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论编剧的数学修养

2020-02-28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许良晨 收藏

  “编剧需要数学修养吗?”“我们是做文字工作的,你有没有搞错啊?”看到这则标题,不少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没错,编剧是文字工作者,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谋篇布局、叙事技巧、人物塑造等方面的专业技能。那么,编剧需要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修养吗?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有三:一是数学修养好的编剧在处理有关数学计算的故事、情节时,会避免出现常识性的差错,更得心应手;二是数学修养好的人,不仅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还有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在创作中会更注重细节,有助于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三是数学知识不仅体现在计算、绘图、复杂的公式推导、求证等方面,还需要发挥超强的想象力,帮助编剧及导演更好地设置情景、连接故事、发展剧情。

  如果编剧和导演缺乏数学修养,缺少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搞不清5吨炮弹有多少发、“工资涨两倍”后是原来的几倍等常识性问题,作品不仅容易忽视细节处理、出现差错,有些情节就会雷人、搞笑、滑稽,还会误导青少年学到错误知识。

  空口无凭,事实为证。那些笑话太多、粗制滥造的雷人影视剧就不提了,咱们从几部高水平的正剧中举几个因编剧或导演创作不认真、思维不严谨、细节不考究而出现的问题:

  搞笑缘于“不识数”

  《亮剑》是部不可多得的军旅剧,好评如潮,我也很喜欢,平均每集看了5遍以上。不过美玉也难免有瑕疵,该剧第20集,李云龙率二师坚守赵庄数日,伤亡惨重,司令员粟裕命令用4个炮兵团换下李云龙的部队,还写了张纸条让换防的部队交给李云龙,纸条上写着,“用5吨炮弹换下李云龙”,豪气冲天,很有戏剧效果。可是稍有数学常识的人就会产生疑问:“4个炮团有多少门炮,5吨炮弹有多少发?”我们简单估算一下——按照解放军当年“三三制”的建制,一个团有3个营、9个连、81个班,通常每个班一门炮。这样算下来一个炮兵团大约有60至80门炮。

  炮兵团通常装备榴弹炮,榴弹炮的口径有105毫米、122毫米、155毫米等。炮的口径越大、射程越远,其炮弹的质量越重。20世纪40年代榴弹炮的质量约为15至25千克,我们姑且按每发炮弹16千克计算:5吨=5000千克,5吨炮弹约合312发炮弹。上文提到4个炮团、“用5吨炮弹换下李云龙”,4个炮团浩浩荡荡地拉上去,每门炮试射一发炮弹后就可以“站在城头观风景”,班师凯旋了……

  一个数据细节没处理好,让这部备受称赞的大剧出现了硬伤。该剧第一集也有一个细节没处理好:李云龙率领新一团突围时高喊,“咱们独立团打成立那天起,就没有丢下伤员的习惯!”不严谨,部队番号喊错了。

  概念错误闹误会

  上世纪70年代我们读小学时,称数学为算数,到了高年级才将算数课改成了数学课。可见学数学不仅要识数、会运算,还要能用数学语言、数学公式厘清一些模糊问题。

  《情满四合院》是一部优秀的电视连续剧,其剧本和剧中演员的表演都很棒。但我无意中在第43集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剧中人娄晓娥听到槐花叫她“妈咪”非常高兴,她说:“你的工资在原有基础上涨两倍。”槐花赶紧告诉姐姐,“翻两番,两番!”看到这里我又帮人家算起来了,不仅自己算,还查资料、请教数学老师,终于搞明白了,工资涨两倍与翻两番不是一回事,用数学语言解释:翻一番是将原数扩大两倍,翻两番是在原数扩大两倍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即将原数扩大四倍。“工资在原有基础上涨两倍”即是原来的基础算一倍,在此基础上增加两倍,共三倍。(假定原来的工资是1000元)用公式表示:1000+1000×2=3000元或1000×(1+2)=3000元。数学修养不够就会出问题,如果学生看了这段剧情,就可能学到错误知识。

《情满四合院》剧照

  思维混乱跌进坑

  学习数学不仅可以教会我们运用数学语言,还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让我们讲述的故事更精彩。做过数学题的朋友都记得,数学运算和求证,可以通过已知的条件(常量和变量),通过公式或定理,计算或证明出需要的结果。常量越多,结果越容易获得;变量越多,结果就越难计算和求证,甚至会无解。这么说有点玄奥,其实我们在写作时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运用数学思维,用减少常量或增加变量的方法,让故事悬念丛生、扣人心弦。

