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之家·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于2025年1月24日(腊月二十五)晚8点在全网上线,三大卫视和全国主要网络视听平台同步播出。此次盛典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宣部文艺局指导,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 25个网络视听平台共同承办。
“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于《之江新语》中写道。“和”“合”二字,见于甲骨文和金文。“保合太和,乃利贞”是《周易》的重要思想,《国语》认为“商契能和合五教”,《管子》多篇表示“和合故能谐”“和合故能习”。先秦时期出现的“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并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紧扣“和合之家”的主题,本届中国网络视听盛典按照“一个序幕、五大篇章”谋篇布局,从二十多个网络视听机构报送的近百个节目中精选46个作品,捧出“和美·时代新篇”与“和韵·不负韶华”“和鸣·生生不息”“和创·百花齐放”“和睦·心手相连”“和兴·共赴华章”,推出“和”“合”“家”的三重奏。
和鸣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体现中国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万邦协和的国际观。
一、视听和鸣,行业和弦。盛典荟萃年度作品,捧出优秀IP,交出奋斗答卷,延续长尾效应,展现守正创新、锐意进取的奋斗之姿和发展活力。音乐秀《岁月里的歌》《青春畅想·经典回响》、情景喜剧《再见剧中人》、短剧唱演秀《微光成“剧”》艺术呈现“双治理”工作、经典电视剧高清修复、重温经典频道、微短剧精品化发展等行业热点;歌曲联唱《信仰之光》,重现热播剧《追风者》《孤舟》《暗夜与黎明》中热血青年的革命情怀和民族信仰。盛典展现了行业在内容创作、技术创新、版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当主持人房琪播报了此次盛典的25家承办方后,搭档何炅说,这一连串熟悉的名字不仅是闪动的图标,更是海内存知己的“灵魂搭子”,天涯若比邻的“赛博亲人”。
二、社会和谐,生活和美。文艺才华没有年限和国界,《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来自孟川与64岁脱口秀新人山山,付航的《人生需要Passion》点燃激情,奥运冠军刘洋和解说员杨健笑谈《2024体育打工人年终小结》,松弛感满满,带领观众欢笑感悟生活的智慧与温情。
三、世界和平,文明祥和。2024年岁末,“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迎来2025年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中华大地各族人民热闹迎春的景象,见于歌舞秀《“春明”上河图》。《青春畅想·经典回响》由大学生们用中英意德法俄六国语言演唱“四大名著”电视剧主题曲。2024年我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跟着收藏夹种草中国》里的欧洲博主以Vlog畅游中国,展现中国饮食文化、语言文化、传统说唱艺术和四通八达高铁“好City”,让世界看见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
中国。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和合”共赢,展现传统文化的复兴、文化出海的担当。
合力
“和合之家·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谋划契合、力量聚合、行业联合、资源整合和保障配合,汇聚碎片化、散状点缀在中华地理文化空间中的文化,提炼汇通融合的内核,体现共生共融的生态。
一、古今融合,奔向未来。从新石器时代到各民族春节习俗,从绵延2500多年的大运河到跨越逾7个世纪的北京中轴线,盛典解读中华文明密码,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碰撞火花。《良渚·遐想》跳出图腾祭祀色彩的蛙式舞姿,以玉礼拜天地,以神人兽面纹链接上古精神;《闪耀吧!大运河》《天地一线》用京剧、昆曲等国粹展示京杭大运河、北京中轴线纵贯南北、焕发新韵。
