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评协动态>正文

《啄木鸟文丛》(2023)作者代表感言和专访短视频

2024-05-2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收藏

《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

2023年9部新书发布 2024年出版计划启动


中国教育电视台: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3年新书发布

李屹、董耀鹏、李昕为9部新书揭幕

李屹、董耀鹏、李昕向7位作者授书

《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3年新书座谈会现场

5月15日,《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3年新书发布座谈会暨2024年出版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点击查看)。本次活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联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耀鹏,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共同为9部新书揭幕,并向作者代表授书。同时,会议宣布《啄木鸟文丛》2024年出版计划启动。发布和启动仪式后,举行了2023年新书座谈会。现选刊有关内容,以飨读者。

作者代表感言

十载征程 一瓣心香

张晶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中,文艺评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批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职责与使命。文艺评论工作者理应发挥这种作用,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当好“啄木鸟”!

这本《以中华美学精神的名义》,有较为浓厚的思辨色彩和学理风格。也许这是它的特色,也许是它的“短板”。以学理阐释为基础,以文艺评论为旨归,是我从事文艺评论的基本路径。这部评论集,一方面是学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文艺工作论述的核心观念和命题,一方面在当下文艺评论的中心任务上发声,并将二者贯通起来,形成本书的大致风貌。其中三个单元,一是关于“中华美学精神”的本体理解与阐释,二是人民主体与文化自信,三是文艺美学及批评。这三部分是近年来我关于文艺评论的主要成果,共收录33篇理论评论文章,发表在《中国文艺评论》《中国艺术报》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报刊媒体。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成为中国美学研究和当代文艺评论的最具指导意义的重要理论命题。我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撰写和发表了有关正面阐释“中华美学精神”的文章,如《三个讲求:中华美学精神的精髓》《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生成基因的诗学元素》《中华美学精神与当审美追求结合的重要命题》等,都收在本书的第一单元里。

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文艺工作论述的本质和核心观念中,笔者认为“以人民为中心”与“文化自信”是最为本质和最为关键的。近年来我撰写了若干篇幅很大的文章来进行理解与阐释,如《人民是文艺审美的主体》《坚守人民立场与秉持人民审美观》《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美学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新时代文艺批评的标准的核心》《以文艺评论推动文化自信自强》《文艺的中华文化辨识度与文化自信自强》等,都收入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主要是关于文艺美学和文艺经典理论。这部分的理论色彩较重,但实际上又与当代文艺评论有深刻的内在联系。这里所收的是近年来我对文艺美学和经典理论的系统思考与正面回答。如《关于文艺美学的反思》《新时代文艺美学的建构维度》《文艺美学:经典、抽象与建构》等。对于“经典文艺形象”这个新的文艺理论命题的理解与阐释,是我最近几年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如《经典文艺形象: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都收在这个单元。还有若干关于当下文艺现象的评论。

对我而言,这本评论集的问世,是个人学术道路上的一个节点,一个坐标,使我时时想到一个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责任!想到作为中国评协会员应该履行的义务!想到作为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主任应该在中国评协指导下发挥更大作用!

文艺需要评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文艺评论永远在现场!

与伟大的时代同行共进

李松睿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文艺研究》杂志社副主编

我的新作《与时代同行的文学评论》是一本关注当下文艺现象的文学评论集。在当下的学院体制中,所谓文学研究与文艺评论的学术分工,变得越来越明显。作为一个受过系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训练的研究者,当我渐渐把工作的重心从文学史研究转向关注当下文艺现状的评论工作时,不时会遭遇好友带有善意的调侃,内心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笃信“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那时,所谓的研究工作,于我而言就是持续而长久的阅读。这样的工作让我获得了某种充实感,但有些困惑也会在心底慢慢萌芽。《米德尔马契》中的多萝西娅走进牧师卡苏朋堆满书籍的府邸,以为来到了辉煌灿烂的知识殿堂,但结婚后才失望地发现,没有生命的热情,落满灰尘的纸张不过是荒凉的废墟。将最好的年华奉献给那些散发着霉味的故纸堆,最终是否会像多萝西娅那样,得到的只是虚妄?那些报刊上长篇累牍的民国旧事,那些对鲜活的生命予以简单粗暴的勾勒和定性的档案材料,与我们的生命,与当下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关联?如果文学研究只能进行学科内部的知识积累,不能有效地缓解现实生活带给我们的困惑,无法真正回应外部世界普遍关切的问题,那么它的意义究竟何在?

