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剧《五星出东方》作品观摩研讨会举办_评协动态_原创首发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评协动态>正文

用舞剧讲好中国故事 | 舞剧《五星出东方》作品观摩研讨会举办

2022-02-2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评协 收藏

用舞剧讲好中国故事

——舞剧《五星出东方》作品观摩研讨会举办

2月15日,正值元宵佳节,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北京演艺集团共同主办的舞剧《五星出东方》作品观摩研讨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让传统节日在喜庆之余更添文化内涵。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豆豆出席会议并发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出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主持,北京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佳琛介绍舞剧制作有关情况。许锐、古丽米娜·麦麦提等主创和王一川、于平、李舫、赵铁春等评论家代表作研讨发言,导演王舸,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编委杜大力,北京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珏,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等参会。

会议秉持重大文艺创作匹配重点文艺评论、重点文艺评论反哺重大文艺创作的理念,围绕“如何用舞剧讲出好看、好听、好懂的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这一主题,从不同视角剖析舞剧《五星出东方》创作的得与失,助推文化润疆工程和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舞剧《五星出东方》作品观摩研讨会合影


舞剧《五星出东方》宣传片

黄豆豆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在舞剧特定的样式和风格里统一古今

一是题材主旨表达到位。该剧以一件具有厚重历史感的国宝级文物为线索,通过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质感表现,充分表达出民族大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题思想。

二是舞蹈编排凸显新意。从西域舞到汉唐古典舞,从民风民俗舞到宫廷乐舞,以及华彩式舞蹈,作品在舞蹈编排设计上将不同舞种进行了非常自然的融合与对话。

三是舞剧节奏把握得当。该剧接近于动画片质感的喜感效果,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体现出导演和编剧的用心处理。

四是演出团队齐整有力。台上台下、台前幕后的密切配合、沟通协作,保证了作品的高质量。

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

徐粤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一场融通古今的舞蹈想象

舞剧《五星出东方》钩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深邃的历史积淀,释放丰厚的文化蕴藉,揭示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真理,表达当代各族人民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声,开创文物题材舞剧的新形式,是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时代崭新气象的优秀文艺精品。

首先成功在对文物IP的艺术解读和释放。以织锦护臂为核心IP,生发出汉朝戍边将领奉在精绝古城与北人首领之子建特、精绝首领之女春君之间的动人故事,成功塑造了人物形象,润物无声地使观众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旨。

其次以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想象历史。以护臂为构想之源,讲述一段虚构的故事,以高超的艺术手段巧妙还原边疆地区民族融合的历史,通过艺术真实的典型化实现历史真实的活化。

最后成功在对舞蹈艺术本体的创新发展。舞蹈恰到好处地递进情节,既让观众觉得好看好懂,又使舞剧的结构更为紧凑。这些舞蹈具有标识性的动作设计,体现鲜明的历史渊源、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极具感染力和冲击力,已然形成核心舞段。

赵佳琛  北京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力争把精品变为经典

舞剧《五星出东方》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创作项目。以何种形式用文物讲故事、如何把故事讲好,是摆在主创团队面前的首道难题。经过反复商讨,大家认为舞剧是最适合的呈现形式。

舞剧中许多内容以文物考古为背景,而织锦护臂可供利用的线索非常有限。本着严谨的创作态度,主创团队深入新疆采风,并积极听取吸纳有关主管部门、专业单位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在创作过程中,剧本数易其稿,组织多次研讨会,涉及历史、文物、哲学、宗教、舞蹈、音乐等各方面的论证把关。

经过不懈努力,该剧于2021年6月首演,此次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是继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海文化广场后的第四轮演出,每次都会获得观众和专家们的积极反响,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感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支持召开此次研讨会,希望通过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进一步打磨精品力作,力争把一部精品变为经典,流传下去、长演不衰。

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

王舸  舞剧《五星出东方》导演,国家一级导演,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许锐  舞剧《五星出东方》编剧,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

为了完美努力做到最好

今天代表主创表达三重感受。

一是创作过程当中的感受:痛苦并快乐着。这个题材承载了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创作的过程既是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团队共同经历的过程,最终另辟蹊径得以柳暗花明。

二是几轮演出之后的感受:快乐并惊讶着。作品推出以后,得到业内专家、普通观众和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评价很高,甚至超出了预想。

三是尽力达到接近完美。大家越是提意见,说明大家越是接受这个作品、喜欢这个作品、关心这个作品,因此我们一定是敞开听取意见建议。大家的鼓励是对我们主创团队的最好鞭策。

古丽米娜·麦麦提  舞剧《五星出东方》主演,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教授

用舞蹈给家乡写一封情书

累并快乐着。尽管舞台上舞段比较多比较密比较累,但我仿佛进入到一个童话故事,沉浸其中,特别享受表演带来的快乐。这是我的第一部舞剧,排演过程中才了解到,不是所有的舞者都可以当舞剧演员。从人物塑造到情感表达,对综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出演时找准角色、找到人物非常关键。

重新认识大美新疆的文化魅力。非常荣幸与顶尖团队合作,感恩歌舞之乡、多元一体的家乡文化滋养着我,让我有了现在比较独特的表演风格,就是有那种“孜然味”。有人说离开家乡工作、生活才能更深地体会到对它的爱和思念,通过这个作品、通过自己的舞蹈表演,正如同在给家乡写一封情书。

为培养优秀全面的舞蹈艺术人才奉献力量。在博物馆,一般都是通过文字、图片或是影像的方式去了解各种文物,但这次通过舞剧创作,在排演过程中了解文物、感知历史、体味文化内蕴,我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会将这次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收获带到教学工作中去。

