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4年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展现十年来文艺评论事业和文艺评论工作发展历程和取得成就,展现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新气象新作为,中国评协于2024年2月2日启动“我与中国评协”主题征稿活动(点击查看),得到积极响应。一行行文字,记录个人与协会的点滴过往;一帧帧照片,定格文艺评论征程上的奋斗身影;一段段视频,抒发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赤子情怀。中国文艺评论网于即日起开设“我与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主题征稿专栏,选发来稿作品,以飨广大读者。
十年里我们一起追过的评协
李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2014年5月30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我有幸成了第一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会员代表赴京参会。这也开启了我与评协的缘分,与他一起走过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十年。大会以“开创文艺评论新局面,构建文艺评论大格局”为主题,旨在为广大文艺评论家和文艺评论工作者共同构建一个文艺评论的全国“大格局”。这一刻起全国的文艺评论工作者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从此,我和这个大家庭就不可分割,可以说我的整个成长都离不开评协这个大家庭。第一届中国评协主席仲呈祥先生在会上的致辞中说道:“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这应当成为我们互勉共进的座右铭。”这句话久久在我心中,成为指引我人生之路的风向标。如先生所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让我更加坚定地踏上了文艺评论这条道路。
2015年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在美丽的滇池边举办,每个省仅有一个名额,我知道后十分激动,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经过层层筛选,我终于踏上了云南之路,成为“骨一滇”的一员。去了才发现,那些“大咖”同学个个都让我望尘莫及;授课专家更是在业界首屈一指:仲呈祥、丹增、姜昆、傅庚辰、彭吉象、傅谨、高建平、刘成纪、王一川、冯远、冯双白,这些名字经常会出现在电视上或者是我的教科书里。良师与益友,夫复何求!在这样一个班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任务。而我们的首届骨干研讨班就以“中华美学精神”为主题,在专家学者的带领下一起探讨广大文艺工作者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如何继续中华文论的优秀传统,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努力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当代文论。这一次的培训让我深切感受到与国家文艺方针政策的同频共振,如迷雾中的一道光,指引着我不断强化自己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建构了之后评论之路的理想与坐标。
李晶参加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
半个月的时间,我与“大咖”同学们一起认真聆听讲座、一起探讨评论观点、一起描绘人生未来。许多画面如今都还历历在目。记得那天送别傅庚辰老师时,大家一起唱起了他创作的歌曲《映山红》,歌声久久回荡,大家满含着热泪,是对老一辈艺术家的崇敬,也是对自己未来之路的信心。成为“骨一滇”的滇友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鞭策,当我们满怀信心踏上新的征程时,“骨一滇”的一切都刻到了骨子里。
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解,既是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理论命题,又是一个对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具有强烈指导性的实践命题。这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致力于对中华美学精神的探索,同时不断拓展我的研究领域,从文学作品到书法实践再到美术理论,让我回归到传统文论中寻找属于当代的美学精神,陆续出版了自己的专著《站立与行走》《与文艺对话》《文化贵州三部曲》等,文风也从一开始的“学院腔”逐渐走向“平实风”。我跟随着中国评协的步伐,就像学生跟着老师,更像孩子跟着家长,不断通过参加中国评协举办的各类活动,以提升自己的眼界,涵养自己的学识。在中国评协的关爱下,一路前行。
我一直认为文艺评论可以不用特别刻板,不用板着一副说教的面孔,更应该是如文艺作品一般,是能够沁人心脾的。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加上成熟且单调的文本体系,这样的文章可能不及一篇真知灼见且充满个人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的小文。文艺评论也应该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语言平实、观点鲜明、一针见血,真、诚、美,更能打动人心。古代中国文论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风骨”。《易经》中说一切学问的根基在于“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最高的学问都是生命的学问,没有“诚”,就无可能塑造至善至刚的人格。而人格则是儒家文化的终极目的。中国文化的最根本的目的是需要按照自己的文化标准来塑造人格,所以文是要载道的。那文艺评论为何非得成为晦涩难懂的束之高阁的东西?这些思考一开始并不成熟,甚至有些剑拔弩张。随着不断参加中国评协的各项活动,通过与专家学者们的近距离接触,亦师亦友的交往,我也逐渐改变了许多以往偏执的观点,视野也变得更加广阔。从单纯的某一作品入手——观局部,到开始以“当下语境”“当代文艺批评范式”等切入——观全局,文风也逐渐松弛。
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全体学员来到中山故里
紧接着的2016年“骨二苏”、2017年的“骨三哈”、2018年的“骨四雅”、2019年的“骨五宜”,我怀着羡慕的心情关注着中国评协的每一次培训活动和主题论坛。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一直参加中国评协的工作会议,所以即使没有机会再次参加培训和论坛,我也可以紧跟步伐不掉队。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京举办,我带着文章《<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理论实践维度及时代内涵》参会。会上再次见到我熟悉的王一川老师,他在发言中讲到了当代文艺评论的任务、文艺评论的品格、文艺评论的制度性意义。这些前沿课题对于我这个在山城的文艺评论工作者来说,无疑是具有引领性的。会上,我听到了更多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新观点和新思想,也开始思考更多传统文论的东西。2022年,我的文章《文学批评的三种土壤与评论化发展趋势》又一次入选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这是又一次的鞭策和鼓舞。2021年我再次成为中国评协举办的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的一员,重回怀抱,无比兴奋。这一次我们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参与到名家大师班、学员学术沙龙、创作一线调研、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一路走来更加坚定和自信。
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小组讨论
2016年第一届当代民族文艺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我虽然没有参加,但心里十分向往,也期待这样的活动能在我的家乡举办一次。2023年梦想成真,“凝聚时代精神、繁荣民族文艺”——第四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成功在贵阳举办。从一个参与者到一个举办者,随着身份的转变,我更懂得这个大家庭的重要性,更明白评协一路走来的坚持与努力。
2023年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两个结合”的最好诠释,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加理论的推动下不断完善和发展,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大浪淘沙中留下来,亦是人民智慧的体现。文艺是一种审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受众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评论只有运用直接感悟和心灵体验的方式才能进入作品内部,然后通过诗性的语言展开以准确地传达作品的美学意蕴。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文艺评论就要做审美、识美、弘美的工作,文艺评论家要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京举办
十年里我见证了评协这个大家庭的不断壮大:西湖论坛、苏州论坛、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北京大学、上海交大、暨南大学等陆续成为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有了自己的刊物《中国文艺评论》……十年,中国评协不断成长,我们倍感骄傲。而我的内心也更加坚定,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用文艺评论的方式为两个结合的实践运用作出自己的微弱贡献。
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因为工作调动的关系,从今年起我就不再是中国评协的理事了,内心有些不舍和失落,但更多的是勇气和力量,是十年走过来的陪伴和鼓励,是十年的厚积薄发与智慧,是印在骨髓里的热爱与关怀。十年相随,温暖一生。评论工作将是我一生的事业,那些一起奋斗过的小伙伴们也将是一生的挚友。“骨一滇”结束那晚,大家不断重复着“聚是一轮月、散作满天星”。也许我们每一个评论工作者都只是微弱的星光,但只要能穿透云雾,照进人们的心里,让他们的内心泛起涟漪,让艺术的价值落花作簪,这点星光亦是可贵。
签发:袁正领
审核:王庭戡
编辑:温天纵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