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中国现代性的嚆矢、振翮

2022-06-1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彭文祥 收藏

十年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书写和理论回应


6月8日,《2021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发布暨《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十周年研讨会在京举行(点击查看

中国现代性的嚆矢、振翮

——《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十周年感想

将十本厚实的《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摆在面前,阅读中我最大的感想是艺术创作生产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紧密关联和价值律动。

从历史变迁或艺术发展的维度看,十年时间短暂、易逝,但生活时间与价值时间的辩证法常常会突显,敞开那些“高光时刻”的丰富面向和深刻意蕴,乃至精神季风的运势流转、社会文化的历史走向。作为年度总结的历史性书写,《报告》分门别类就诸艺术发展形态的状况、实绩、问题、趋向,以及理论、评论等作简要梳理和归纳,一年一部,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呼应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和艺术发展的主旋律。《报告》作为艺术创作生产的概括性总结,既系统检视、整体观照,又突出“创作”“作品”的主体地位,并以典型文本、艺象等为支点,从多维视角考察审美话语的现代表意实践,分析其中现代性体验、社会心理、思想情感、审美风尚、价值观念等,深描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与人们精神历练的诗意轨迹,着力彰显艺术形象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所蕴涵的思想先声与未来气象。

在实践存在论的意义上,如果说事物的运动是完整的、绵延的,那么时间的“切片”和刻度则突显了其间持续不断的变化和生生不息的创造,以及不断更新的发展脉络和趋向。概言之,作为完整的、全体的“中国艺术”,其十年发展可视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审美表征,而《报告》可视为对艺术“表征”的理论性回应。综观“时代生活”“艺术创作”“发展报告”之间三个梯度的内在关联,作为源头活水的时代生活和禀赋历史的实践品格,精神价值特性显然是一条深嵌其间、贯穿始终的伏脉主线。

关于艺术创作与时代生活的关系,一方面,“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另一方面,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践表明,作为社会文化变迁的审美表征,十年间艺术创作生产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存在广泛而深入的关联与互动。其中,生机蓬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给身处新时代生活浪潮中的人们带来了丰富、真切的现代性体验和生活感悟;艺术创作生产则以丰赡的、契合时代情感的审美形象,映现社会文化发展,表现人们的现实体验、思想观念、审美需求、价值理想等,并使人们共享对于自我与现实世界的理解、同情和希望。与之相应,在《报告》的历史性书写中,时代生活及其审美表征所蕴含的品格、特性得到了有效的反映和呈现,其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首先,就体例结构和信息容量来说,《报告》涉及的艺术门类多样,蕴含的艺术信息丰富。目前,艺术门类和领域包括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文艺评论、网络文艺、文艺志愿服务以及总论。诚然,不同的艺术形态有其独特的语言系统和话语方式,或者说,诸艺术形态以各自富有特色的内容和形式展现,但整体意义的生成需要通过对各艺术形态具体创作生产状况进行综合。《报告》在横向的维度呈现时代样貌的蓬勃态势,汇聚艺术精神的“星丛”。不仅如此,回到历史的深处并寻觅其间的关联和转折、传承与创新,十年间,十部《报告》在纵向的维度叠合、描绘中国艺术发展由多种叙事话语组合而成的“精神地形图”,并于可描述的形状、可辨析的性状,窥见时代生活中的精神季风。《报告》蕴含着艺术形态结构与时间发展结构的遇合,其中,外在开放结构寓含着内在密实的意义格式塔,并为丰富艺术信息的承载、隐含风向变化的辨识奠定了基础。

第五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暨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云发布典礼合影

第二,在各艺术形态的内容构成和呈现方面,《报告》注重分析的立体化、阐述的系统性。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中,所谓“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天下者”,不仅揭示了艺术创作生产与时代发展的紧密关联,还涉及艺术观念自身的变化。在诸艺术形态独立成篇的历史性书写和概括性总结中,尽管各篇章内容呈现的体例、结构不全一致,但均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换言之,既重视创作与作品本体的重要性,又关注技术、媒介、传播、评论、产业、政策、管理等生产性要素,还彰显实践存在本体的生成性。在艺术观念的维度,这种分析和阐述强化了对艺术及艺术活动的现代认知。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象征行为和情感表达形式,艺术是审美、产业、文化、政治等多元因素矢量合力作用的产物,乃至是一种范围广阔而繁复的“总体社会事实”。进一步说来,在现代艺术体制论的意义上,“艺术世界”是展现艺术多重身份、属性、功能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在由众多合作性人员和制度、惯例、规则等组成的复杂网络中,“艺术场”不仅生产出特定的文本,还生产出审美的价值、规范和需求。如此说来,诸艺术形态面向时代生活的创作生产,敞开、呈现的不只是诗情和画意,还有更为深层的价值与信仰。

