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是央视自主创办的又一档优秀文化综艺类节目,播出后受到观众与评论界广泛好评。节目立足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守正创新,讲述具有历史价值、时代文化、人性情感的好故事,赋予了经典重读的思想厚度和艺术浓度。《故事里的中国》深入挖掘现实主义艺术作品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时代价值,并以舞台表演的影视化形式呈现,强化沉浸式体验效果,是一档有思想、有情怀及艺术感染力的节目。
讲述作品内外故事,描述创作的时代生活背景,进一步梳理线索、铺垫情绪及深化主题。节目深入挖掘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受访者娓娓道出经典真实过往,甚至是鲜为人知的细节,帮助观众更好地梳理作品的精神根脉。通过观看访谈,观众深化了对时代生活和艺术创作精神的认知和艺术形象的理解。传记作家厚夫(原名梁向阳)讲述了路遥在生活、创作中的故事,令人不禁对路遥呕心沥血的创作态度肃然起敬。《山花》是路遥最早创办的刊物,它是黄土地生命力的象征,也是路遥精神的象征;现实主义小说《平凡的世界》影响了无数的人,至今仍是大学生借阅量最大的图书之一。《白毛女》经由中日等国多位艺术家演绎,成为跨越国界、穿梭岁月的经典剧目。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多次访华,“白毛女”扮演者森下洋子等曾多次受到周恩来、邓颖超接见,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白毛女》之所以能跨越时空传承不息,正如舞团总代表清水哲太郎所言:它虽然是中国的故事题材,但展现了对于全世界的意义,表现了人类历史女性同胞以及受压迫人民的呐喊声。电影《十八洞村》的素材来自于群众的脱贫经历与多彩生活,丰富而真实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现实主义经典艺术作品无不是扎根生活,来源于创作者深刻的生活体验、扎实的生活经历和深刻的洞察力,鲜活地记录着所经历的不平凡岁月。这些作品包含着人性共同的经验,同时印刻着时代标记,折射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初心,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
以当下为视角回忆过往,从作品出发回归生活,跨越时空连结历史与当下。经典是一条流淌不息的精神之河,连系起过去、当下与未来。节目讲述经典故事及人物,演绎时代精神及情感,通过经典故事的过往与当下,见证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成就。现实主义经典作品无疑是一个时代艺术的高峰,越是深入地了解、感受、演绎,越能够从中领略到经典的魅力,在高峰之上领略无限风光。一部部经典作品构成了民族精神发展变迁史,组成一本动人心魄的精神回忆录。重温燃烧过的梦想与青春,让年轻人看到先辈的信仰和坚守,传递时代精神与爱国情怀。《白毛女》历经几代人倾情演绎,成为具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经典。97岁的孟于老师、90岁的郭兰英老师、74岁的石钟琴老师、71岁的森下洋子女士以及青年歌唱家雷佳五位“白毛女”的扮演者登上舞台,让人感受穿越时空、跨越国界、传递友谊的艺术魅力。
对经典作品进行舞台形式的改编、包装与演绎,呈现较高的艺术水准。节目采用全新的“戏剧+影视+综艺”的表达方式,首创“1+N”多舞台空间,将舞台设置与影视化场景结合,充分发挥影视艺术功能,进行电影化展现,以三幕剧的转换、多线并行的立体叙事和强烈的沉浸体验,得到广大青年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戏剧总导演田沁鑫带领创作团队遵循实事求是、真实不虚的原则,兼顾形式创新与保持原作品风格,还原了作品本身的精神气质,以纪实方式展示对经典作品创作的台前幕后过程。从《林海雪原》到《十八洞村》,经典故事和人物塑造浓缩进半个小时的舞台表演,13个题材作品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一戏一格,实属难得。团队组织、作品围读、现场彩排等整个艺术创作方式的完整呈现,既能够表现艺术工作者对于经典理解及再创作的努力,也具有向经典致敬的仪式感。这种过程化的展示既积极发挥了电视的优势,引导更多观众了解艺术创作及生产过程,也引导观众深入感受作品的魅力。三面舞台构成的多空间、影视化灵活拍摄的多角度,众多创新性元素突破了话剧表演的空间局限。正是因为影视化“手段”,舞台得以实景化构建、全景式还原,让细节说话,让道具发声,虚拟的视觉画面与演员的表演打破空间界限,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与代入感。
通过重新演绎富有“中国味”的故事,节目为推进现实主义作品深入人心及戏剧大众化传播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带领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与经典对话,重新感悟经典,感悟生活最本真的力量,感受民族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这种力量与信仰镌刻着中国人的精神密码,值得传承与坚守并开拓前行。
(文中图片来源于豆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李锐,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讲师,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专业博士生
审核:何美
责编:吴江涛 李维娟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网评投稿邮箱:wyplzg@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