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战疫>正文

网络文艺志愿服务:共同唤醒,助力“战疫”

2020-02-2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林玮 收藏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正在开展“艺评战疫”专题文艺评论征稿活动(点击查看)。如下是艺评战疫专题征稿选载之第15篇:


共同唤醒:一种新的文艺功能在崛起

——观“抗疫”中的网络文艺志愿服务

  新媒体与文艺结合会诞生出什么样的文化形态?最常见的回答,一定是传媒艺术,或者新媒体艺术。这样的回答当然对,但却是一种行业内的狭隘认识。在新冠肺炎流行后,“宅”在短期内成为了常态。而此时,不少人发现可以在抖音、今日头条、新浪微博上看到“#文艺志愿者@小志在线”等标识的文艺授课和展示。其中,不少名家开设的课堂获得数万的点赞,几百条网友互动评论,还有网友学员的作业集锦展示。音乐、舞蹈、书法、戏曲……多种艺术门类在新媒体平台上显现出独特的魅力,成为紧张“抗疫”生活中的一股“雅流”。这种“雅流”彰显出社会化组织下文艺的另一副面容,即文艺志愿服务。

  文艺志愿服务是中国文艺家长期坚持开展的社会活动,但在这次疫情中,它与互联网的结合却呈现出不一样的体验:它不再是单纯的文艺欣赏或体验,而具有了更为普遍的社会聚合意义。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新的文艺功能在崛起——它让文艺家与普通网民在网上近乎“面对面”地相聚,彼此认同,并在某项艺术类型的具体学习语境中增进情感交流,进而形成“文艺共同体”。当然,这种效果的显著出现尚需孕育,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与参与也需要时间。

  “抗疫”中的网络文艺志愿服务具有两种效果

  网络文艺并非新鲜事物,文艺家们通过互联网将精湛的艺术作品奉献给广大网友,供大家学习、欣赏,本不是一件复杂的事。但在抗击疫情的特殊语境中,网络文艺志愿服务确实可以显现出以往不具有的传播效果。

  一是网络文艺志愿服务可以安抚人心。疫情是风险社会的集中体现,疫情中的社会处于普遍动员的状态,人们往往神经紧张,有的亢奋,有的沮丧,有的愤慨,有的担忧。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精神抚慰,而文艺恰有这样的功能,可以引导其合理宣泄情绪,实现心态平和。一般线下的文艺志愿服务只能服务有限的人群,而网络文艺志愿服务是近乎无差别地对所有人进行心灵抚慰,使群众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而且志愿服务意识与文艺情感疏导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性,有助于促进社会整体形成一种同心同德、互助互信的关系。

  二是网络文艺志愿服务可以提升国民素养。这里说的“国民素养”,当然包含“文艺素养”,但又不止局限于此,因为志愿服务本身还有精神塑造意义。姑且不说部分网友平常不具有参与如此密集的文艺名家课堂的时间和机会,就说那些老师亲身出镜、无偿授课的行为,便足以在社会上树立道德榜样。文艺家参与文艺志愿服务是“德艺”的重要表征,是朝向“德艺双修”的进阶。网友们在彼此的互动中,还可以感受到一种风清气正的网络文艺氛围,从而将其延伸至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抗疫”中的网络文艺志愿服务具有唤醒功能

  文艺是要诉诸情感的。疫情期间,这种“诉诸”不是简单的“打动”你,更需要唤起心底最深远的回音,让你产生新的情感归属,即使处在危机中,也能身心安泰。正如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名著《风险社会》一书中所揭示的,在后工业化时代,人类正步入常态化的“风险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要学着适应风险,坚定信心,从容生活。此时,网络文艺志愿服务的功能就有可能变得更为重要且显豁,它可以促进个人成长、助推社会进步,更能促使坚定互相关切、团结共存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把风险社会里这种新的文艺功能叫做“共同唤醒”。它集中体现在网络文艺志愿服务中,至少可以在两个层面体现出民众日常文艺活动所不具备的意义:

  在微观层面,网络文艺志愿服务有助于唤醒自我情感。如果不跳广场舞或唱K,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距离切己的文艺真的很远,这里指的是那种自己参与的文艺创作,而非听歌、追剧那种纯粹的观赏。而当你在抖音上跟着古丽米娜扭动脖子学跳民族舞的时候,当你跟着黄豆豆迈开剪刀步的时候,当你与韩再芬一块儿引吭高歌的时候,你其实正在重新感知自己的身体,自然,你也在通过身体而感知自我,让自己重新“回到”自己身上。文艺志愿服务的这种功能在抗疫期间特别突出,它把人从对各种资讯包围的“沉沦”中拯救出来,客观上也能降低网络负面情绪的生成与传递。

【视频】古丽米娜以舞抗疫,以爱相守公益课堂第二期第一节课《铃铛舞》(来源:抖音)

  在宏观层面,网络文艺志愿服务有助于唤醒社会认知。你早已习惯了疯狂追星,应援“爱豆”,你仿佛是为他/她而活。你从没想过,人与人之间是生而平等的,包括你与“爱豆”之间。而“志愿服务”这四个字便重新告诉你,哪怕是作为造星机制典范的文艺领域,你与男/女神之间应该也只需要一个键盘便可以直接说话。鼓励艺术家带动普通公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帮助社会加速成长,这在网络上更加明显。它有助于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自然也就有助于社会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特别是在古丽米娜、乌兰雅图等多民族文艺家的参与下,一种基于网络的、跨民族的民族文艺共同体便有可能出现。

  也就是说,网络文艺志愿服务正在尝试“共同唤醒”所有人对自我的认知,同时也唤醒他们对彼此是一个共同体的认知。这种“唤醒”应该是情感唤醒,即网络文艺志愿服务应当致力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志愿服务不同于慈善事业之处,正在于它饱含着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平等的情感交往意义。而拉近文艺家与广大网友之间的情感距离,不但是志愿服务的内在属性,也是网络社交媒体的天然优势,更是艺术这种精神产品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网络文艺志愿服务恰到好处地将三者结合在了一起,当然具有叠加效益。这种情感距离的缩短,直接表现就是网友们积极参与活动,还频繁地给文艺家们送“戴好口罩”“百毒不侵”等虚拟礼物。

  其实,无论文艺家还是网友,网络文艺志愿服务的参与者们本即来自不同省份、不同民族,但却都在疫情期间享有了同样一种语境:一段相对空闲的“宅时光”,他们说着同一种语言,关心同一件事——这本身就是一个好契机,推动你我体会中华民族在情感与文化上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和温暖。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待网络文艺志愿服务,就会对它寄予更高的期望。整体上看,疫情摁下了个人繁忙生活与社会高速运行的暂停键。但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反观自我与社会的机会,而网络文艺志愿服务把这种机会用文艺的形式彰显了出来。它的新文艺功能,看起来属于传统上“兴观群怨”之“群”,但却嵌入了更多新媒体去中心化、平面化的特征。看起来像是一般理解的“艺术教育”,但却是文艺名家与广大普通网友的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近距离“接触”,是文艺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彰显其存在价值的重要契机。这样一种“共同唤醒”的文艺功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内在一致的,它有赖于网络文艺志愿服务更为充分的实践,也值得我们持续观察和深入思考。


(作者:林玮,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何美

  责编:李维娟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原创首发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付酬征稿|艺评战疫,文艺评论家在行动

  艺评战疫系列之一:风险社会里的文艺创作

  互联网时代的“慢电影”及其艺术精神(林玮)

  文艺评论:反思自我与世界关联的枢纽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版权声明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