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中国文艺评论网收到两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大一学生的影评来稿。两名“00后”的青年谈《少年的你》,虽显稚嫩,但不失真诚。希望本文作者在未来继续文艺评论写作,并进一步明晰逻辑,提炼观点,充实内容,保持流畅统一的文风。
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
——分析《少年的你》景别与拍摄角度
少年,是青春与美好的诠释,可影片《少年的你》中的两个少年却在无光的世界里挣扎,意外改变命运,让经受校园霸凌和尝遍世间苦冷的心灵交织碰撞,抱团守护,成为彼此的希望和光。
特写让观者感同身受人物的悲情故事和情绪起伏。导演曾国祥是一个大胆又热爱不断尝试的人,看过《七月与安生》就会明白,他特别擅长用“特写”,尤其是大特写,还有近景。他用这种近距离的手法展现人物,以达到对形象的进一步表达。像陈念被拍欺凌视频、她被剪掉头发后小北的反应、陈念从倔强挺立到流露委屈最后在崩溃的边缘终于失控,还有小北的压抑和隐忍,一系列的近景和特写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颤。这些特写镜头将人物所呈现出的巨大痛苦撕开,血淋淋地摆在观众面前,从而激起观众强烈的共鸣。看过的观众甚至有的说不再敢去看第二遍,原因就在导演将人物的痛苦近距离放大,这是特写的功效。在影片中,小北要为陈念顶罪那个段落让人过目不忘。“那说好了,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陈念,在被抓之前,“想活命就闭嘴”这句台词在两个不同的场景中展现出了两个极端的感触,这是伏笔,究其原因还在于导演很好地把控了镜头,成功地运用特写。当特写画面展现被按倒在地的小北、坐在废墟中的陈念,当两双饱含眼泪的眼睛定格在我们眼前,那是少年的心酸。这样的特写,将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反映在银幕上,好像每一种表情、每一个眼神都有着复杂而不一样的感觉。通过特写把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挖掘出来,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青春是复杂的,情感是复杂的,而要展现的,就是生活的本质。”这也是景别运用中特写的精髓所在。
拍摄角度让影片的故事冲突和细节呈现更具戏剧张力。在影片的开头,胡小蝶的自杀引起热议,陈念的脚步在镜头转换中到达死者身边,而主观镜头的视点下,仰拍的运用,将楼层上学生的冷漠与看热闹的心境展露无疑。此时,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念的渺小与无奈,仰拍将人物规束在框里,把陈念的愤怒和不甘与无声的呐喊展示了出来。陈念的主观镜头将这一冷漠现象表现出来,进而可以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观众和陈念有更多情绪上的交流。而审讯过程的空中俯拍,在强烈曝光作用下,使人物在俯角镜头中显得弱势又倔强,俯仰对比之中,有一种极其压抑的隐忍,有一种喷薄而出的无形对抗,有一种痛苦而坚定的情感色彩凸现了出来,却孤独地守着自己濒临崩坏的防线。这是少年莫名的倔强吗?有一种莫名的悲哀。
影片中的两次吻,也很动人。尤其是对于光线的运用非常恰当。陈念在微弱的光亮中吻了处在黑暗中的小北,给了小北希望。柔和的光将陈念那羸弱的善良凸现出来。如果说第一次吻是希望,那么第二次吻,小北替陈念顶罪则是拯救,“只有你赢了我才不算输!”小北低头看向陈念,这个俯视是刻骨铭心的凝视。在画面表现中,很有层次感。“我喜欢一个人,我想给她最好的结局。”这也是少年的心境。而在后来,运用平拍的方式,将陈念边走边哭的场景拍下来,将陈念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来,万千的流星击穿了陈念的心墙。拍摄角度也代表了创作者和角色的情感和态度。
我为《少年的你》拍手称赞,也扼腕叹息!陈念和小北有太多的争议,他们互诉委屈、抱团取暖,坎坷的成长路上充满泪水,作为观者痛之所痛,但他们的选择究竟对或不对,从法与情的层面很难判断。这是苦痛的青春,也是懵懂的少年,与天真和邪恶、冲动和理性相伴而生,这才是成长,所以,可能导演想说: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可仍有东西刺痛我心,他们本该拥有星辰,他们应该向阳成长。如果每一个观者感到疼痛,或许就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意义。
作者:尚嘉宁,河南三门峡人,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大一学生
指导教师:靳娟娟,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学员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特约编辑:王晓芳
网编:韦英俏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点击查看。投稿邮箱:wyplzg@126.com,请勿一稿多投)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