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脱贫攻坚>正文

聚焦脱贫攻坚 展示乡村新貌——近年农村题材影视剧发展述评

2020-06-23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牛光夏 收藏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的开篇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村是中国的文化根脉所在,乡土情怀是铭刻在所有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气质与心理需求。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九亿农民的大国来说,不论是市场占有还是文化服务,农村题材影视剧都理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喜盈门》、《秋菊打官司》、《篱笆·女人和狗》《老农民》、《马大帅》系列、《乡村爱情》、《马向阳下乡记》等关注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电影电视剧生动地描摹了不同时期乡村变迁的时代镜像,塑造了许多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农民形象。自2010年之后,曾数度辉煌的农村题材影视剧因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传媒文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等原因显得低迷和沉寂,此类影视剧生存空间有所萎缩。

《喜盈门》剧照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为当前我国“三农”领域的工作重心,农村题材影视剧在政策助力和时代召唤之下迎来了一波新的创作高潮。聚焦脱贫攻坚、展示党和国家领导的精准扶贫战略给贫困村民带来的新变化,成为近年来农村题材影视剧的核心主题。

  2019年3月,中宣部中国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精选《初心照黄河》《十八洞村》《最后一公里》等12部“脱贫攻坚”影片,供各地农村公益电影流动放映。此举亦是国家推动的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助力文化小康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2020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创作播出工作的通知》,确定了《一个都不能少》《绿水青山带笑颜》等22部脱贫攻坚重点剧目,要求各级电视台特别是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加大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的购买、排播力度,发挥合力形成声势,并要求各级电视台拿出重点频道和时段,做好重点剧目的播出和宣传,省级卫视黄金时段要优先排播广电总局推荐的重点剧目。这些举措为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的摄制与播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成为助推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动力。

  有了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推动,农村题材电影视剧创作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涌现了像纪录电影《出山记》、电视剧《麦香》《温暖的村庄》《一个都不能少》等脱贫攻坚题材的精品佳作。这类影视剧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时代背景,用一个个不同地域、不同致贫原因的脱贫故事,生动地呈现了当下中国脱贫攻坚之路上探索出的扶贫智慧和方案。如《十八洞村》以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的真实脱贫故事为原型,艺术化地讲述了深山苗寨中退伍军人杨英俊及杨家兄弟们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后心态各异,在一波三折中他们与扶贫工作队逐步建立起了理解和信任的关系,立志立行与贫穷开战。通过修路架桥、开设网店售卖当地土特产品,并填土造田,以愚公移山式的创业壮举,最终实现脱贫。《出山记》作为非虚构的纪录电影,以旁观式的白描手法呈现了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贫困乡村大漆村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与纠葛,既有年轻村民渴望通过移民搬迁改变命运的期盼,也有老一辈离开故园百般不舍的厚重乡土观念,还有各级干部在修建出山公路面临种种困难时的坚持与无奈。一个村庄、几户家庭间的真实故事,以小见大,点滴折射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汪洋风貌,让观众感动。《一个都不能少》中,因地质灾害长期陷入严重贫困的焉支村,被上级决定整体搬迁合并到本县最富裕的丹霞村,这一脱贫方案衍生出了重重矛盾和接踵而来的若干新问题。全剧围绕“不让一个村民掉队”这一核心目标展开叙事,最终原本“贫富悬殊”的两个村庄齐心协力共同致富,转型升级为文化产业新模式的示范村。这些影视剧对不同地区、不同脱贫方式的艺术化表达,为当下正如火如荼开展的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十八洞村》剧照

