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大数据为文艺创作注入新动力

2022-10-1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肖水泉 收藏

在信息时代来临前,文艺创作都属于文人雅士(或曰学者们)的专利。一般而言,如果一个人没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是很难在文艺创作方面有所作为的。毕竟文艺创作创新需要大量相关经验的积淀,需要“读书破万卷”,才能“量变促进质变”,让创作者文思泉涌而“下笔如有神”。

但是,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横空问世,传统文艺创作的门槛被互联网无情地破除,不少普通大众也纷纷跻身文艺创作的队列,参与博客、网络小说、剧本杀和各种段子,还有手机摄影(摄像)、抖音或快手之类短视频等。新媒体带动了五花八门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成果,不仅满足了普通大众的创作与审美需要,有的还影响甚广。各类网红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某些“顶流”网红甚至远超传统作家、艺术家的影响力。文艺创作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来源于电影《流浪地球》)

大数据为精准学习提供便捷,让文艺创作更加高效快捷。在大数据时代从事文艺创作自然也需要大量的知识和不懈地学习,但在进入创作阶段,创作者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有针对性地定向学习和积累的。不少依靠大数据开展文艺创作的人,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取其精华、简其繁琐,由过去的大水漫灌到如今的精准滴灌,核心是实现学以致用。比如,有人要写一部关于齐梁王朝的长篇小说,需要查阅、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按照传统的手段,自然是非常费时费力的,而且很可能收集的资料是松散零碎的,没有一定时间的积淀,估计很难下笔。如今,利用大数据的精准抓取功能,创作者不仅能轻松查到齐梁王朝的资料,还可以非常精准地查阅到某一事件、某一个人的一系列资料,大数据几乎把“轻重缓急”拿捏得妥妥当当。如果单是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利用大数据对一个文艺创作者而言,不仅极大地减少了无谓付出,还做到了靶向喂食,确保自己营养丰富的同时,还不增加赘肉和负担。因此,具备一定文学素养的文艺创作者,利用大数据肯定比未利用大数据者下的“金蛋”多,这就是新时代的真正文创高手。而那些拒绝拥抱大数据的人,吃得多却又产得少,没有高效地将学问转化为文艺产品,显然白白浪费了很多宝贵知识。

大数据为创作创新提供引领,让文艺创作更具可控性。“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大众都可以当作家的信息时代,受众的口碑对艺术的影响力犹如奔腾的滔滔江水(比如电影行业的票房、上座率等),能左右并影响文艺创作的航向。因此,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已经不完全取决于行业专业人士和文艺评论家们,而主要取决于市场(大众)的检验,取决于大数据的精准“推算”。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创作在下笔前要做到关注市场所需、关注观众所需,就必须主动拥抱大数据。

按照传统文艺创作的模式,要创作一部好作品,一般是先由专业作家、艺术家去体验生活、采风等,再用自己专业知识和经验评估一番,然后创作推出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观众(市场)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因此,有的创作者无视观众的呼声,推出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文艺作品,结果市场和观众不买账,最后输得血本无归,不少文艺创作者不得不步入孤独地自娱自乐的境地。现在,真正能出热卖作品的创作者,绝大多数都是在创作前利用大数据收集了大量观众(市场)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聚焦于社会上的热点、警句、趣味点,随时与接受者保持密切互动,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广受好评的《反腐风暴》就是成功的例子。其中,享受大数据精准服务的受众群体,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在视频平台看到的首页都是不同的,最终实现了同步反馈和同步调整,这就吸引了更多的受众。

由此可见,创作前通过分析大数据可以认识当下艺术潮流、创作方向,了解观众喜好和习惯,从而为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利用大数据不仅提高了出精品的概率,还降低了艺术投资风险,使得依靠大数据从事创作的前景一片大好。

“互联网+”解放了文艺创作的生产力,促进了文艺创作与生活、与大众的密切联系,丰富了文艺创作的内容和形式,推动了文艺创新和艺术活力。大数据参与文艺创作,不仅可以为文艺创新提供新思路,还可以提供物理变化,真正实现模块化组合或者是魔幻化拼图,让创作在形式上更丰富,在色彩上更绚丽,在内容上更“吸粉”。众所周知,传统的文艺创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现在的文艺创作,假如创作者不了解3D、VR、AI、CGH等相关原理,即便是辛辛苦苦创作出来,估计与现代的观众特别是“网生代”“Z世代”也会存在代沟,甚至只有创作者本人孤芳自赏的份。相反,倘能比较了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特别是具有对虚拟场景的把控有力,就更容易立于时代潮头,迎风飞扬。这几年非常火爆的《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明——古诗词确实是算不上时代潮流,但这个节目靠现代高科技传达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质感,赢得观众喜爱,大大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

由此可见,大数据等高新科技成果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更多助力,特别是“人工智能+人的情感体验”,以沉浸式的代入感,让文艺创作更灵活多变。这种以人工智能搭建框架、人脑实现内部装修的合作,推动创作发生质变,使得艺术呈现更为理想的状态,散发出浓厚的艺术感染力,起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

虽然大数据不是万能的,但在未来的文艺创作过程中,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学会走“人机协作”的创作新路,真正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作为自己创作的工具,在保持自己字字珠玑的笔韵的同时,又有机结合“声光电”多媒体与大数据终端,让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虚拟世界中展翅翱翔,让文艺创作成果变得立体鲜活,焕发新的艺术生命力。


作者:肖水泉,供职于成都市金堂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签发:杨晓雪

审核:何美

责编:朱丽华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网文IP的改编价值只能大数据说了算?

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深度融合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