  有些剧本涉及商业活动,就更需要编剧具备较高的数学修养,不然思维一混乱,就会厘不清、闹出笑话。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从作品主题、情节设计、人物刻画到演员表演都很精细,可是这部精品剧中也存在一些因编剧数学修养欠缺酿成的差错。该剧第46集有一段戏——雪茹集团发生内讧,陈雪茹的小儿子范晓军在其父范金友的唆使下,暗中注册了一家公司。父子想将该公司与雪茹集团合并,增加范晓军在集团中的股份,使其股份超过陈雪茹,成为第一大股东。在原雪茹集团中,陈雪茹占60%股份、范金友占10%、范晓军占30%。陈雪茹事先知晓了范晓军的计划,在谈判的前一天同意大儿子侯魁和大儿媳徐静理也注册了一家公司,并拟将公司并入雪茹集团。按范金友的计划,范晓军的公司与雪茹集团合并后,范晓军将占57%的股份,不动用范金友的股份,范晓军也能当上董事长。范家父子俩没想到风云突变,侯魁和徐静理的公司并入雪茹集团后,陈雪茹掌控的股份一下子上升到了65%。这时出问题了——范金友说:“我把自己的股份给晓军,晓军的股份是67%。他还是第一大股东。”听了范金有的话,精明的商人陈雪茹、大学生侯魁和徐静理(华风集团副总裁和总裁)居然都没有反驳。

《正阳门下小女人》剧照

  剧中演员台词说得快,现在可以慢慢看——范金友称自己还有10%的股份是痴人说梦:雪茹集团经过两次融资,原有的股份已被两次稀释,他的股份还能有10%吗?即便是雪茹集团将他的股份补到10%,可是经过第二次融资扩股后,范晓军的股份也早已经不是57%,而是35%了,范氏父子的股份加在一起也超不过50%。

  这个问题有点绕,可能超出了普通作家的数学运算能力,但是这不能成为剧本出现问题的借口。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写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太专业的问题,我们可以请教数学好的人或是会计、企业家,但不能把错误的东西呈现给读者观众。

  空间模糊瞎闹腾

  文学作品中情节的设计、故事的展开,都离不开时间纬度和空间场景。学过数学的朋友都知道,数学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成两部分:运算和图形。我们经常用到的计算图形的面积、体积,求证图形相似、全等,都要运用数学中的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等知识。编剧的数学修养提高了,不仅可以优化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更具备立体思维,使叙述的故事、设计的剧情更具有时空穿透力,让主人公有纬度更多、天地更宽的表演舞台。

  编剧麦加的空间感非常强。在《暗算》中,他为主人公设计的舞台是701。701坐落在“五指山”,是一座像五根手指一样的大山,有4条山沟。701内部的行动局(“捕风者”)、监听局(“听风者”)和破译局(“看风者”)就分布在各条山沟的两侧。这个多纬度的封闭空间掩映在大山深处,充满了神秘感,让擅长辨音、破译、缉捕的各路豪杰在各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发挥独特的作用,演绎出一个个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谍战故事。如果数学修养差、空间感模糊,不仅影响情节的设计和发展,还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如打仗时战友之间的距离。很多影视剧都有枪战场景,大都是一群人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开枪扫射、成群结队地往上冲,丝毫不惧随时可能飞来的炮弹。我们理解编剧的想法,人聚在一起方便拍摄、画面感强,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艺术不能违背起码的常识,不能把观众当傻子。我请教过一位陆军军官,打阻击战时单兵之间的间隔是多少?他说间隔10米左右。为什么要间隔10米呢?我查了资料,请教了炮兵,得知一只手榴弹的爆炸半径是5米,一发榴弹炮的杀伤范围是半个足球场。由此可见,数学修养、空间感知力对编剧真的很重要。编剧在写战争戏时,也应该学习军事科学知识,提高数学修养,多设计些技术含量高的战斗故事。

《暗算》剧照

  如何加强数学修养

  数学不仅培养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是一种哲学,一种思想,可以让我们更缜密地思考。学好数学不仅可以提高运算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还可以培养理性、条理和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品质,培养求实严谨的创作风格。

  正因为数学修养如此重要,很多大师在创作过程中经常会借用一些数学道具、运用数学思维,让笔下的故事更有趣生动,耐人寻味。在名著《围城》里,钱锺书先生巧妙地发挥了一只旧钟的作用。这只旧钟是主人公方鸿渐家的传家宝,他结婚时方老太爷送给他的礼物,“很准的,一个钟头只慢7分钟”。著作的结尾是这样写的,“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当……’响了6下。六点是五个钟头以前,回家的路上……”这错时的钟声令人啼笑皆非,回味无穷,它既是给主人公短暂婚姻敲响的丧钟,也是给游戏人生、“虽然不坏,也没什么用处”的方鸿渐敲响的警钟。

  综上所述,数学修养对于编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提高数学修养呢?建议大家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喜欢数学。“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其实并不难,它源于生活,服务生活,便捷生活。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多做练习(比如做做小学的数学题和一些趣味数学题),日久天长,定会收获颇丰。

  二是经常存疑。对作品中出现的数字、计算和图形等问题,不要想当然、存侥幸,一定要认真核对、细心验算。

  三是拜师请教。数学博大精深,很多专业知识会超出我们的知识储备。作家也不是超人,什么专业都精通。遇到专业知识,我们可以拜能者为师,多请教专业人士,确保作品中不出现常识性差错和计算错误,让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作者:许良晨,《保定晚报》高级编辑,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何美

  责编:王璐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原创首发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付酬征稿|艺评战疫,文艺评论家在行动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版权声明

  谈艺术评论工作者的文化修养(叶朗)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