此时,文化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编辑综合性文艺研究期刊的经历,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意识到还存在“文艺评论”这种独特的治学路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不一定非要通过钻入故纸堆来“回到历史现场”,“评论”这种探讨文学的方式,正可以在纸房子的墙壁上凿出一扇窗,成为知识分子面对世界、介入现实、与时代对话的一种独特方式。那些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就在“现场”的当代文艺作品,正携带着鲜活的当代生活经验,等待着关注与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遭遇的困惑和不安,都可以在那些优秀的当代文本中找到共鸣或答案。

这本《与时代同行的文学评论》,收入了我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表的文学评论17篇,共分为四辑:第一辑收入4篇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文章;第二辑收入6篇集中谈当代现实主义理论问题的文章;第三辑收入3篇对当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评论;第四辑则收入对当代重要文学评论家的研究。在我看来,如果说真正有意义的学术工作,都生发自研究者的生命经验和现实困惑,那么对于从事文学研究的人来说,以评论为方法,以文学为中介,通过与时代对话,与我们身处的伟大的时代同行共进,思考和回答一些让研究者本人感到困惑的切身问题,或许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感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提供机会,将这本著作收入《啄木鸟文丛》中,让它有机会与广大读者见面。感谢中国文联出版社和严谨认真的责任编辑冯巍,是她令人钦佩的辛勤工作,才让这本书能够以较为完善的面貌问世。

剧潮映射时代脉动 批评坚守文化责任

戴清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剧潮之辨》收录了笔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35篇剧集评论文章,这些文章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电视剧创作主潮,回应“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文艺创作导向,努力把握剧集创作的时代性、真实性与人民性追求,探讨其精神蕴涵的思想性价值与艺术性特质,评论集据此在结构上分为“主题性创作审思”(19篇)和“多样性艺象探析”(16篇)两大部分。

“主题性创作审思”力图通过专题研究整体勾勒、把握近年来主题性剧集创作的主潮趋势与文化脉象,总结分析重要创作成就、艺术规律与大众审美心理,同时对其显露的创作症结加以辨析、反思,力图将专题讨论的学理性与批评精神的实践性相结合,积极为剧集创作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学理支持。

“主题性创作审思”还包括十余篇针对优秀重大主题电视剧的个案时评。个案评论总是基于评论者的审美体验,需要投射批评精神;在写作中贯穿史论意识,以剧集创作史、相近题材类型史为纵向参照,以当下的相近创作为横向坐标,据此对作品的精神蕴涵与艺术特质进行对比、综合判断;同时,努力彰显学院派批评的方法论自觉,调动艺术理论、文艺思潮史研究、影像叙事学、类型学、文化学、产业-传播学等研究方法与评析视角,在个案分析中发现提炼对剧集类型创作、门类艺术史以及跨媒介艺术创作带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启示与艺术镜鉴。

围绕“多样性意象探析”,笔者的观照视野进一步拓展,涉及电影、综艺等跨门类艺术评论,也涉及历史剧、谍战剧、年代剧、都市情感剧、行业/职场剧等丰富题材内容,包括围绕剧集创作展开的形式本体研究,力图辨析把握融媒环境中的创作规律、他律制约、创作本体新变以及受众审美趋向,以裨益今后的剧集创作,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与审美多样性需要。

评论是理论与创作的中介,专业评论从来都需要理论的灼照和史论根基为其提供评价判断的参照系。但同时,理论、史论研究的长久发力与评论的即时反应之间又总是存在时间和工作状态的冲突,让身兼教师、学者和评论人多重身份的我们在时间分配上不免捉襟见肘,并常常面临对工作优先性的选择和两难,而这也构成了我们忙碌多彩的工作日常。

当前,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赋能影视创作,深刻地影响着影视剧的内容生产、大众的审美活动以及文艺评论。让我们面对挑战、怀抱热爱与责任,保持创造力与啄木鸟般的批评锐气,不负韶华、致敬时代,让我们共勉。