  脱贫攻坚农村题材影视剧在国家政策激励和支持下似乎迎来了春天,但也有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电视剧《圣水湖畔》《马大帅》《刘老根》的编剧何庆魁曾直言:“没有扎实的农村生活,光靠在宾馆里编、在别墅里拍,是绝对拍不出好的农村剧的,是没办法感染观众的。”为配合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部署的推进,在脱贫攻坚这一主题的统摄下,这类农村题材影视剧大多在相对较短的周期内集中摄制播出,有些编剧、导演和演员等创作者没有充分的乡村现场调研和生活体验,这使得某些现实的乡村问题被有意无意地遮蔽,真实的农村生活和农民世界被主观想象和任意演绎,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叙事被人为简化和套路化,全是扶贫、奋斗、致富或爱情的分分合合,造成剧情有同质化、媚俗化或处于“悬浮”状态的嫌疑。看似脱贫攻坚取得圆满成功、皆大欢喜的结局,却往往带有部分创作者急于解读和呼应国家对农政策的功利心态,而对积淀已久的农村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所忽略。

  与上一个问题相关联,由于不够接地气,缺乏对真实乡村生活的把握,从已播出的这类影视剧来看,虽不乏《一个都不能少》等优秀之作,但也存在有的作品过度追求年轻化、城市化,以争取年轻观众和城市观众为借口,融合都市剧和商战剧等类型的叙事元素,整体看来却只是打着脱贫攻坚的幌子做青春剧、言情剧和城市剧,成了乡土味寡淡的“伪农村影视剧”。类型化和风格化是可以的,但要定位准确,免得被指挂羊头卖狗肉。《绿水青山带笑颜》这部电视剧从淄博博山的乡村民宿切入,讲述都市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返乡创业,利用绿水青山的乡村原生态自然景色发展民宿、农村旅游和琉璃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美丽乡村的励志故事。虽则主题积极向上,演员阵容也颇亮眼,播出后对博山的旅游资源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但该剧名为“暖春扶贫大剧”,实则变成以城市俊男靓女的感情戏为主的情感剧,自我宣推的定位与实际内容和风格不符,加之剧情拖沓,导致在豆瓣上的评分仅为4.2。有网友留言:“不知道这个乡村有什么可扶贫的,家家都挺有钱的,倒是几个城市人想来农村分一杯羹,像几个城市人玩了一次农村的民宿农家乐。”

  作为主旋律创作,脱贫攻坚农村题材影视剧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诉求,一些主创方习惯于通过宣传主管部门的肯定、专家的高度评价或者通过下发通知要求有关单位收看等方式来获得价值认可和意义感,缺乏当下意识,流于等靠要,疏于和市场接轨。面对当前媒介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的市场环境和新媒体平台异军突起的传播语境,往往显得传播策略滞后、营销能力不足,不利于有关剧目的市场推广和传播效应的最大化。如这类影视剧颇多在豆瓣评分网站上只有简单介绍,没有任何相关材料和评论;《最后一公里》《梦想沂蒙》等电影,在年轻人聚焦、以强互动性弹幕为典型特征的B站找不到片源或节目推广视频。

《最后一公里》剧照

  虽然此类影视剧获得政策、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鼓励和扶持,得以走上荧屏或银幕,但真正要赢得观众的喜爱和青睐,还要靠自身实力说话。在情节设计和戏剧冲突叙事方面,要在回望贫困之态、凸显扶贫之难、激发脱贫之志上下功夫,才能生动地诠释精准扶贫战略的重大意义和艰难过程。同时,为避免同一主题下的同质化,要从不同风格、角度、地域进行多样化地开掘,形成百花齐放的多样化格局。电影《十八洞村》就做得较好,在诗意叙事和独具风情的苗寨风光中进行动人讲述。在传播营销上也要与时俱进,拓展多媒体的传播渠道、优化营销方案,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有效提升市场空间。

  山乡巨变为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取用不竭的丰厚资源。有人说,中国的影视剧只有讲好“乡土故事”,才能算真正讲好了“中国故事”。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理应讲好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中国故事。

  (文中图片来源于豆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牛光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山东省第二批签约艺术评论家)


  审核:何美

  责编:吴江涛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网评投稿邮箱:wyplzg@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中国评协六周年·团体会员展风采”网络专题征稿

  中国评协六周年,“时光机”约稿中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述略(张斌)

  用心用情写好农村剧(薛晋文)

  影像叙事呈现山乡巨变

  《花繁叶茂》:新时代农村精准扶贫的历史影像(颜同林)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