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推动书法守正出新
——新的文化使命与书法评论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推动书法守正出新——新的文化使命与书法评论研讨会现场
9月23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中共长沙市望城区委宣传部承办的“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推动书法守正出新——新的文化使命与书法评论研讨会”在湖南长沙望城举行。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评协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长沙市望城区委书记秦国良,中国评协理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廷信,以及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等方面委员、专家参加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文艺评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研讨会分两个阶段进行。中国书协副主席、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主任、湖南省书协主席鄢福初主持新的文化使命与书法评论研讨会。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讲话
夏潮在讲话中表示,开展文艺批评,一是坚持守正固本,夯实自信根基。希望书法评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传承中国古代书法评论理论优秀遗产,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引导书法创作强基固本,以更加自信自觉的姿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二是增强创新意识,勇攀书法高峰。创新,就是要立足文艺实践之需,回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审美之问,助力拓展艺术创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文艺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铸就新时代的文艺高峰。三是提高大众审美,引领社会风尚。书法评论工作者要走出书斋,走向社会,关注当下,运用大众听得懂、看得清、传得开的方式传播优秀书法艺术,滋养人民审美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四是发扬批评精神,提升正气锐气。积极开展专业、权威、科学、建设性的文艺评论,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审美差异,提倡通过艺术争鸣形成评价共识和审美共识,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营造天朗气清的行业之风,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讲话
孙晓云在讲话中谈到,在新时代,书法评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评论理论优秀遗产。书法评论工作者应当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开展具有时代性、学术性、客观性的书法评论,不断提升这一领域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要认真把握好评论的尺度和范围,评论者和被评论者都要不断提升境界,展开坦诚的学术对话和评论研讨,倡导健康的文化风尚,营造书法评论的良好氛围。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以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书法评论的力量。
长沙市望城区委书记秦国良致辞
秦国良致辞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激发文艺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有效展示望城湖湘文化厚重底蕴,擦亮“楷圣故里”精彩名片,创新形式、搭建平台、扩大宣传,用好用活文化资源,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推动书法艺术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推动书法守正出新——新的文化使命与书法评论研讨会现场
与会文艺评论家叶培贵、彭锋、王廷信、袁济喜等围绕美学、美育与书法,中国书法的时代呈现与创新艺境,中国书法在文化传承中的职责使命等议题展开研讨。
与会专家发言(从左至右:叶培贵、彭锋、王廷信、袁济喜)
叶培贵谈了三组概念:“新-旧”、“艺-文”与“中-西”。就内部而言,“继承-创新”(新-旧)是任何艺术发展的永恒主题。就外部而言,一是生存发展场域的巨变引发的文化(社会)疏离(艺-文),二是西方艺术理念的对照(中-西)。绝大多数书法批评,都离不开这三组概念。比如对“集字式”的批评,往往针对其创新性的缺乏;对于不少探索的批评,则往往与中西方艺术理念差异有关;而较为集中的文字文本问题,则主要与文化缺失有关。基于历史,我们才能不断拓展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纵深”,从更加广阔的历史资源中获取书法发展的养料;指向未来,我们才能真正激发“文化主动”,大胆开拓“创新空间”。