第三,就艺术发展的格局和走向而言,《报告》突出了创作生产的时代性与创新性。十年来,伴随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艺术创作生产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革命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数字文化”范式的强势崛起不仅催生了一大批新文艺类型,极大拓展了文艺发展的空间,还带来文艺形态、文艺观念、文艺实践和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其中,“互联网+文艺”深度转型不仅改变着传统艺术样式创作、传播、接受、再生产等机制,还重塑着艺术的思维方式与存在方式,尤其是,在网络文艺范畴下,网络文学、网络视听文艺、网络音乐、网络动漫、虚拟艺术、AI艺术等因“网”而生、向“网”而盛,并以新兴文艺的巨大活力、影响力带动和促进各种艺术门类、各种表现形式的交叉交融。在《报告》中,对诸如新技术和新手段的运用、网络文艺作品的原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的交融,优秀作品的多渠道、多平台、多终端传播等,均有明确的反映和阐述。由此,基于时代生活中技术、媒介、社会文化等的发展变化,以及艺术生产要素、流程的重构和媒介生态、艺术生态、产业生态的再造,“时代性”“创新性”成为了当代中国艺术发展格局和走向的显著标志。

第四,在艺术精神的基调和彰显方面,《报告》强化了现实主义的力量和价值。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艺术创作生产中现实主义精神的高扬有其深刻的历史、美学原因。简要说来,相比当今西方“晚期资本主义”的后现代文化,当代中国的历史实践和文化品格熔铸、突显了现实主义的特性与地位,同时也寓示了其稳健中创新、平实中突破的方向。不仅如此,扎根时代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还有其中国实践、中国价值的“历史化”诉求,它自觉地将“现实”与“历史”内在关联,并把思想深度、历史内容与艺术性、审美性有机融合,使艺术创作富有走向未来的能力。实践表明,现实主义精神的高扬是这十年间诸艺术形态创作生产共有的鲜明特征。在新兴的网络文艺中,现实题材创作的整体性崛起更是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特征,审美表意实践贴近现实地面。现实主义抒写不仅注重思想观念,还强化现代性体验,并借助敏锐的感觉和整体的观照,捕捉社会心理的变迁、洞察时代生活的主题,使生活表层的偶然现象折射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光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简要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十年来中国艺术的创作生产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充分体现了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紧密关联。同时,《报告》还呈现出艺术创作生产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律动。以新时代十年发展为视点,联系更宏阔的历史发展背景和脉络,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一种由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而搭建起来的“中国现代性”已赫然展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显然,相比西方现代性,作为多元现代性之一,“中国现代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尽管其发展、完善仍有一段漫长的历史行程,但走向中国的“现代”已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发展趋向,也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历史内容。进一步说来,基于审美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性的耦合关系,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必然要以饱含历史诗情的艺术形象表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恢宏气象,必然要以全球视野的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展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智慧、中国风范和中国力量。在这种意义上,十年间中国艺术的创作生产不仅因其生动形象的时代抒写而发出了中国现代性生成、发展的嚆矢先声,还将因其契合新时代新征程的价值目标而迎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振翮高飞的时代。

本文同时刊于《中国艺术报》2022年6月15日第3版。


*作者:彭文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网络文艺分报告”首席专家


签发:杨晓雪

审核:何美

责编:李维娟


延伸阅读:

“中国现代性”的嚆矢与振翮(《中国艺术报》)

彭文祥丨“中国现代性”的嚆矢与振翮——《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十周年感想(“中国艺术报”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专题页面

《2021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发布暨《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十周年研讨会在京举行

镌刻新时代的艺术年轮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