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从春节档爆火看中国电影发展>正文

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看中华神话IP的守正创新(张亨通 张振鹏)

2025-02-25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张亨通 张振鹏

编者按:

近日,多部大片点燃“史上最强春节档”,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最高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特别策划“从春节档爆火看中国电影发展”主题征文(点击查看),得到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热烈响应和热情支持。综合考虑文章质量、题材、视角、文风、创新等因素,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看中华神话IP的守正创新

张亨通,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电影管理博士研究生;张振鹏,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2025年春节档屡破海内外影史多项纪录,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动画崛起的强大实力,证明了中华神话IP所具有的当代价值,树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动画电影相结合的一座里程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当代呈现

哪吒是中华神话IP的经典形象,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对自由正义的永恒追求。《哪吒之魔童闹海》守正于中华神话IP的根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价值观创新融合,讲述了承古拓今的动人故事。

《哪吒之魔童闹海》将故事场景置于广袤的海洋世界,映射了人们面对未知命运的渺小,渲染了坚定信念和果敢行动的伟大,也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生态度升华到“这世间的规则由谁所定?”的当代社会思考。是善是恶、是魔是仙,不应由种族和身份决定,而是取决于人们自身的信念和行动。当既有的框架体系让群体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破除陈规才有可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生。哪吒出身于“魔童”,背负着世人的偏见与误解,但他选择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并通过实现自我意识觉醒和真正成长,激励观众在面对现实困境时敢于追求自我、成就自我。哪吒的父母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支持哪吒,给哪吒带来巨大力量;而哪吒的努力和成长,让父母更加宽慰和骄傲,两代人之间双向的爱是当代家庭关系中宝贵的财富。“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这句台词是哪吒威武不屈、勇于改天换地的精神体现,也唤醒了观众在面对不公时争取自身权益的意识。

《哪吒之魔童闹海》演绎的是中华神话故事,触动的却是当今社会中每一个真实的自我,它既保留了辨识度极高的中华文化基因,又传递了一系列当代社会价值观。这些生动形象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当代人的生活和内心,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感动和启示,不仅让观众在电影里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在当代社会焕发生机的新动力。

《哪吒之魔童闹海》剧照

动画技术突破的震撼呈现

《哪吒之魔童闹海》将传统神话故事从口头与文字的呈现,升级为极具震撼力的视听盛宴,显著提升了中华神话IP的表现力。银幕上翻涌的滔天巨浪突然凝成水墨丹青,哪吒脚踏风火轮在粒子光效中划出绚烂轨迹,让水墨的氤氲与数字特效的精密完美共生,使中国动画摆脱了技术追赶者的姿态,拥有了技术标准制定者的底气。

特效不是炫技,而是为故事提升感染力。《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场景设计仿若一幅幅灵动的传统山水画,波光粼粼的东海,似乎能让人听见海浪低语;神秘幽深的龙宫,仿佛隐藏着无数古老秘密;云雾缭绕的仙山,恰似人间仙境。这些场景,以其独特的东方韵味,为观众构建了一个个美轮美奂的奇幻世界,让人宛如置身于古老的神话传说之中。哪吒经典造型中的那一抹鲜艳的红,如同传统文化的鲜明印记,让人一眼便能认出这是中国的少年英雄。这些服饰造型,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影片中的生动具象。这种守正创新,印证了技术革命的真谛在于让文化表达更通畅,技术赋能文化的功效可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活在当下、面向未来。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技术突破更是体现了中国动画工业化体系的日臻成熟。全片2427个镜头,1948个特效镜头,每一帧都来自中国本土的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的合力托举。西安团队攻克火山灰粒子算法,杭州小组突破流体动力学模拟,深圳工作室用AI优化上万根锁链的物理运动,还有众多优秀的中国动画团队在不同方面作出贡献。这种动画技术众筹模式,让中国动画首次实现了全流程自主可控。正如制片人刘文章感叹:“我们不再是好莱坞的代工厂,而是东方美学的建筑师。”当哪吒脚踏风火轮冲向天际,中国动画不仅完成了技术涅槃和产业升级,更推动中华民族在数字时代的文化觉醒、话语权的提升。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片段(截取自《哪吒之魔童闹海》预告片)

中华神话IP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蕴含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守正创新是中华文化赖以繁荣兴盛的重要密码,也是中华神话IP价值转化的根本遵循。《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中华文化自信在银幕上的璀璨绽放,如果更多的中国电影人坚守正道、锐意革新,将中华神话IP与当代社会价值观完美契合,将技术创新与文化呈现深度融合,必然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中国动画电影,为全球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精彩的新体验,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签发:袁正领

审核:张利国

责编:申谦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从春节档爆火看中国电影发展专栏页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国动画电影配乐的突破与反思(邱榕)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感悟心灵对话和审美表达(高字民)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