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评论>正文

“明星化”并不等于青春(李立)

2021-06-01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李立 收藏

  近年来,网络综艺节目的“明星化”策略受到追捧,关注度、点击量至上成为“网综”的生存法则,明星化成为不少节目的制作策略。但以明星吸引眼球、以粉丝带动流量、以资本制造话题,在节目录制、议程设置、选秀表演等关键性环节唯明星是从等做法,却带来了综艺节目的低俗化和庸俗化等问题。比如前段时间某偶像养成类节目的粉丝主导的“倒奶取票”事件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怒,相关节目被叫停。粉丝的行为也反映出节目制作方引导意识淡漠、社会责任缺乏的问题。

  网络综艺节目需要展现什么样的青春?坦率地讲,当下不少网综对青春二字的理解太过狭窄、片面,在节目定位、话题包装、粉丝吸引等方面过度依赖能唱会跳、帅哥靓女的“明星”,仿佛明星就意味着青春,意味着粉丝与流量的加持,意味着节目的制作和传播得到了有力保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星就能代言青春吗?网络选秀综艺节目营造出一个“每个人都可以出名15分钟”的场域,对明星的过度依赖为资本的过度干预创造了条件。资本运营是综艺节目制作的保障,这本无可厚非,但过度资本化的运营却在客观上扭曲了节目的青春定位,偏离了青春的本源意义,为青少年价值观的异化提供了“摹本”与“范例”。在如此氛围下,“倒牛奶”之类事件的发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说粉丝追星行为还只是一种单纯的个人行为,那么今天的“饭圈”追星就是一种值得警惕的集体无意识现象。“野蛮生长”的“饭圈”为了其支持的明星,成为了商业逻辑中的“工具”。明星出道和选秀的成功与否,演变为“饭圈”之间的金钱较量,这不仅是对价值观的颠覆,也是对综艺节目生态的破坏。

  在笔者看来,定位于青春偶像的网络综艺节目未来不妨放弃“明星化”策略,而应多围绕具有时代典型性、代表性的青年寻求节目创意所需的青春故事,在青春成长、青春闪亮、青春奋斗中重新诠释青春,用富有创新性的艺术手段和技巧表现青春的正能量,强化思想引领,重塑青春价值观。

  新时代,各行各业的青年人都在各自工作中闪耀着青春光芒。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了太多青年人挺身而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每一位获得者都有着动人的青春故事。在喀喇昆仑戍边牺牲的4位烈士中,陈祥榕只有19岁,他写下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诗句让人落泪。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青年群体以及许许多多的青年英模,他们的青春故事难道不能成为我们综艺节目的表现内容吗?

  青春是时间的沉淀。邓稼先26岁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博士,9天之后毅然返回中国,在绵阳梓潼隐姓埋名工作14年。王淦昌26岁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在接受任务时只留给了组织一句话:“我愿以身许国。”青春也是心态的飞扬。清华大学校友合唱团平均年龄74岁,但当他们唱起“少年”的时候,谁说他们不是少年?为了祖国的需要,为了民族的强大,他们曾在戈壁滩、在大漠深处奉献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他们唱着同一首歌,他们的青春亦是时代的华彩。

  近来,一部纪录了90岁以上的西南联大毕业生用青春之我书写爱国奋进篇章的纪录电影《九零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作品展现的并非只是这所传奇学校的一段过往历史,其彰显的也是一个时代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与青年之精神。这样的青春是否也能为当下的青春类网络综艺节目特别是“选秀”节目带来新的启发?

纪录电影《九零后》(图片来源于豆瓣)

  (文中图片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李立,四川省评协主席团成员、副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网络文艺评论的学风问题(李立)

  舞剧《努力餐》的“在地性”策略(李立)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