源于心灵的表达

孙立生 山东省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曲协名誉主席

这次入选啄木鸟文丛的《曲艺的嫁衣给谁穿》,全部评论文章皆是我2015年之后在《中国艺术报》和《曲艺》杂志等报刊发表的,共48篇、27万多字。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查询,中国文联出版社的责编阴奕璇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的有关领导,还帮我按主题、内容划分为“人物评传”“佳作赏读”“艺象探源”三个章节。70岁的时候有幸入选《啄木鸟文丛》,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虚名”远离的时候,“被鼓励”越发显现它沉甸甸的真诚与重要。该书特点曾在前言里如此“王婆卖瓜”:

第一,它是我由表及里的发现。参与工作至今,50余载与曲艺艺术缘分不断,其间从事过曲艺表演、创作、编辑、组织,最终之所以落脚于曲艺评论,理由是在所有实践中,穿越许许多多表象后,我对曲艺艺术独有性规律有了愈发深刻的发现与感受。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担任某曲艺月刊的编辑、记者期间,我有幸采访、接触到了侯宝林、高元钧、李润杰等曲艺大师,通过对诸多优秀曲艺人和事的阅读、咂摸、品味,愈发觉得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话题,我应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继续往下说”的责任及使命。这些发表过的评论文字,有许多都是我对这些大师、前贤与新秀学习、思考的体会。

第二,它是我发自灵魂的声音。我的文字欠缺应有的“规矩”与“训练”,为了“扬长避短”,便渴求它能真诚与坦荡。这些结集出版的文章,篇篇都源自我退休之后的“欲罢不能”,也便稍微远离了些心浮气躁与急功近利。其中有的文章或观点被多家媒体与微信公众号转载、传播,亦引发许多社会有识之士与有志于曲艺事业振兴的同仁的支持与共鸣。这,亦鼓舞、坚定了自己甘为曲艺正道鼓与呼的热情及信心。

第三,它是我叙事明理的表达。我有曲艺演出并创作文本的实践经历,受中国曲艺文化“说故事”的影响,我的曲艺评论亦有注重、强调“口语化”“观赏性”的色彩。为了说明、印证某个观点,我在评论写作中融进不少实例(不是所有),这是我长时间被曲艺文化所“浸泡”的必然和自然结果。我并不认为它“低人一头”,相反觉得只要拿捏好“添一分则浓,减一分便淡”的尺度,便一定会写出说理有据、恰到好处的评论。即使我暂时做不到,但,它却是我曲艺评论的追求与向往。

第四,它是我艺术审美的理想。我通过评论,撰写了许多曲艺界的人与事。我曾说,与其说是在写他们,不如说是在书写自己——许多都是他们的行为、作品与我的追求的平衡与契合,其中不乏我本人的审美理想;这些“个人理想”并不能代表“完全正确”。今天既然有勇气、胆量让它们“集中亮相”,心底便有“丑媳妇不怕见公婆”的思想准备与精神期待。

第五,它是我循序渐进的实践。我深知学无止境、艺无止境的道理,故而该评论集只是我学习、研修、思考、梳理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而已。我自觉它对每一个渴望提升的人非常重要——因为每走过一段路径,我们都需要回首总结而校正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心渴望它能够被读者赐予批评与指教:我的生理年龄已近70岁,却感觉在精神上、文艺批评上刚刚学步,正在成长之中。

拉拉杂杂说了这些,旨在以心换心、用真唤真。

滋兰树蕙 啄木声声

衡正安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一级美术师

本人围绕书画、艺术、哲学思想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为题,文艺评论集名之《思者无域》,侥幸厕身2023年《啄木鸟文丛》,不胜荣幸。感谢、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以度新意,赋句抒怀,不揣浅陋,就教于诸位方家。

滋兰树蕙

82年前的5月,延安杨家岭的灯光,

照亮了文艺发展的方向。

10年前的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

把稳了文艺发展方向盘。

这一年文艺评论组织诞生了。

文艺评论事业的春天来到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耕耘,繁花似锦,

文艺评论事业滋兰树蕙,

评论人才有了自己的家。

也才有了我这一片小小的绿叶,

《思者无域》。


思者无域

《思者无域》,是对文艺的思考,

思想之光,不再有什么边域。

书肇自然,也开启华夏文脉。

抑扬顿挫,是中华儿女心节。

一点一画,流淌着我们血脉。

她来自远古,更要走向未来。

书画同源,有多少文人骚客,

将精神寄托,生命与之同在。

工笔、写意、水墨,

让文人画融入心海。

她不以五色目盲,不以乖张炫卖。

生命的终极关怀,艺术的大境界。

儒家的中和、道家的简淡、佛家的超迈。

在博大精深的艺术中独放异彩。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她就扎根于五千年沃土之间。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文化自信有着辉煌的未来。

