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十年来,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好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开设“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专栏,通过约稿、征稿、选载等方式刊发相关文章,以期通过广泛交流,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新时代的艺术表达
赵洁 福建省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中心编辑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十年来,文艺领域涌现出大量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视听文艺作品。进入新时代,视听文艺作品有了更多元的现代视觉传达和艺术表现方式,以其精深思想、精湛艺术、精良制作更好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
一、突出新技术运用,传播中华文化美美与共的文化密码。随着科技进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CG技术、人工智能、高清直播、“互联网+”、5G等高科技手段打破了空间局限,带来视听上的深度呈现、沉浸式的感官体验,给予不同形态的文艺作品更深刻的表现力。在新科技的支撑下,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有了更多元化的载体和手段。央视频上线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对中国上古经典神话传说进行重新演绎,这是人工智能影像生成技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探索;河南卫视《中国节气》系列短视频采用大量CG动画制作,通过三维建模以独特视角呈现真实的宇宙、动物、植物等视觉形象,极具视觉冲击力;纪录片《了不起的文明现场》全景式梳理中国一百年来的重要文化考古发现,运用XR技术还原文物,精致展现文物状态,见证中华文明的闪耀时刻;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在9000余个特效镜头的辅助下打造出一座具有真实历史质感的长安城;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结合中式水墨画风与素描风格,采用CG渲染技术,实现融汇古今的创新尝试。采用AIGC技术的科幻微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2024年)、CG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2019年)、3D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2023年)等优秀作品,无一不是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和技术相结合,通过创新的视觉效果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的审美追求。
3D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剧照
二、融合现代视角,赋予传统文化时代解读。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随着时代进步,在尊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广大文艺工作者运用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审美趋势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诠释与创造性转化,十年间创作生产了一批具有当代价值观念又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品。文博节目《国家宝藏》通过戏剧化演绎讲述国宝“前世今生”的故事,让观众在了解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与当下的连接。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用现代视角重新解读明代小说,将深入人心的“妲己”形象进行了颠覆性改写,脱离传统封建观念中女性“红颜祸水”的角色定位。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以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主角进行了富有创意的改编,展现了“英雄不问出处,归来仍是少年”的坚韧与不屈,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又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此外,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2018年-2020年)、戏曲真人秀节目《拿手好戏》(2022年)、文化节目《古韵新声》(2022年)、纪录片《早餐中国》(2019年-2022年)等,这些优秀文艺作品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更为之注入现实意义,使其在文创衍生、内容表达、形态创意上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交流的重要力量。
三、深挖思想精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不仅是对历史智慧的致敬,更是面向未来、构建文化自信的基石。如饮食文化节目《一馔千年》在展现古代美馔味之美、形之美的同时,注重挖掘美食的内在意蕴,从典籍中正本清源去探索和感知美味背后凝结的古人精神追求。在《寻味<随园食单>》一期中,讲述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主张吃饭不得铺张浪费,不得苟且的饮食理念,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在嘉宾制作“和羹”,翻阅《说文解字》《礼记》《左传》《仪礼》《太平御览》等古籍的过程中,又体现出中国人五味调和的饮食智慧、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纪录片《何以中国》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在探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程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同时,从礼制、文字、疆域治理、家国体系等方面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凝聚出维护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人心根基和精神支撑,表达了家国天下的深厚情怀。另外,近年来各类综艺节目也在探寻文化传承新路径,如《奔跑吧·黄河篇》《极限挑战宝藏行》《种地吧》《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以娱乐、竞技、旅行、乡村体验的形式,从节目主题、环节设置、场景选取等各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深挖与融合,将非遗技艺、民俗民风、地方文化等呈现在大众眼前,以趣味为“表”,以文化为“里”,在潜移默化中,带给观众心灵上的触动和思想上的共鸣。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剧照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艺作品以中国精神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为新时代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各类文艺作品守正创新,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签发:袁正领
审核:张利国
责编:申谦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