二、乐与舞合,艺术融合。盛典探索了歌舞乐戏及杂技、武术等传统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何赛飞、吴彤、黄龄和郭雨昂带来《好戏流转》,融合四方曲种,展现百样风韵;《墨武·少年侠》由太极相生引入,男女少侠舞出少林棍法、南刀、英歌,演绎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国风歌舞《塔》创意源自成功“出海”的《黑神话:悟空》,与哔哩哔哩公益发起的“文物守塔人成长计划”和纪录片《文物守护人》、陕北说书、民乐元素结合,由美籍女歌手唐伯虎Annie与裘继戎等合作演绎;《圆》中,贵州人刘雨昕、龙道一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与阿卡贝拉混声合唱熔于一炉。盛典深化“艺术+技术”的创新表达,将AIGC、VR、AR等技术有机融入节目创作,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如裸眼3D、激光镭射等舞台视效串联《雾山五行》《百妖谱》《中国奇谭》等国漫风采,国内外歌手和UP主以琴会友,唢呐、二胡与钢琴、电音等联合演绎《不凡》。
三、身与心合,天人合一。京昆与现代舞演绎真假美猴王,高超和高越“双高胎”献上情景喜剧《I人和E人》,借网综热点话题传递情绪价值。时代少年团与航行两千多公里的海归大熊猫福宝等带来《熊猫“醉”喜欢的家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折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宇宙观。
志同道合,同心合力,网络视听行业团结合作、凝心聚力“大合唱” 。花开四季,芬芳四溢,本届盛典注重结合融合,形成契合聚合。
金曲联唱《声生不息·大湾区》
家国
安家立业,家书万金,万家灯火,家国情重,见于盛典。
一、演绎暖意浓浓、亲情满满的烟火人家。91岁的游本昌讲述《自己的路》:“事业的成功只是成功的一部分,生活的成功才是真正的生命的成功。”《时间是我和你的一场浪漫旅行》汇聚全国各地的动人爱侣群像,绘制爱和家的温馨图景,陆毅、鲍蕾和郭晓东、程莉莎两对夫妻共赴情旅,联唱岁月里的温暖。
二、饱含家国情怀,展现家国天下的豪情与担当。“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穿越时空的回信》让当代大学生与志愿军战士对话,致敬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国旗下的心愿》中,祖国边疆78岁的维吾尔族大叔沙勒克江·依明15年来风雨无阻在自家小院升国旗、吸引超过34万人观礼,如今圆梦来到天安门深情拥抱国旗,王一博领唱《沿着边境看中国》系列融媒体报道的主题歌《愿爱》;胡德夫、林栋甫等带来《呼唤——两岸为你读诗》,展现两岸血脉相亲、文脉相承,梅香袅袅,乡愁浓浓,盼君归故乡;莲花紫荆,同根同源,《声生不息·大湾区》由内地音乐人张淇、周笔畅、单依纯携手香港、澳门歌手古巨基、容祖儿、麦嘉欣和大湾区童声合唱团、大湾区11城青年代表及40人青年合唱团带来《七子之歌》《莲成一家》《真的爱你》等曲目,讴歌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同胞立足中华文化根基的交流联结。
三、展现和谐和睦、合心合力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数十个民族的文艺家参演,带来蒙古族民歌《万丽》等节目;于适与周依然等重现剧集《我的阿勒泰》中哈萨克族少年双语吉他弹唱《月光》、和歌而舞的场景,诠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理念;献礼教师节设立40周年,佟丽娅、杨玏饰演的西南山区乡村教师,和来自湘西十八洞村的苗族师生,齐唱剧集《春风化雨》的主题曲《谢师说》,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歌唱乡村振兴的筑梦人;马头琴引来《歌行四方》,风从内蒙古、西藏、新疆、云南来,盛典的常客、虚拟歌手洛天依摇身换穿多个民族盛装,AI歌声与热瓦普等民族音乐非遗融合,展现网络视听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与潜力;“我最爱的祖国,我要为你歌唱,我要为你拼搏。”盛典在马佳、张英席、王凯演唱的歌曲《我最爱的祖国》中落幕。
“和”“合”“家”,三字诀提质增效,三重奏齐鸣交响,三部曲出新出彩,描绘网络视听行业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的美好图景。中国网络视听盛典自2022年以来持续举办,主题从“中国梦·我的梦”“奋进新征程”“同心向未来”到“和合之家”,融汇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技术,体现创新性与时代感。“网络视听”四字,如龙蛇跃动。“四时花竞巧”,以文艺为媒,用网络互联,聚行业之力,共创共享共赢。海陆、城乡、古今、中西,“和合指数”攀升,“和合春风”劲吹。和合之家,美美与共。本届盛典突出主题表达,体现行业特色,强化价值引导,创新艺术表达,合力展现网络视听行业在“和合文化”滋养下将个人微光汇聚成时代光华的新气象,充分展现网络视听平台的集体性主题创作和文艺创新成果,纵情表达发展文化文艺样态、丰富中华文化内涵的努力和追求。
*文中图片来源于“国家广电智库”微信公号。
(作者:何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处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