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为切实加强网络文艺评论工作,积极推动网络文艺发展,建设主流网络文艺评论阵地,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光明网共同主办“网络文艺观察”(原名“网络文艺评谈”)网报联动专栏,针对当下网络文艺领域的热点话题积极开展评论。现面向社会征集优秀网络文艺评论稿件,择优刊登于光明日报。投稿邮箱:wenyi@gmw.cn、wyplzg@126.com期待您的原创来稿!
二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从“野蛮生长”到有序发展,今已蔚为大观。针对既浩瀚又繁杂的作品,批评界从失语到介入。其中,虽不乏有见地的评论文章,但因缺乏统一的批评标准,大都显得自说自话,有隔靴搔痒之感。
批评界自观照网络文学以来,大致有两种针锋相对的声音:一是对网络文学进行否定,认为它比较低级,无论是题材、主题、语言还是超长的篇幅等;二是对网络文学进行热捧,以文学革命、创新精神、新经典等词汇来定位和描述,认为它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那么,对于网络文学这种新兴的文学样式,究竟如何来客观评判?有论者表示,不管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总之是文学,批评标准就应该保持一致。而这种一致,往往意味着遵循传统文学的标准。另有论者表示,网络文学已超出传统文学固有的范畴,需要建立一套崭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批评标准。例如,以超文本为基础而构建,以大众化批评、媒介化批评的方式来呈现。这些批评尝试,或因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践,或落入传统文学的桎梏中,难以自圆其说。
窃以为,网络文学批评之所以显得混乱,主要因为批评界忽视了网络文学的产生机制。从发生学角度看,网络文学由技术与商业共同促成。首先,技术重新定义了网络文学本体论、类型学的外延与内涵,让网络文学的运行机制呈现出模糊化、虚拟化、交互化的特点;其次,网络文学在拥有传统的文学元素之外,还被注入了商业驱动力,其商业价值和市场价值,被赋予了主体性意义。这就要求,网络文学更多地体现大众的旨趣与商业的“在场性”。
如果不能充分考虑、理性分析这些嬗变因素,不能辩证看待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既继承又变异的关系,便很可能导致网络文学批评的首鼠两端。例如,强调网络文学的载体形式而忽略本体价值研究,执着于技术性的超文本而弱化其艺术审美性,注重与传统文学的异同而遮蔽网络文学独立存在的艺术形态,把网络文学当成大众文化的转向而忽视其存在论的意义,等等。
基于网络文学发生机制、运行机制的巨大变革,希望批评界今后更多地探讨网络文学体现的人与现实环境、拟态环境的深层关系,思考网络文学对大众交往方式、生存方式的影响,关注技术与商业推动下网络文学的变异与延伸。具体来说,网络文学批评至少要有三个维度:
一是审美维度。作为一种文学形态,网络文学的内容、形式无论发生何种变化,本质依然是文学。网络文学批评也必须坚持审美维度。文学本体、文学特征、文学体式、文化语境等审美性因素,当是批评之维。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学批评不能照搬传统的审美标准。这是因为,从主体性转变为主体间性,拟态环境的虚拟想象使得文本叙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方式,网络文学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审美体验都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网络文学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得更为彻底,将虚拟生活现实化得更为逼真,其审美在不断泛化、不断拟态化。有鉴于此,网络文学批评的审美逻辑需要发生相应的位移,以虚拟审美逻辑来领会虚拟事物或现象的美。
二是技术维度。技术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不但作为文学载体而存在,而且催生了文学的技术化。技术,让文学的存在方式、创作模式、功能范式、传播方式等发生了诸多变革。一方面,提供了直观的诸如超文本这样的文学形态;另一方面,造就了写作的流水化、意义的碎片化。换言之,网络文学并非简单的以机代笔、以屏换纸。网络文学批评,必须把技术带来的写作后果加以有效预测与评估。例如,通过信息处理创作出来的文本,必须放在技术层面来讨论。除此,还要在技术维度观照文学审美如何转化为文化消费,文学具象化、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如何转化为表面化、感官式的审美体验。
三是商业维度。在传统文学评论中,商业因素通常作为否定性因素而存在。网络文学批评,则需直面商业写作、付费阅读等事实,对文学的商业化进行科学判断。网络文学的发展,可谓文学与商业关系日趋密切的过程。商业化写作,不仅伴随着写作周期缩短、收费阅读成为常态等文学活动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文学形态的改变。一方面,为迎合读者口味,商业写作挤压了文学的多样化,使类型化成为显著特点;另一方面,促使作者不断开拓新的题材领域、尝试新的主题表达。概言之,商业把文学泛化成文化,淡化了传统文学的体裁分类概念,模糊了文学与艺术的界限。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亚文学、准文学层出不穷。文学在依循商业逻辑力求实现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有望将网络写作最初的无序自由进行皈依与悬置,呼唤和引导作者的理智回归。从这个角度来讲,网络文学批评理应肯定商业因素的“立法”意义。
当今的网络文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体量庞大,试图填平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沟壑,演化成一种新的具有复合美的当代艺术。它在供作者抒发情感、表达自我,供读者愉悦身心、增长见识的同时,也呈现出浓郁的生产和消费特性。有人担心,过度商业化可能会伤害文学本身,让文学要素变得愈加稀薄。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妥善解决文学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探索出一条兼顾文学规律和市场规律的良性发展道路?我们知道,网络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技术意识形态和市场意识形态的复合体,在三个维度彼此制约、映衬、融合中,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内在机制:以审美为基点,以技术与商业为两翼。以此为前提,来开展负责任的创作和批评,网络文学方能赢得人心、走得长远!
(作者:禹建湘,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