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在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文联牵头创制了歌曲《边疆》《天山醉明月》和配乐诗朗诵《西去列车的窗口》等3首原创MV,取得良好社会反响。秉持重大文艺实践跟进重点文艺评论、重点文艺评论推动重大文艺实践的理念,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推出一组评论文章,解读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使读者更好领略作品的审美风格和蕴含的精神力量,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
清澈的爱,献给边疆
龚晓婷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近日,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新歌唱兵团”歌曲创作及 MV 首发仪式在乌鲁木齐举办,该活动创作的歌曲之一《边疆》(宋小明作词、子山作曲、吕继宏演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边疆》情真意切、内容饱满,词曲高度融合,张力十足。其中,歌曲旋律的设计有很多独到之处,体现出旋律新、构思巧、立意高、情意浓的特点,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多彩的音乐语汇,用心用情歌唱了边疆,歌颂了边疆建设者,奉献了一首时代佳作。
动听的旋律无疑是一首优秀歌曲的灵魂。作为一首主旋律歌曲,《边疆》不落窠臼,旋律上口动听。歌曲采用3/4拍,这样的韵律安排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是不常见的。整首歌曲是一个四段体结构,第一段由纯净的童声合唱引入梦境,这个建立在自然小调上的旋律娓娓道来,紧紧围绕着歌词深情吟唱,“远来的客人叫它边疆,这很远很远的地方,早来的我们都叫它家乡”。各乐句在主、属、下属等功能骨干音上的长拍停留,为歌曲的整体基调打下了细腻的底色,也拉近了听众的距离。经过一个小七度的大跳,第一乐句停留在第八小节属音上,随后由分解下属和弦开始,通过对前一乐句的自由模进扩充发展形成了第二乐句,既巩固了主要乐思,又使第一段稳定地停留在调式主音上。第二段随着男高音独唱旋律的出现,歌曲进入了主要发展段落。作曲家巧妙地通过调式调性转换,使旋律的色彩发生了变化。首先通过原调的上二度同音转调使演唱音区更加明亮,其次通过同主音不同调式的运用(由原来的自然小调转入混合利底亚调式),仿佛使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并与3/4拍轻松乐观的圆舞曲节奏十分贴切,四季变换下沙漠绿洲的勃勃生机瞬间令人心驰神往!后面段落伴随歌词的发展,旋律又分别运用了多利亚调式、自然大调;全曲的最后一段则在多利亚调式与混合利底亚调式的自如转换中回到开始的主要乐思。结尾的处理静谧而充满遐思,结束音的处理新颖而意外。整首歌曲充满浓郁的新疆民族风格,旋律运用了丰富的调式调性,尤其是充满西域风情的中古调式(有别于常规的大小调式)。不同的调式色彩恰到好处地转换游移,不着痕迹。
歌曲的主体采用了童声合唱与男高音独唱结合的方式,开始就以孩子的视角打开久远的记忆之门。这样巧妙的歌曲叙事结构先声夺人,让听众一下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沉浸式走入了祖国的西北边陲。随着故事的铺陈发展,男高音的深情演唱为大家徐徐展开了沙漠变绿洲、牛羊成群、瓜果丰收的美丽画卷......在歌曲的后半部分,童声合唱的再次出现与成人合唱的加入,寓意着祖国的边疆建设蓬勃发展、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歌曲始终围绕着“边疆·家乡”的主题展开,展现出新时代边疆建设者的新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一代代兵团儿女矢志驻守边疆,他们为祖国的边疆建设无私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汗水乃至生命。他们谱写的一曲曲热血赞歌不但是对人生的礼赞,更是对祖国的礼敬;他们在人类开发史上创造的奇迹不但令中国人民引以为豪,也令世界感到惊奇;他们与自然环境抗争、团结各族群众,为民族团结稳定作出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艰苦创业精神代代相传,必将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开启新征程。歌曲《边疆》以高远的立意,深刻地表达了对边疆建设者们的崇高敬意,其旋律如同边疆的风,时而温柔,时而激昂,抒发了兵团人对边疆深深的热爱和对家园建设的豪情。
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有感而发,情因景生、景以情现。无论是歌曲开始与结尾处的“边疆·家乡”的深情守望,还是“绿洲春天很美秋天很忙”“生命昨天很弱今天很强,岁月曾经走过永远不忘”的欣欣向荣,每一个场景,都能从歌曲旋律中感受到作曲家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挚爱、热情歌咏及美好希冀。创作者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定非常熟悉且充满深厚感情,因此每一个音符都渗透着醇厚的韵味,令听众也陶醉其中,久久回味。
签发:袁正领
审核:王庭戡
责编:王筱淇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