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网络直播时代非遗的三驾马车

2020-10-30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高飞 收藏

原题:网络直播赋能非遗,助力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

  近日,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通过网络直播等形式深入人心。中国农民丰收节于2018年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秋分等节气时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被赋予具有时代感的节日气息,而且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的媒介形态,使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传播和弘扬。在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环境中,传统的农耕文化、非遗文化逐渐淡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脱贫攻坚和建设美丽乡村时期,非遗的媒介化、生活化和国际化传播形成新的生存土壤和文化生态,让凝结民族印记和文化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农民在晾晒玉米(8月30日摄)。 房德华摄(新华社发)

  一、媒介赋能:非遗的传递、传承与传播

  非遗传递数字化,为超级链接建立基础。非遗的数字化是保证其信息通过网络直播等超级链接得以“原汁原味”传递的基础,也是其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得以提取、设计,让产品“有滋有味”的保障。2018年1月春节前夕,腾讯与法国吉美博物馆在巴黎共同举办了“中国新文创”主题展,展出中国青年基于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IP的创意作品,数字技术助力非遗形成新产品,跨越时空限制,密切触达人心。2019年8月,科技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基点,重点突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文化旅游等领域系统集成应用技术,开发内容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化体验技术应用系统平台与产品,优化文化数据提取、存储、利用技术,发展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与快手直播策划#非一般非遗#直播带货专场,在西湖畔通过5G直播间、直播平台、直播下单平台,以沉浸式场景助力非遗文化产品的销售与传播。非遗的数字化加强了非遗产品的光影、符号、展示等效果,让非遗以更多可能性成为超级文化符号,并在网络直播等超级链接中实现传承、传播的功能。

  非遗传承社会化,以文化新生态弥合“传承代沟”。当前非遗传承通过传习所、工作坊及进校园等方式,与社区居民、在地农民、学生志愿者等群体建立新的传承关系和传承方式,在解决传承人“老龄化”问题的同时,注入青年文化,弥合“审美代沟”。无论是北京卫视推出的传统文化展示真人秀《传承者》,还是福州举办的“手艺新生”实验,老艺人与年轻设计师、传统工艺与时尚元素、经典文化与新媒介、传统与前沿互补,让传统的非遗独具“青春范”,也为“青年派”文化注入国潮特色。

  非遗传播大众化,构筑文化品牌。在后疫情时代,非遗通过新媒介开展数字化零售,直播带货成为有效传播的驱动力。非遗数字化的“外衣”不再止步于表面、流于形式。首先,网络直播在链接非遗背后在地文化、民俗风情、文化故事等基础上,从内容关系、情感角度进一步提升了受众体验,让非遗产品成为用户生活中有质感、有温度、有思想的艺术品。其次,非遗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Vlog、微博、微信、小红书、头条等多种媒介传播,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统计信息方式,收集评论反馈、弹幕互动、场景交互等数据,完善非遗文化的数字化标签,建立大数据反馈功能和机制。在算法和社交传播中,借助社会热点文化话题,实现有效、精准传播。再次,网络直播作为非遗连接社会的基础路径,同时链接非遗应用场景,形成沉浸式互动的新观感。如,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数字非遗版块,公众可通过扫描AR卡片、AR书籍在手机上观看中国剪纸等非遗展品,通过VR眼镜置身于传承人工作室中学习非遗技艺;喜马拉雅利用音频的方式进行非遗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推出《如果非遗会说话》等音频原创节目,让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感受非遗文化。有效传播能够鼓舞、激励传承人群、提升社会对他们的尊重,提供传承后备力量,促进非遗交流、借鉴,推动非遗发展推广。

国家级非遗“景泰蓝”出炉冷却全过程(短视频来源:抖音)

  二、文化赋权:非遗的保育、涵育与化育

  保育:以守正创新激活非遗文化。非遗保育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其具有成长性,并增加其转化为个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的可能性。非遗项目不是政绩的“摇钱树”,重申报、轻保护,忽略对非遗的保护性培育等短视行为,只能让非遗的处境更加堪忧。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文创产品为非遗赋能时,不能忽略非遗的主体性,要理性把握介入尺度。非遗文创产品的销量、流量只是保育的结果,但不能作为其目的。非遗的破壁、出圈是观念创新、形式创新,更是内容创新。非遗与直播、电商等领域跨界融合的灵魂依然是价值。要尊重社区、原住民及非遗传承人的传播和开发意愿。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基于非遗的核心元素进行精细化创新。要优化商业环节,形成健康的产业链。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对象化、消费化和低层次商业化。

