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正在开展“艺评战疫”专题文艺评论征稿活动(截稿至3月底,点击查看)。本专题已选载数十篇原创来稿(点击查看),如下是第41篇:
让艺术托起生命的尊严
昨日去南京市口腔医院看牙,在等待期间,兰卫东医生与我聊起艺术问题。他认为艺术是很难说清楚的东西,但没有一定的经济做基础,一般人感觉不到艺术的价值。我很感谢一位牙科医生对艺术的关心。我说艺术与医疗很不一样,艺术不追求实用,主要用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医疗则讲究实用,旨在满足人的身体需求,直接解除人的肉体痛苦。所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医学专家和医护工作者的地位就十分突出。
但细想起来,艺术与经济并不直接挂钩,有的人有钱,可以有闲创作或享受艺术;有的人经济状况不是太好,但看到感人的艺术作品也会感动,在特殊情境下甚至会自觉进行艺术创作。本次疫情期间,产生了不少优秀艺术作品,像是给这场抗疫阻击战配上了交响乐伴奏。这些作品,有的出自专业艺术家之手,也有不少是民间艺术家的创作。有些艺术家,经济并不富足,但在特殊情境下也会自发自觉主动创作。记得国内疫情最严峻的时刻,许多地方都在封城封村封路,一位青年在村口,把木板铺在马路上,用毛笔书写的两块告示,就引起书法家们的关注。这两块告示牌被网友誉为“疫情帖”“别来我家帖”。资深书友纷纷收藏转发,直呼“高手在民间”。后经网友搜索,终于找到这两块告示的书写者,他便是贵州民族大学书法系在读研究生、二十岁出头的麻春芳。一位经济不很富足的普通研究生创作的作品之所以感人,是因其在特定的境遇中用心书写,而非经济在起作用。
麻春芳《疫情帖》《别来我家帖》(来源:搜狐网)
专业艺术家的作品多数集中于对抗疫一线专家和医护工作者的赞美,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用音乐、戏曲、曲艺、美术作品鼓舞人的斗志,增强国人的信心。另有部分个性化较强的专业艺术家的作品旨在从深层次思考生命的价值。他们的作品在极小的圈子内流传,思想深刻,手法也好,但在疫情期间未产生太大影响。影响最大的是深藏于基层的民间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人的作品旨在配合抗疫宣传,或即兴创作,以趣味性自娱自乐。无数段子手创作的、文字或视频形式的、短小精悍的作品,借助手机和网络媒介广为流传。这类作品因其易于理解、趣味性强,也与抗疫节奏同步,很接地气,所以在网民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最显著的功效就是大大削弱了这场疫情的悲情色彩,让处在焦虑、恐惧和苦难中的民众从精神上获得“救赎”。
近日,意大利疫情的严峻程度可谓“领跑”全球,但意大利的民众真是很“疯狂”。笔者从“印客美学”公众号看到一篇题为《市长发飙又上热搜,意大利人民为何如此“心大”》的网文,说意大利一位市长在电视上对市民们不守纪律到处乱逛的行为发飙,斥责他们不顾病毒危险在邮局、银行随意出入。网文还发布了不少意大利民众在阳台上唱国歌和流行歌曲的热闹情景。他们似乎未将每天四百余人死于病毒感染的恐怖事实放在眼里。他们经常约好时间走向各自的阳台举行“音乐会”,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其陶醉程度。网文作者把这种情景称为“阳台文艺复兴”,说:“这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了意大利人民散发着的音乐热情,似乎人人都拥有音乐细胞,人人都是艺术家。”他们面对生命危机的乐观态度,让我感受到深藏于意大利民族天性中的热情奔放的文化基因。
感染新冠病毒就意味着可能会与死神牵手。人类面对死神表现出千恣万态,恐惧、挣扎、悲痛、懊悔、怨恨、逃离、平静、庄重、乐观……呈现出人的复杂性。艺术何以使人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是在享受艺术愉悦的过程中忘记恐惧,还是用艺术的方式、乐观迎接死神的降临?是借助艺术表达对生命的依恋,还是让死亡直接转换为快乐的生命体验?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思考艺术之于生命的价值。
我记得安徽诗人游子雪松曾于今年1月19日经武汉去荆门时在武汉染上病毒,不得不就地接受治疗,可惜他不幸医治无效,于2月13日下午客死他乡。1月30日,他曾在朋友圈发表题为《墓志铭》的诗作,不幸言中了自己的命运。他在诗中惦念自己的故土和亲朋,为故乡尚未发现一例病毒而欣慰,没料自己却在异乡成为病毒的牺牲品。他说“这首诗不长,不用公开浏览和发表/假如,在异乡我走不出这次春天的逃亡/当你打开朋友圈,就能读到这首我的/墓志铭”。诗篇不长,但真挚感人,表现出诗人的善良、胸怀和面对死亡的坦然。
我还记得一位会写诗的医护人员弱水吟在死神笼罩下的武汉写下独特的体验和回答:“来武汉,我不是来欣赏樱花的/也不是来风花雪夜,接受吹捧/只想疫情结束能安全回家/即使剩下一把骨头/也要把自己带回给儿女、爹妈……累了一天,一夜/休息,睡觉/比你们的赞美更需要……”这是一位生命拯救者对生命本身的独特理解,是身处抢救一线的医护人员对生命发出的独特声音。她不愿意看到死亡,自己也不愿死亡,但在死神肆虐的环境中用诗唱出了人们面对死亡真实的心声,也用诗歌喊出了摒弃虚荣、捍卫生命尊严的独特精神。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