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文艺需要精品力作。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正在开展“行业题材剧如何更好看”专题文艺评论征稿活动(截至5月15日,点击查看)。如下是选编所发第1篇。
“疾病治疗”才是医疗剧的叙事本体
21世纪以来,国产医疗题材剧(以下简称“医疗剧”)在数量上不断走高,也有佳作。特别是2014至2017年,先后有《产科医生》《青年医生》《爱的妇产科》(2014年)、《产科男医生》(2014年)、《急诊科医生》《儿科医生》《外科风云》(2017年)等多部作品播出。这些影视剧以医疗工作者为表现对象,对剧情创作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如《产科医生》对产科等场域的全新表现,《外科风云》对剧集叙事的艺术建构等都可圈可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国产医疗剧在口碑反响和创作品质上总体表现平平,创作问题进一步凸显。一批医疗剧不仅没有形成创作上的“心术”,而且在艺术表达上也是“糟点”频现。大多数的剧集展现与其说是对医务工作的情景叙事,不如说是偶像男女间的情感纠葛。急诊室、外科等典型的医疗场景空间也脱离了疾病治疗的固有内涵。占据剧集重心的,要么是风云变化的权力之争,要么是蜻蜓点水、无关痛痒的浅层次叙说,但鲜有对现实医患关系的深入展现,以至于医疗剧的本体体现愈加稀缺。所以,当下国产医疗剧创作“如何更好看”的探讨可谓恰逢其时。
《急诊科医生》剧照
真实性差、专业性不足、剧情悬浮、人物塑造薄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剧集的吸引力和好看指数,一直被观众所诟病,成为当前国产医疗剧的创作隐痛。比如《青年医生》青春偶像元素过重,让剧集对急诊室年轻医生的生活状态表现有些失真。众所周知,急诊室的工作强度很大,而剧中那些青年医生生活过得如此轻松愉快,令观众很难信服。而且,偶像化的表达让《青年医生》更加侧重主角的外表形象建构,分散了剧集叙事对疾病治疗的关注,也让人物塑造缺乏应有的力度和锐度。近年来医疗剧以商业逻辑为创作着力点,采用多类型元素杂糅的方式追求叙事吸引,旨在拓展剧集的受众圈层,但遗憾的是,加入的多类型元素并不能够与剧集叙事形成有机的融合,也无法形成故事情节推进的有效动力,反而在总体内容有限承载中表现得头绪太多,扰乱了医疗叙事的主体。
另外,医疗剧既要表达医疗管理的问题,还要表达医患关系的问题,更要表达在职业信仰上的人生价值选择,再加上点点滴滴的儿女情长、同事关系、师徒关系、领导和下属的关系等,反而让整部作品叙事张力不够集中,缺乏应有的精准指向。在2017年播出的《外科风云》中,剧情的叙事起点原本是非常好的,以一起医疗事故为叙事动力,原本能够彰显出疾病治疗过程的人性维度和价值取向,但遗憾的是,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会儿是兄妹相认的情感纠葛,一会儿又是同事之间的微妙竞争,还不时掺杂着医院的反腐倡廉情节,剧情每一部分都要涉及,却又涉及得并不深入具体,给观众浅尝辄止的感观印象。而且,该剧在价值内核的传递方式上较为保守,呈现得过于直白,稍不留神就成为一场以影像为载体的明星说教,与其说是医疗剧,不如说是医生们的生活笔记、医德的教育课堂。散点式的情感诉说、疾病表现的弱化,以及蜻蜓点水似的描述力度,让该剧在精神价值内核的沟通和交流方面远远达不到观众的关注点,很难想象这样的医疗剧怎么能够让观众觉得好看!
