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时代文艺的使命>正文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必然性

2023-09-08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龙 收藏

开栏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明确文艺的方向、目标、责任与使命,中国文联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时代文艺的使命”为主题,自7月中旬至10月底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征稿活动(点击查看),得到热情响应和踊跃参与,显示了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把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文艺文联工作的担当作为。现优选来稿文章在本专栏刊发,以飨读者。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必然性

李龙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仅创造了中华民族现代新文明,也使得现代中国出现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古老的中华文明的复兴,更是具有深远世界历史意义的文明形态的新创造。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时刻,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历史的起点上,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

自从资本主义文明登上历史舞台,就进入到了所谓的世界历史的时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这一世界历史的时代,一方面使得各个民族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到现代性的框架之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始了向现代文明的转型,但是另一方面,所谓的普世价值就是在这种文明形态的语境之中制造出来的非神圣形象的异化,这个所谓的世界其实是西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以文明的名义创造出来的新世界,这个新世界迫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非西方世界被看作是非文明世界,西方世界以此获得了对非西方世界的征服、殖民、掠夺的合法性叙事模式。

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代中国的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却代表了另一种现代化诉求,要在现代资本主义秩序之外,去寻求一种新的人类生存的更好的可能性,去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正是这种强烈的积极进取精神和文化诉求,赋予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和创造性品格。因此,我们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解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就应该对这一文化诉求有更深入的理解和阐释。

在历史的宏阔视野中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这一论断表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仅是时代和现实所需,更是站在历史的宏阔视野中对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文明的洞察和把握,是对中国的未来道路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先,我们应当在历史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视野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就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放到了人类史、文化史和文明史的宏阔视野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就获得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之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明体系,亦即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十个方面,这十个方面互相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文明,赋予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等特性,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渊源和文明根基。

其次,我们应当在历史的包容性和创造性的视野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的创造性和突出的包容性,古人认为,“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也就是说,天地万物背后是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这使得中华民族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文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代表的是不断变革的创造性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代表的是踔厉奋发的进取精神。而“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体现的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强调积极进取的同时也要像大地一样博大,包容万物,生养万物,厚德载物,刚柔相济。中华民族文明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绵绵不绝,就是因为刻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的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创造性精神。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成功的两大法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互相成就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文明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的激活下,旧邦新命,重焕荣光,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古老的东方文明这里充实并获得了新的文化生命。因此,我们应该从双重维度来理解“两个结合”。

首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古主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文明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赓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使其在现代世界获得新生的文明形态,是具有人类情怀,回应现代世界提出的诸多问题,超越地域乡土、血缘关系和宗教信仰等藩篱,向世界上其他一切先进文明学习并和它们共生并进、保合太和,创造出新的具有人类性问题和普遍性思想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其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提必须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文明的新创造和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和守正创新。所谓守正,就是说我们所坚持的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是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而不是泛泛而论消解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所谓全人类文明。所谓创新,一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后的文明形态的新创造。故此,我们可以说,这“第二个结合”既让古老的中华文明获得了新生,也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让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了更为强劲的历史动力和生命力。

1949年,在回应和批评艾奇逊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唯心历史观时,毛泽东同志曾经满怀信心地说过:“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历史已经证明,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宏阔深远的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都应顺应历史潮流,心系天下,不负人民,自觉承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文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时代文艺的使命”主题征稿(点击查看)投稿邮箱:clacalsh@126.com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3年9月6日第3版


(作者:李龙,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时代文艺的使命”征稿启事

传承民间文艺优秀基因 助推现代文明发展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在电影中的当代表达——由2023年电影暑期档谈起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