彭锋认为,从美学上看,审美价值主要源于模仿、表现和创造。与其他的艺术主要模仿自然不同,书法主要模仿古人。从模仿的角度看,书法通常是在造字的时候或者是在类比的意义上模仿自然。从表现的角度看,与其他艺术主要表现个人情感不同,书法表达的不仅是个人情感,也是情感类型。从创造的角度看,书法创新体现为规则与自由之间的平衡,这让书法没有演变为纯抽象艺术。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古与今、个性与类型、规则与自由等一系列因素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好的书法,往往包含的因素越多、达成的和解越独特,就越有审美价值。
王廷信表示,一部中国书法史告诉我们,走向经典的书法作品都是着眼于实用基础上的审美,而非单纯追求书写质量的审美。如果认识到这一点,便不会以单纯的审美价值来衡量书法的价值,也不会单纯以此来评价一位书法家的艺术成就。把书法还原到实用语境中来认识其价值问题,从而大力推动书法进入民众的生活视野,让书法艺术发挥更加深远的社会作用。
袁济喜认为,中国美学的气概是中国美学区别于其他国度的文化特质,同时也是与他国融合与互鉴的内在活力与民族自信。从思想来源分析,它不仅受儒家思想的滋养,同时也受到道家精神的影响。中国美学的特质不仅仅是以往概念史、范畴史与体系构建等的产物,而且更主要是经过近现代思想人物的诠释而得以复活的。中国美学的气概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美学研究和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秘书长张瑞田主持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研讨会
围绕新学科背景下书法评论的定位与发展,刘宗超认为评论家对作品的发掘、评价、揭示、研判,是理论家的独特创造,是自身修养、境界、追求、思想的流露。杨勇谈到,衡量评论质量的一个标准,就是看评论者背后有没有系统的正面立场作支撑。杨吉平谈到,没有对书法的真诚关注和高尚人格,书法评论的公正性便值得怀疑。柳国良谈到,书法的技术体系、艺术体系和文化体系虽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但三者之间又相互推进,互为表里。
围绕书法评论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冯华认为网络评论引发的热点事件此起彼伏,评论工作者应该主动破局、躬身入局,最终实现转场、转向、转型。孟会祥认为书法评论要有理性,一是赞扬要有根据,二是批评要有度。横加斥责,甚至人身攻击,不是负责任的态度。蔡树农认为书法评论庸俗化是当前的通病,需要花时间、气力去纠正克服,否则对书法创作不利。陈智谈到,博眼球吸引流量的评论文字充斥于新媒体,需要加强舆论引导和规范管控。王兴国认为评论要突出“人情”重围,提高当代书法评论的引领作用和社会公信力。陈培站谈到,当代书法评论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在书坛发展中仍处于缺位状态,这恰恰是“问题意识”的丧失。
围绕当前书法创作的发展,陈志平认为,“心正则笔正”将内外、道器贯通起来,不啻是维护中国书法和中国文化千年不坠的血脉金针。王文英谈到,深入传统,守正创新,而不是离经叛道的嫁接,也不是简单机械的复制,是“走心”的学习和积淀。姜寿田认为中国书法现代性理应是立足文化立场与人类学本体论的传统创造性转化。王家葵谈到,中国文字的书写发展成为艺术,归根结底是汉字文化的特殊性。如果摆脱文本,书法艺术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杨天才谈到,中国书法的弘扬与传播要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美学理念进行融汇创造,不断注入新的审美元素,彰显时代人文精神。
围绕全媒体场域中的书法传播与美育功能,刘灿辉谈到,加强新时代书法美育工作、提升大众书法审美水平刻不容缓。王立翔谈到,要重视全国优秀出版和传媒机构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品牌和产品优势,进行重大研究课题策划,记录文化盛举,推动书法走向世界。康守永谈到,“内容为王”的价值对数字媒体和纸质媒体都是一致的,但应该是各王其王。在数字阅读时代,纸质的书法传播必须有更高的品质。或许纸媒是书法最温润、最有营养、最具生命力的土壤。林阳谈到,书法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可以为乡村、为文旅增添打卡地。我们有责任抵制江湖字,提高基层群众的书法审美。李月贵谈到,全媒体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要“隐恶扬善”,让人们知道“美之为美”“善之为善”。薛元明谈到,借助各类传媒,实现有效传播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传授,最终实现书法的传承。江吟谈到要反对阿谀评论,书法评论要像森林医生啄木鸟那样,专食害虫、保护树木,查找不足,助其进步。容铁谈到书法评论要推动创作守正岀新,营创良好的书法文化生态,自觉抵制江湖杂耍乱象,敢于发声,传播正能量。林墨子谈到,国家十四五规划给予了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文化可以跨越时空、跨越地域,成为民心相通的桥梁。
中国书协副主席、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主任、湖南省书协主席鄢福初作总结发言
鄢福初作总结发言。他表示,任何一门艺术都需要学术支持、审美评判以及思维碰撞,才能助力创新,砥砺前行,才能把握规律,健康发展。各位专家学者从现象到本体、从说理到探索、从审美到批评、从继承到传播,围绕当前书法评论领域关注的热点,深入探讨交流,提出真知灼见。我们需要坚持正确立场,弘扬正气,发挥书法评论的作用,敢于亮剑,以理服人,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历练一支本领过硬的书法评论队伍,坚持守正创新,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开拓书法艺术新境界,汇聚起繁荣发展书法评论事业的奋进力量。
研讨会期间,与会者还考察了长沙市简牍博物馆、书堂山等文化场所,并开展基层作者作品评议。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推动书法守正出新—新的文化使命与书法评论研讨会合影
图片来源:湖南书协
签发:杨晓雪
审核:张利国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