒体的传播,而是要结合媒体特点,有精准的策划,让生产出来的美术作品适合受众,并且独具特色。由此而言,艺术工作者也有需要了解数字技术的发展动态,不仅在创作上借力数字技术,在艺术呈现和传播上,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新技术面向受众创作并推送个性化、差异化的内容,增强艺术呈现的精准性、适配性、互动性、丰富性,更大化实现艺术作品的价值。

数字焕新:数字化技术助力艺术展览创新展示

高敬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策划总监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艺术展览也拥有了更强的交互性、即时性,从而为观众带来完全不同于传统展览的观展体验和审美感受。在艺术世界正迎来数字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浪潮中,展览作品如何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艺术欣赏和审美期待?作为承担社会审美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及责任的美术馆,在展览陈列中增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突破作品展示的传统框架、揭示作品背后的丰富性人文历史价值,让文物和艺术作品活起来,既是美术馆和策展人需要迫切研究的新课题,也是艺术展览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必然选择。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时强调,要“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美术馆在加强艺术展览策划时,也应该注重对展品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阐释,讲好艺术品的故事,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展品活起来。美术馆的展览策划对应当下语境进行数字化转换,要在借助科技手段将经典艺术作品进行呈现的实践中,从策展理念、展览结构、展陈创新、媒介传播等进行整体构思、多面打通,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虚拟现实等使观众得以从全新方式感知与欣赏艺术作品。

如何才能使展览陈列更加贴近观众的感知和欣赏方式,从而使展览更符合当下的文化需求?如何不脱离历史语境、不破坏情感线索在时间和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数字媒介进行动态影像的合理应用?在中华世纪坛固定陈列展“中华千秋颂”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巨型浮雕壁画展厅中,我们进行了数字化手段的尝试应用,策展团队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利用数字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增强固定陈列展“中华千秋颂”的分享性、智能性、互动性与参与性,通过动态影像营造强烈的听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赋予静态空间或单项展品以动态化的效果。展览遵照现实、科技、时间、空间交互的内部逻辑呈现,运用虚拟成像技术再现文物的非凡魅力,在古今交融、多形态数字媒体设备与多维度文化内容融合的探索中寓教于乐。

中华世纪坛固定陈列展“中华千秋颂”展厅共有四个手势互动全息柜,它利用全息投影柜进⾏3D数字模型还原宋元时期四个十分重要的天文发明(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华世纪坛固定陈列展“中华千秋颂”展厅,参观者可手持AR识别智能终端,去感受不同位置浮雕墙上的壁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1年,中华世纪坛举办的西方经典艺术“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光影世界·真迹展”展出了莫奈、马奈、柯罗等大师的61幅19世纪欧洲绘画,除原作展之外,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观众还可以通过巨型曲面大屏幕欣赏到每幅作品的细腻笔触,展览成倍数地放大了作品视觉呈现效果,让观众通过数字技术仿佛进入了作品原境,更加深入了解画作背后的创作历程,触摸艺术家创作的初心,思考艺术大师如何用画笔把握对象,将“眼前之景”转化为“心中之景”进而呈现为“笔下之景”的创作过程。

观众通过巨型曲面大屏幕欣赏到每幅作品的细腻笔触(图片由作者提供)

互动拼图,观众可移动画面将眼前之景转化为心中之景(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3年初,在湖南美术馆举办的“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引起参观热潮与广泛好评,参观总人数近60万人次。展览以齐白石原作为基础衍生创作的数字光影、互动打卡场景,增强了娱乐性与趣味性,贴近年轻观众。通过“天趣画境——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的“展中展”,以“白石之眼”为切入点,让观众变身为齐白石,体会到他从年幼至年长的视角、经历与感受。在虚实结合的展陈空间中,感受齐白石的乡居生活、远游经历以及“一花一世界”中对生命、情绪和时空的思考等,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使观众更加亲近作品,增强了他们与艺术家之间的共鸣和对作品的理解,让观众更加愿意去了解与传承美术经典。

360°环幕影片,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来自齐白石的天然之趣(图片由作者提供)

以齐白石作品《万竹山居》为原型,数字化复原了齐白石家乡的竹林与水塘(图片由作者提供)

通过展品向公众阐释及分享文化、科学与艺术价值是美术馆的使命,而展览是与观众连接的核心渠道。策展人通过数字化展览的多媒体和科技互动手段,使美术经典作品变得生动与鲜活,使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同样是当下面临的新场景,对于新时代的策展,首先要建立起策展中的文化责任与使命意识,通过学术研究及数字化展览的转换呈现,建立起具有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价值判断。第二,通过策展的创新来形成对新的艺术现象的学理分析,特别是基于以场景带动文化、科技与艺术跨界融合的新模式,探索艺术与技术融合创新的多种可能性。第三,策展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突出以创新思维为基点的学术建设,勇于提出学术新见,以此促进新的展览语言和展览叙事方式。第四,利用多领域媒体联动实现高频聚焦,培养跨学科的协作能力,关注互动、教育、传播等社会性作用。在策展中,通过数字化创新推动新的艺术发展,形成新的展览形态,不仅为美术经典注入新的魅力与活力,也推动了策展学跨学科的交流与发展。


签发:杨晓雪

审核:张利国

责编:艾超南


延伸阅读:

青萍荟 | 如何让美术经典作品“活起来”?

青萍荟|花儿为什么更加红?花儿因英雄而更红!

青萍荟|AI带给文艺的是灵韵曙光还是智能荒原?

青萍荟|ChatGPT能成学霸写出AI时代的《红楼梦》吗?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