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铁血阳泉》电影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9-12-1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艾超南 收藏

《铁血阳泉》海报

  12月17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共阳泉市委、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办的《铁血阳泉》电影观摩研讨会在中国文联召开。《铁血阳泉》是由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山西景辰未来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山西景辰未来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阳泉市文联联合出品的献礼片,于12月19日在全国公映。

研讨会现场图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董耀鹏观摩了影片。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夏潮,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谢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路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丹彦,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皇甫宜川,中国艺术节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副会长安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慕玲等专家学者观摩了影片并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主持。

  李准认为,影片具有一种“解密感”,用光影艺术向人们揭示了中共创建的第一座城市的由来,很新鲜;拍出了太行山的巍峨、雄壮和险峻,层次浑厚质朴,展现了太行山的文化意蕴。从内涵来说,有两点对现实创作很有借鉴和启示意义:一是如实讲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第一城的经历,凸显了阳泉人民在创建新中国过程中对赢取革命和解放战争胜利、支援西柏坡、支援党中央、支援石家庄做出的贡献。二是非常形象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建立新中国的初心,就是让人民当家作主,过上好日子。

李准

  仲呈祥认为,该片的拍摄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第一个就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仲呈祥认为,国家如此,民族如此,一个地区也是如此,所以每一个地区更应该考虑引领本地的人民讲清楚本地区的历史传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传统,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任务。运用大众化的电影形式来把它讲清楚就是更高的要求,体现了阳泉的文化自信和自觉,自觉地实现地方文化资源的最佳配置。如果各个地区、各个城市领导者都有这种自觉意识,中国电影不会出现雷同化、同质化的现象,将各有鲜明地方优势和地方特色。仲呈祥还强调,电影艺术不能总盯着票房,更应注重精神效应和社会效益,要相信人民终究需要有精神高度、有文化内涵、有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

仲呈祥

  夏潮认为,该片具有“可看性”。塑造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可信。故事和情节设计动了脑筋,立得住。

夏潮

  张德祥认为,电影是视觉艺术,要“好看”。整体而言,该片是“好看”的,颇具地方文化韵味。历史叙事比较清晰,艺术视点上具有宏观视点、多视点的特征。

张德祥

  路侃认为,影片充满了深厚的历史感、革命情、人民情、祖国情,这些又和生动的故事性、纯美的电影语言、充沛的艺术抒情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部革命历史佳作,对各地创作类似题材的作品提供了有力借鉴。

路侃

  王丹彦认为,该片突出的特点是将历史的真实性和城市的传奇性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历史真实性的截取和折射,使得阳泉这座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传递有了多彩的质感。此外,人物的丰富性和红色文化的故事性也结合得很好。

王丹彦

  赵卫防认为,这部影片在电影语言上明显具有专业性和独特性,显示出了长期从事电影创作的优秀电影人深厚的功力。一是大量运用俯拍镜头,形成了叙事气势和力度,拍出了阳泉的城市历史风貌和太行山的文化意蕴。二是大量的运动镜头增加了表达动感,增添了阳泉所具有的城市活力。同时在最具戏剧性的细节里面用这种镜头,更能凸显影像叙事的独特张力和强大魅力。三是平行蒙太奇的运用,多条叙事线交织,增强了叙事的密度和节奏。

赵卫防

  皇甫宜川认为,影片将历史的复杂性较好地呈现了出来,将戏剧性、传奇性和当时的历史生活气息有机结合,塑造了鲜明的人物群像。

皇甫宜川

  戴清认为,该片是对阳泉的全景式展现,采取全新的视角,散点叙事,通过平行蒙太奇的手法移步换形,将主旋律和戏剧性结合得非常好。影片给人一种“审美惊奇感”,在人物角色定位、细节等方面很好地处理了“藏”和“露”。

戴清

  安然认为,影片主题选择很好,编剧精彩,内容丰满,尤其是丰富的配乐弥合了元素衔接的缝隙。

安然

  慕玲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是该片作为一种城市主旋律影片,在塑造城市形象和传播城市品牌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二是在价值引领和呈现方面契合了当下民众的情绪和时代的愿景,融入了关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思考,是阳泉的寻根之旅。三是叙事上的突破。宏大叙事与普通人物的人情冷暖、“大我”与“小我”、国家叙事和个体叙事相结合,为影片赋能,增添了艺术张力,有很高的共情点。

慕玲

  与会专家指出,影片用诗意风格和唯美影调把这段伟大的历史事件和英雄群像艺术呈现出来,用流畅的镜头语言来结构同一时间下的不同空间,使之遥相呼应、彼此映照,并且在两种情感中自由切换、两相呼应、相互融合,增强了叙事节奏,丰富了画面内容。同时,影片在场面调度、画面营造、拍摄角度、光影处理、音乐渲染和音效强化等方面都精益求精,实现形式与内容上的相互统一与和谐。航拍镜头的壮美山河和自然风光、跟拍镜头的一气呵成和屏气凝神、画面构图的暗含深意和意蕴无穷、山西民歌的独特韵味和乡土气息,展现的不仅是影片创作者对影像语言运用的得心应手,更是对过去岁月的心怀敬仰,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座人民城市的诚挚礼赞。

《铁血阳泉》剧照一

《铁血阳泉》剧照二

  专家们一致认为电影《铁血阳泉》不仅有宏大叙事的崇高底色,更在宏伟历史的起承转合中植入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和生活轨迹,富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是一部高立意、接地气并洋溢着平民气息的红色巨制。

《铁血阳泉》剧照三

《铁血阳泉》剧照四

  当然,专家们也指出了该片存在的不足,也是同类题材影片面临的共同问题,如叙事的艺术视点可再聚焦,叙事线索可做减法,主线和副线人物关系可更妥帖,主要人物精神世界可递进式、升华式发展等。

  70年前,阳泉有幸被历史选中,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70年后,《铁血阳泉》以电影这一光影艺术书写和记录这一段红色记忆。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点影片,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山西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羽,山西日报总编焦玉强,中共阳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铁梅,阳泉文联主席侯讵望,阳泉文联副主席赵存珍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张羽致辞

王铁梅致辞

  该片导演、编剧康健民和制片人白建才也出席了会议,康健民对影片做了详细介绍。

《铁血阳泉》导演康健民谈创作

周由强主持研讨会

 

  文稿:艾超南

  摄影:山西景辰未来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程阳阳、何美

  责任编辑:艾超南

 

  延伸阅读:

  红色嫩芽从这里萌发 乌兰牧骑被搬上银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凝心聚力推动文艺评论事业健康发展

  它是中国未来农村的样子吗?——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有个滕头村》

  勇攀艺术创作高峰——电影《攀登者》专家研讨会发言摘登

  “十月花香——邯郸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南宫碑》研讨会”成功举办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