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成立五年来,创办了中国文艺评论年会和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等诸多品牌活动(点击查看)。特别是中国文艺评论年会和西湖论坛最近三年来都通过中国文艺评论网和“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面向社会开放免费名额,吸引数百位青年评论者“秒杀”报名参与,推动中国文艺评论品牌活动在网上网下持续升温。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作者洪莉平,多年持续关注评协活动,2017年获得第三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点击查看)免费旁听名额,年底喜提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2017年“年度达人”称号(点击查看)。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五周年之际,她积极回答《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网络调查问卷》(点击查看)道:“对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策划的年度达人活动印象深刻,这个活动很符合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为评论向普通大众延伸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近日,在中国文艺评论五周年付酬征稿活动中,她敞开心扉,深情回忆了与中评协相遇、相伴成长的心路历程。
如下为“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主题征稿的第6篇精选文章:
人生的进阶:与中评协相遇
2017年12月19日上午10点左右,我不敢想象有一天能参加第三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虽然只是以旁听者的身份。但是现实慷慨地将这次机会给了我。这真像一场梦。18日晚间,我转发了有关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的消息,并配文一一“真的好想去!”我盯着“10个旁听名额”这6个字,重复看了不下20次,每当冲动地想打个电话争取一下的时候,都会冷静地提醒自己一一全国有13亿人,只有10个名额,怎么可能轮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的小学语文老师。从2000年开始,无论工作和生活怎样变动,我始终坚持读书和写作。在朋友和同事的眼中,我一直都是与时俱进的人。可是,这次中国文艺评论年会,让我看见了自己的不足。我常常鼓励学生要勇敢地尝试,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可回头想想,自己在相对安稳的工作环境里,似乎已经渐渐失去了拥抱新鲜事物的勇气。
第三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现场
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的旁听名额全国只有10个,看起来机会很渺茫,或许有很多人像我刚开始一样,没尝试就直接放弃了。我比他们幸运的是,在我止步不前的时候,有一群人推着我走,让我人生的进阶之路能够延续。
我走进中国文艺评论年会会场,仿佛换了人间,耳边飘过的都是“国家艺术基金”“北大”“北影”“口述音乐史”之类闪闪发光的词汇。步入会场,通过工作人员及时指引,我毫不费力地按桌牌找到自己的座位,望着桌上整齐摆放着的纸、笔、茶杯、桌牌时,我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更让我感动的是,会议中工作人员发现前排有空位,竟悄悄来到我身边,问我愿不愿意到前排听课,并主动将桌牌水杯移了过去。我从每一个细节里,感受到中评协工作的用心。
来到这里,我才真正见识到什么叫“格局”,第一次意识到我手中的笔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一方阵地。作为教师和文学爱好者,我明白文艺和评论的重要性。之前,我想当然地认为,光辉的责任和担当属于大文豪和大评论家。作为基层文艺爱好者,只要“我手写我心”,把自己的一颗心安顿好就好。这次年会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不自信。我渴望承担更大的责任,有更大的作为。只是我一直不敢去想,不敢去做。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给了我向更高处迈进的勇气。年会结束后,我积极撰写书稿,也积极投入到当代音乐作品的鉴赏评论中,先后在《词刊》《歌曲》《中国艺术报》等刊物上发表评论文章。
与中评协一起走过的日子,是我成长最快的时期。身边的朋友总是惊讶于我脸上的自信与内心的开阔。他们不敢相信,一个小县城的小学语文老师竟可以将文艺评论写得有模有样;一个中年乡村女性,竟可以活得如此文艺优雅。身边的榜样是最有力量的。我的成长,点亮了一批人的希望。在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从繁重的工作和生活里挣脱出来,开始尝试逛美术馆、听音乐会、开办公众号,过之前没有勇气尝试的生活。最受益的还是我的学生,农家和民工的子弟,从小就有了文艺评论的意识,对阅读和写作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我把他们的习作发在朋友圈,常常能获得大咖们的点赞和评价,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了新的力量。
与中评协相遇,是我人生的进阶。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给我留下太多美丽的回忆。说出我的故事,只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文艺评论队伍,开启人生的进阶之旅。
(作者:洪莉平,教师,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2017年“年度达人”)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责任编辑:王璐
网编:韦英俏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点击查看。投稿邮箱:wyplzg@126.com,请勿一稿多投)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