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2014—2020)>正文

这五年,我们一起走过

2019-11-13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白云 收藏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中国文艺评论网和“中国文艺评论”“艺评中国”“艺评头条”微信公号、今日头条号等)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自2016年起付酬征集原创稿件,投稿攻略与每季稿费详见专页(点击查看)。2019年11月以来,“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主题征稿(点击查看)受到全国各地评协会员和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关注。为鼓励网络评论创作、凝聚文艺评论力量,我们特汇编原创质优来稿,以飨读者。

  如下为“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主题征稿的第1篇精选文章:

 

这五年,我们一起走过

  2019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迎来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成立5周年。岁月如歌,承载了太多的意义,记录了不同寻常的美好。

  五年的时间见证中国文艺评论事业不懈的探索与创新,镌刻了文艺评论工作者奋斗的足迹和汗水。如果将中国文艺评论看作是一部温情大剧,我们一起携手走过这五年的每一个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

  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砥砺前行,我觉得可以用五个关键词概括:温暖、创新、开放、互动、学术。一个个关键词串联起一段段动人心弦的故事。

  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温暖着你我的心。说到与中国文艺评论的结缘,2016年,因“长江读书节”和《作品》杂志的机缘,激发了我文艺评论创作的热情。我在微信“搜索框”里输入了“文艺评论”四个字,“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瞬间进入了我的视野。没过多久,我相继关注了“艺评中国”“艺评头条”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和中国文艺评论网等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一网多号”。

2018年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年度达人证书(作者供图)

  我虽然没有与中国评协一起走过完整的五年,但一旦遇见,我们便开始形影不离,留在我心中的是满怀的温暖和感动。2018年和2019年,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所有的互动活动我几乎都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由是,我与数十万艺评朋友邂逅与收获“中国最美期刊”——《中国文艺评论》多期月刊(含创刊号)(点击查看《中国文艺评论》杂志页)、中国评协纪念款帆布袋、张世英《黑格尔哲学五讲》(点击查看)、中国文艺评论书画本、王昆峰老师“国色•花语”牡丹摄影作品、索久林老师《大平台雾凇河谷》摄影作品……年度达人证书等众多互动好礼,感受到中国评协精心组织、策划的活动内容之丰富和新颖。

《中国文艺评论》多期月刊(含创刊号)(作者供图)

  我们收获的是感动,体味的是温暖。虽然身处异地,但与文艺评论“同呼吸、共命运”的心却紧紧连在一起。

  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己亥新春艺术品送福网络互动活动(点击查看)策划独具匠心,迅速圈粉,传递网络正能量。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大众的审美品位,而且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中国文艺评论五周年网络调查活动(点击查看)以真诚的态度倾听网友的意见,用专业细化的问题与粉丝通过“指尖”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399份有效答卷,耗时113.6小时,人均答卷耗时17分钟,收获创新性建议的背后是网友的认真和专业。高颜值书画本、布袋等文创礼品的设计,是中国评协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协会独家定制布袋和书画笔记本

  我至今还记得中国文艺评论五周年网络调查问卷中的第15题是一道简答题:“过去五年,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策划的哪次活动、提供的哪些功能或发布的哪篇文章给您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我当时是这样回答:“过去五年,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策划的‘方知牡丹真国色’牡丹摄影微评互动活动(点击查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利用每天下班的时间、放弃假期,抽空去牡丹园观察牡丹的特点和习性,学习摄影理论知识,一次性对十组牡丹摄影作品全部进行了命名与微评。我先在绿色的格子纸上打好初稿,反复进行修改,再一字一句地敲入手机,最终喜提装裱的精美艺术作品。”

王昆峰 “国色·花语”牡丹摄影作品

  若将中国评协五周年问卷调查视为一道小型简答题,那么最近《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邀你讲故事》(点击查看)付酬征稿则是一篇大的命题作文,带有浓浓的纪实味道。

  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各类文艺评论论坛和研修培训是最大的亮点。中国文艺“长安论坛”、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民族文艺论坛、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等活动推动了文艺理论评论工作,加强了评论人才队伍建设。(点击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网·培训研修专页)

  今年,我有幸成为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的嘉宾。“西湖论坛”集开放、互动、学术于一身,努力为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创造学习条件。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开幕式

  “开放”体现在参与嘉宾的覆盖面广,囊括了青年文艺评论家、理论研究者、相关行业从业者、新文艺群体代表、媒体记者等各方面人才。尤其今年第五届“西湖论坛”将造型、视听、舞台、网络文艺等多种艺术形式交融在一起,开展跨学科、跨门类的研讨,凸显了开放的思想和前瞻的眼光。

  “互动”碰撞火花、凝聚共识。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以“致敬70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为主题,“造型艺术与新时代中国形象”为主论坛,同时举办“媒介融合迭代与文艺评论新样态”等五个圆桌论坛和“对青年文艺批评的批评”名家论坛,引发学术争鸣、引领评论新风。互动凝聚共识、寄予期望;交锋表达心声、扛起担当。(点击查看“西湖论坛”专页)

  “学术”凸显文化自信,塑造论坛形象。“学术”二字已成为“西湖论坛”的高频词汇。学术主持在“名家论坛”上的精彩发言,是其学术功底的集中展示和学术作风的完美亮相。与会高校青年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充满青春活力的学术研讨,共同绽放着“西湖论坛”学术价值的永恒魅力。

  我置身“西湖论坛”,不仅充实了文艺理论方面的知识,而且涵养内心、修炼人品。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经典:“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无论走到哪里,总会熠熠生辉。”今年新春,在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策划的《锦鲤又来,9位艺术家30份作品送福迎春》网络互动活动(点击查看)中,对创作和评论俱佳的程阳阳老师和白锐老师印象深刻。这次“西湖论坛”有幸与他们结识,感受君子如玉的品格。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杨医华老师在会前会中不断为嘉宾的到来默默地付出,负责联系嘉宾、确认行程、发送正式邀请函、发出会议通知、办理入住、摆放桌签等各项具体事宜。

  “西湖论坛”的文创周边同样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个文艺范十足的布包、一把独具江南韵味的扇子、一个文件袋、一个笔记本甚至一支笔都是经过缜密筹划的形象代言。为了做好圆桌论坛的发言,我先后观摩了数场画展、准备了4万字的资料,最后撰写了1200字的发言稿。虽然心中诚惶诚恐、忐忑不安,但始终怀揣一份敬畏之心。

圆桌论坛:”人工智能与艺术未来“

  前不久,在中国文艺评论网上看到第二届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学员魏策策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在场与在群:微信时代的地域文学》(点击查看),很受启发。微信已成为当下传播学术知识的重要载体。的确,正如作者所说:“……在哪里关系并不大,而与在‘哪个群’里十分相关。”我手机上有两个重要的群,一个是中国文艺评论网友QQ群,另一个是第五届西湖论坛嘉宾微信群,群里聚集着全国青年文艺评论家、文艺评论骨干和媒体记者等各类精英。这两个群是中国文艺评论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事业如山、事业如海!

  难忘的活动,熟悉的身影,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五年的美好,感恩遇见!

  (作者:白云,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嘉宾,2018年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年度达人)

 

  终审:周由强

  责任编辑:王璐

 

  延伸阅读:

  付酬征故事: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点击查看。投稿邮箱:wyplzg@126.com,请勿一稿多投)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