  涵育:以非遗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非遗创新表达的背后是非遗文化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化与适用。在当代的公共文化建设中,非遗对公共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涵育作用。我国非遗传承实践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许多非遗资源与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如传统技艺类、传统医药类等,这让其可以有机运用到公共文化服务中。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考察时,鼓励手工炒制龙井茶非遗传承人把传统手工艺等传承好。当前正在建设中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沿线拥有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资源,优秀的非遗元素可以作为国家文化公园形象和人文精神的标识之一。非遗元素也应进一步运用到城市文化建设中,塑造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城市文化内涵。近年来、重庆、西安、成都等城市借助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展示当地特色非遗文化,更新城市文化生态多维度展示城市文化多样性,成为年轻人旅游的“打卡”之地。

  化育:以非遗文化链接文明共同体。非遗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非遗本身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延续文化基因的功能,是理解国家历史,实现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以及自我认同的文化方式,也是世界理解中国的民间角度。非遗文创产品从民族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激活了饱含民族集体意识、民族记忆的经典文化符号。非遗可以进一步通过翻译阐释、国际化设计进行多元开发。如“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通过搭建媒体艺术驻留计划等对话平台,加强各国青年文化交流。论坛期间的艺术展《时光之诗》、南京云锦等非遗技艺展示,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在文化交流中增进了解与合作。同时,非遗在国际文化交流和社交媒体中的价值也值得深入挖掘,如李子柒那些展示非遗日常使用的短视频,呈现出的东方美学,深受国内外网友喜爱。

“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期间的艺术展《时光之诗》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产业赋责:非遗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IP作为被市场验证过的用户情感文化载体,具有强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非遗文化的符号提取与知识产权数字化、艺术授权息息相关。尤其是年轻、富有创造力的青年创作者持续不断参与到非遗文创中,让非遗项目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与当代审美和设计相结合,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形成非遗新文创的“国潮热”。不仅如此,非遗文化进一步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方式。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以“非遗+扶贫”方式开展文化扶贫、扶智和扶志。2019年6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2019年,陆续设立15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与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印发《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深化非遗作为助力精准扶贫的功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砖雕依托非遗文化设立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形成“公司+人员培训+技术授权+派发订单+连锁工坊+家庭作业”模式,通过开展系列“非遗研培计划”教学,激发并提高非遗设计创作动力和市场竞争活力。浙江省东沙古渔镇从“一条非遗街”到“一台非遗展演”发展到“一张非遗生态网”,以非遗文化塑造旅游产业,激发旅游产业活力。产业领域内,“非遗+直播+电商+扶贫”“农户+非遗+电商”等模式为弥合城乡鸿沟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可能。2019年,阿里大农业团队联合阿里拍卖共同推出非遗脱贫专场,传承人通过建设个人互联网工作室,以互联网渠道授权艺术机构,让云南新华村的手工银器、贵州黎平县的侗绣等非遗技艺、工艺逐渐被激活,成为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的品牌产业。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人民网打造的线上直播非遗购物节活动,为脱贫攻坚贡献媒体力量。央视主播尼格买提、王宁和李佳琦一同主持“把非遗带回家”专场直播,带动非遗小吃、绢扇等非遗文创和各类工艺小件的传播与销售。如内蒙古自治区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巴图查干奶皮子”在直播中售出5000多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总之,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媒介技术、文化、产业三驾马车的驱动下,正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相信通过全方位多举措保护与扶持,非遗将焕发更旺盛持久的生命活力。


  作者:高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生


  签发:徐粤春

  审核:何美

  责编:艾超南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网络直播时代,非遗满血复活?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网络直播时代,非遗满血复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网评投稿邮箱:wyplzg@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坚定文化自信 推进非遗保护

  非遗保护亟须厘清的四对概念

  “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语境与整合传播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