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

王一川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

从边疆考古遗物中想象中国

舞剧《五星出东方》的最突出艺术创新点,在于运用舞蹈想象力去激活深埋于边疆考古遗物中的那些鲜活故事,实现考古学与舞蹈艺术之间的想象力遇合。舞蹈家的美学想象力在这部舞剧中获得解放和拓展,将考古遗物想象为至少三个层面的舞蹈艺术景观。

一是核心象征物的舞姿想象,即对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丰厚象征意义展开联想,构想出汉代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之间的交融舞姿;二是尼雅木简语义的舞姿想象,例如有关精绝城、男主人公奉、女主人公春君等名称和名字,都不是凭空虚构,而是依据尼雅木简的内容编排而成;三是汉代跨民族交融的舞蹈语言想象,从而设计出西域风、中原风、中原西域融合风三个系列的舞蹈语言构思,共同把观众带回到一个想象的汉代跨民族间交往的中国图景中。

这部作品的出现可以给艺术创作以宝贵启迪。我国还有许多像“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样的考古遗物在等待着各个门类的艺术家们,期待他们施展非凡想象力,让过去的那些精灵在当代生活中重新活起来,丰富观众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和向往。

于平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第一届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

“戏精”古丽米娜的表演魅力与构剧张力

在舞剧《五星出东方》中,女主春君的扮演者古丽米娜的表演魅力与春君一角的构剧张力是分不开的。

正是因为向往东方的春君被汉朝戍边将领奉深深吸引,同时她又对北人首领之子建特表现出友善通达的本性,以至于主创不能不把冲突化解之“扣”交于春君。或者说,正因为春君在与奉、建特的“三人行”中担负着化解之“扣”的使命,舞剧才不能不给她那些“用舞之地”。那些充满戏剧性的舞蹈表演,在沟通人物关系、化解戏剧冲突中,使古丽米娜作为“戏核”承担者的形象明显提升;她的戏剧行动也是舞剧的点睛之笔,这更是凸显了她的表演魅力。舞剧的第二幕可以说是古丽米娜饰演的春君的“主场”,不仅让观众看到了这位“舞仙”之舞,更是看到了她的“戏核”之戏。

正如我们曾目睹杨丽萍表演《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藏谜》《孔雀》等作品一样,杨丽萍在其间的表演魅力与构剧张力是毋庸置疑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舞剧《五星出东方》其实是以古丽米娜的表演魅力和构剧张力来呈现的。

李舫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

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好剧

《五星出东方》这部舞剧体现了鲜明的家国情怀、历史视角、创新精神与世界意识。今天可供主创团队进行艺术创作思考的物品少之又少,类似空中楼阁一般的难度,而创作团队却完成了一部惊艳和诚意之作。

这部舞剧贯穿始终地体现了家也是国、国也是家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考古学中古代中国不是今天的国家概念,舞剧运用建立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历史知识之上的想象力,非常好地完成了这样一个今天已经约定俗成之词的意象表达。通过对舞蹈本身和艺术表现的创新,以及小品、电影等其他艺术样式的借鉴运用,舞蹈最终从尼雅木简中男女主的一句问候衍生出舞剧中精美绝伦的故事。舞剧用文化的方式讲出了政治问题的答案,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历史如何演变,中华各民族之间始终息息相关、血肉相连。

舞剧是文化的密钥和符号,是跨民族、跨宗教、跨人种的文化使者,表达了人类基本的共通的情感,这样一部舞剧是更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非常好的文化样式。

赵铁春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大剧院副院长

追求文本、舞蹈和风格化语言的一致性

舞剧创作注重文本和舞蹈之间的关系,这部剧做到了文本和舞蹈的相互验证。比如从护臂的佩戴到两方的战争再到与春君的相遇,这样的开场是可以入舞的;而且从舞蹈本身也可以反溯挖掘出这样的文本。这给舞蹈编导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使得入舞有了充分的可能性和丰盈性。

舞剧往往不善于讲故事,它更重要的是抒情,但这部剧除抒情之外在讲故事方面也比较成熟。用舞剧讲故事同样关系到了文本,关系到舞蹈编导能不能驾驭文本,把它用舞蹈的方式编成故事,让舞蹈具有文学性。

这部舞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叙事本身与多维的舞台呈现美学的一致性。一般的舞剧,经常是看开头就知道结局,也能清楚人物脉络,鲜能让人去思考文本或文学价值。但这部舞剧,它能够带着观众跟着人物的命运去行进。并且这部舞剧的舞蹈本身采用风格化的语言呈现,其中的喜剧成分运用不“牙碜”、不“隔路”,恰到好处。

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

与会专家在充分肯定舞剧《五星出东方》艺术成就的同时,就该剧角色细节表现、展示性舞段处理、舞蹈和戏剧形体语言融合、核心意象的强化、转场的流畅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舞剧《五星出东方》作品观摩研讨会现场

舞剧《五星出东方》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出品,北京演艺集团、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制作,北京歌剧舞剧院、新玉歌舞团演出。

据悉,该剧于今年2月11日—13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之后,还将于2月26日—27日在济南山东省会大剧院、3月5日—6日在佛山大剧院、3月12日—13日在泉州大剧院、3月19日—20日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等全国十余个城市巡演50场,讲述传奇、延续精彩。

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



签发:杨晓雪

审核:王庭戡

编辑:王庭戡 唐晓 向浩 王筱淇


延伸阅读:

用舞剧讲好中国故事 | 舞剧《五星出东方》作品观摩研讨会举办(“艺评中国”新华号,阅读量4.6万+)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新突破

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新性表达——电影《1921》观摩研讨会在京举办

电影《天地之间》观摩研讨会成功举办:脱贫攻坚故事的青春化表达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