《外科风云》剧照
所以,笔者认为,要有效克服当前国产医疗剧的创作隐痛,让剧集更为好看,当务之急应该在叙事维度上回归医疗的本体:疾病治疗。疾病治疗叙事是以疾病为起点或中心、以治愈为目标而展开的、对具有因果或相关关系事件的叙述。这就涉及疾病的真实形态和潜在隐喻、病患者和救治者、规章机制与社会环境等多元化命题。由此可见,疾病治疗是医疗剧的核心内容。正是疾病的存在和治疗的需求,才有了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多维度沟通,并呈现出深层次的人性和价值的争鸣。忽略了疾病治疗的叙事,实际上是偏离了医疗剧的本质特征。国产医疗剧的创作,无论是人物的塑造还是情节的推进,其逻辑的基点应该在于疾病治疗,这也是医疗剧的根本。其他所有的类型元素不过是叙事主线的点缀或者说是艺术的外壳,而不应该成为医疗剧表现的重心,更不可能成为医疗剧的主要叙事动力。2005年播出的《无限生机》,由于其精准集中的叙事力度,在豆瓣获得9.3的高分,成为国产医疗剧的代表性作品。该剧在情节设定上聚焦急诊室,删除不必要的感情线,每集涉及7个病例,围绕至少3个重病人、至少4个轻病人的不同急救故事交错展开。剧情在细节的刻画上也十分到位,往往通过一个动作或眼神就能生动表现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不是勾心斗角、情情爱爱的苍白赞歌。对于电视剧而言,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故事空间延展开来并不狭窄。《疾病的文化史》一书明确指出:“在文明演进的过程中,疾病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它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疾病自从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脱离其自身而成为一个社会文化的问题。”医疗剧的创作应以疾病为着眼点,以预防、治疗为动力,深层次展现疾病这一社会文化症状里的人性深度和人生价值。
《无限生机》剧照
疾病治疗该如何实现精彩叙事呢?笔者认为应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着力:一是要有疾病治疗切入视角的精准定位。对疾病治疗的叙事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找准一个足以支撑剧情叙事的疾病痛点,然后围绕这一痛点展开客观上的社会环境和机制规则以及主观上的人性矛盾的冲突,以此作为叙事展开的动力,集中发力,运用多元化的艺术手段进行呈现,从而引发观众共鸣。二是要围绕疾病明晰叙事逻辑。通过对疾病的治疗来设置情节的走向,人物之间以及事件之间的关联节点要通过疾病治疗的进展实现链接,并在此基础上反映人们生活的本质,挖掘疾病治疗背后的人性意义和生命特质,宣扬病患身处绝境却勇敢向生的坚韧之美。三是要注重疾病治疗叙事视角的客观性。以冷静、克制的视角展现医疗领域的喜悦、恐惧、无奈、焦虑和紧张。现实主义创作理念无疑比刻意的说教和硬性的煽情更具有艺术吸引力。四是要注重疾病治疗叙事技巧的去设计化。减少刻意安排和布置情节,既有奇迹的出现,也有失败的遗憾,在具体的呈现上主张质朴自然的风格,不故弄玄虚,也不矫揉造作,多用镜像语言记录人物故事,朴实反映医患之间的深层关系。五是要注重疾病治疗取材的典型性。既要注重“高难病例”的蓝本选取,又要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豪斯医生》剧照
医疗剧创作要不忘本来,还可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近年来,《实习医生格雷》《豪斯医生》《白色巨塔》等外国医疗剧取得很好的市场成绩与受众反响,也为我国的医疗剧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欧美日韩这些医疗剧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叙事策略就是将疾病治疗作为叙事的逻辑基点和内在支点,在此基础上,延伸人性与人生的多维价值,探讨社会问题的伦理深度,同时适当点缀一些其他类型如爱情、喜剧、刑侦等的叙事元素。所以,这些影视剧的创作既坚守了医疗本体的优势和特征,又能够广泛地调用多元类型元素,形成合力,成为影片创作成功的有效支撑,在情节推进和叙事架构上有可资借鉴之处。希望中外医疗剧形成良好的互文映显和互动参照。
(本文图片来源于豆瓣)
(作者:高森,滨州医学院宣传部副编审,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生)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何美
责编:吴江涛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网评投稿邮箱:wyplzg@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