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十方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开宗明义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一方面是物质文明的现代化,一方面是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两者能否真正做到“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某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分野。西方某些国家,哲学上迷信“主客二分”,奉行“文明冲突论”,一味失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甚至自诩强势文明提携弱势文明,以战争手段掠夺别国资源,堕入了一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极不协调的畸形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式现代化决非如此。中国哲学笃信“天人合一”,奉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协调相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和谐论”,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一定要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这种“相协调”,正是最重要的“中国式”即中国特色之一。
为了真正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决定》强调: “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里,必须增强文化自信的要义之一,便是要自信,只有自信“以文化人,以艺养心”,才能有效地保障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魂和血脉,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三种文化”把人的素质“化”高,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水准,从而靠高素质的人民群众和拥有先进文明的整个中华民族去保障社会经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这才是践行了科学发展观。而万勿急功近利地“以文化钱”,为了眼前的物质经济效益去牺牲社会效益,甚至以降低和败坏人的精神文明为代价,这会酿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协调。长此以往,低素质低文明水准的人势必把一时搞上去的经济也花光、吃光、消费光。那决不是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作为“礼仪之邦”的文化古国,历来有着“以艺养心”的中华美学精神和美育传统。艺术的宗旨在“养心”,必须依靠优秀的艺术,将视听快感上升为精神美感,“养眼悦耳”达于心灵,最终提升人的全面素质;而务必要防止仅仅止于“养眼悦耳”,甚至“花眼刺耳乱心”,以视听感官上的快感冲淡乃至取代了优秀艺术本应给人的思想启迪和精神美感。这事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大计,切不可掉以轻心。
这里,《决定》还强调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三种文化”坚实基础上的自信。而“三种文化”摆在首位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从空而降、无根无魂的,它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来创造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弘扬,是在“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坚实基础上结合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尤其是新时期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形成的。为此,我们必须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2
为了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决定》在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时,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的重要方略。
当年,陈云同志曾精辟地对评弹艺术提出过“出人出书走正路”的要求。此确系对文艺创作具有普遍真理性的金玉良言。书是人创作的,“出人”才能“出书”,而“出书”也才能“出人”,这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真正结合的关键,在于“走正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道路,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也毋庸讳言,检视和反思近几年来,我们的文艺队伍虽然在“出人才”方面也一再强调,并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引导艺术家深入生活、体察民心、调查研究、田野作业,办读书班、培训班、改稿班等,在培养人才上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效果,但以“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的重要方略衡之,不能不承认还存在着相当普遍的重“出成果”而轻“出人才”的现象。譬如,因“成果”往往与“政绩”相挂钩,与评奖排位相联系,事关荣誉与升迁,于是投入大,抓得紧,盯得实。而“人才”虽然口称“为本”,实践中却时常淡忘了这才是一项须抓深抓细、日积月累、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人才的政治方向、理想信仰、智慧才华、人格风范、哲学修养、艺术素养、知识学养……都非一次成果就能造就完成。这就需要我们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时代高度,全面规划、精心设计、步步为营,真正落实“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的重要方略,为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作出贡献。我们要依靠这支过硬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创作和传播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以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所必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
3
与“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配套,《决定》还提出了“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的重要方略。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曾有经典论断:作为完整意义的人,一方面,为所处环境的传统文化所塑造;另一方面,创造出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文化。据此,中国式现代化要保障全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落实到每一位具体的人,就必须注重在艺术生产中坚持抓作品与抓环境相贯通。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精神生产在生产自身的同时,也在生产自身的欣赏对象。但须指出,欣赏环境对欣赏对象的影响和制约,不可小视。为什么我们常见这种文化现象——若用“出作品和出人才相结合”的标准衡量,一部主题和内容被切割得支离破碎且并未推出新秀人才的“沉浸式新空间”演出,仅凭网络营销吹嘘演出门票一出便即刻“秒光”,便被过度追捧。而我是亲临现场的目睹者,那“新空间”仅有百余名观众,不少观众竟在演出时狂呼不雅称谓。这样的环境,不是在培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的真正懂得欣赏艺术的观众群体,而是在造就一些肤浅而不深刻、浮躁而不沉稳、油滑而不幽默、媚俗而不文明的观众群体。再如,本来是为了普及和传播古典名著,一部艺术家历经八年打磨的古典名著改编的电影,尚未公映时,网络上便仅凭几张剧照大加讨伐,扣上“选角丑”“乱改编”的帽子,致使作品公映时排片场次极少、时段极差,最后票房惨淡。不是说,不可以对影片进行实事求是、充分说理的批评;而是说,不操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批评武器,不从作品整体把握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而是挟带私愤、棍棒飞舞,语不惊人死不休、置之死地方心甘,这样的批评环境,不抓行吗?明乎此,我们更能深刻领悟《决定》中关于“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这一条。其实,在“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方面,我们曾有过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记得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王朝柱编剧、唐国强主演创作了电视剧《开国领袖毛泽东》。为了保障该剧的播出能收获最佳社会效益,广播电视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净化播出的鉴赏环境,发文通知全国各级电视台在国庆节前后一段时间不得播出当时流行的言情剧、谍战剧、武侠片等,抓作品与抓环境相贯通,结果,《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播出广受欢迎,收视率很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中,“相贯通”一词太精准了!抓出了优秀作品,还须“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等等。所有这些,显然都有效地促进了“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只有把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产品源源不断地供给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如电视台、网络、剧场、电影院等),并“直达基层”观众读者,这样才能实现优质的精神生产、培养优质的受众,从而营造优质的文化生态环境,优质的文化生产环境又能激励优质的文化生产力、促进生产时代和人民呼唤的优质文化艺术作品。这样,我们就能有效地遏止那种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间曾经出现过的二律背反的恶性循环现象!果如是,我们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所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作出了应有的新贡献。
(作者:仲呈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