西学东渐,那时华夏至暗。

百花盛开,芜草也混其间。

东学西学,心理攸同。

东西融合,胸怀大同。

科学昌明,走出落后蒙昧。

文化多元,世界发展格局。

思想解放,开启文明,走向现代。

思想之光,理性的升华,创新的先声。

思想开放,没有文化遮蔽,心理障碍。

思想精深,让艺术在深刻中熠熠光彩。

思想领先,是文艺创作的灯塔和明灯。

有思想的评论,岂能没有啄木声声。


啄木声声

这是一片沃土,深沉宽博似大海。

这是一曲交响,汇成磅礴的力量。

鸟语花香,是她曲直苦难的回响。

有力铿锵,是电的眼神嘴喙如钢。

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挚爱情深。

共奏文艺如高山大河,巍巍荡荡。

“时间(事件)开始了”

胡疆锋 中国文联首批特约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常务副主任

《云游于艺:网络时代的文艺评论》的书名源于《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019年7月去台湾访学考察海峡两岸网络文学发展期间,我造访了位于台中的百年老校中兴大学,中兴湖畔的石碑上镌刻着这四句话,分别由书法家用隶书、草书或篆隶书写而成,显得古朴而灵动。有感于两岸绵延深厚的文脉相连、牢固的情感纽带和网络时代便捷的学术交流,又忆及在台北接触到的数位文化(网络文化)实验作品,我突然对“游于艺”有了更多理解。

孔子所说“游于艺”,原指古人沉浸在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中可以完善品格。如今我们是否可将“艺”扩大为包括影视艺术、新媒介艺术在内的当代艺术呢?网络时代的文艺活动及文艺评论是否也是一种“游于艺”?借助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介的赋权,当下的文艺评论呈现出天马行空、姿态万千的形态,考虑到“云”往往与网络时代或数字时代联系,因此可以把这种状态概括为“云游于艺”。

网络兴起后,文艺活动确实具有了“云游”的自由与轻盈,也往往会带来一些意外和惊喜,文艺评论也同样显示出“云游于艺”所带来的洒脱和快意。不过,凌空高蹈,高处不胜寒,踩空踏错,坠入不可知、不确定和不安全之地,这些都可能是“云游”难以回避的后果。

因此,在事件理论的视阈下展开网络文艺批评,研究“云游于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更多地关注文艺活动的断裂性、生成性、悖论性和互动性,让研究重心从意义研究转向过程研究,这有助于准确把握当代文艺的特质和趋势,为文艺批评摆脱话语困境提供可行的策略,有利于新媒介艺术批评的创造性生成。本书收录的20篇文章,正是我在网络时代学习和运用事件理论、媒介理论来探讨“云游于艺”的初步尝试,期待既可以保证研究者处于在场和入圈状态,也保持理论的批判力,力求在真切的同理心感受和缜密的理论思辨之间达到均衡状态。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网络文艺的兴起是当代文艺发展中的一次事件,网络文艺的创作主体、创作方式、阅读活动、传播路径和评价体系都已成为事件,网络时代的“云游于艺”现象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事件、媒体事件和美学事件。网络文艺的到来意味着时间(事件)开始了,这本书记录了一些浅显思考和一些模糊预感,在惊呼“时间!时间!你一跃地站了起来!”真切地感受到“这之后一切将变”!

本书主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社交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现象、规则、方法论研究为主,侧重理论研究;下篇以网络文艺(特别是网络文学)的现实品格、历史视野和比较视野等研究为主,侧重作品研究。这些文字,代表着我这些年来作为数字时代的移民对当代文艺特别是网络文艺的粗浅观察与思考,也是那些昏天黑地看网文、废寝忘食刷网剧的时光留下的若干印记,希望得到方家指教。

*本文刊发于《中国艺术报》2024年5月24日第2-3版(点击查看


延伸阅读:

《啄木鸟文丛》(2023)主办方和专家观点

会员快申报,2024《啄木鸟文丛》出版计划启动!

《啄木鸟文丛》首发9部新书,启动2024年出版计划

《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3)》9部图书纵览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