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熟”之于书法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概念,也是书法人常谈起的概念,值得研究厘清。
书法之“生”与“熟”是基于传统既定经典视觉图式上的一个概念。既定经典视觉图式由笔法、字法、章法各因素集成,比如“二王”“晋韵”“宋意”“唐法”与“篆书”“简书”“写经”“魏碑”“唐楷”“馆阁”等等。书法人脑海里都会出现相应的一些记忆图式。一个书家学习碑帖的过程即接受图式训练的过程,也是从陌生到熟练的过程。最初的过程即“生”与“熟”的第一个层次。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也可能是快速的,具体要看每个人的“手聪”程度,即由个体对经典图式的感受力与再现力决定。
第一层次由“生”到“熟”后,书家会对经典图式形成深深的记忆。这种训练记忆包括图式记忆与动作记忆。这时的成“熟”书者一下笔往往即有“下笔便到乌丝栏”的怡然自得与快然自足,但对某些有较高审美层次者来说,随之而来的就是“心为手役”,感觉自己是一个机械的抄写匠,从而产生一种不满足与新追求。
书法之所以为艺术,在于有审美与情感追求。为什么如今写行草书的人满目皆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某些情感渲泄,这是有利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千人一面的困境。“熟”者皆是不从经典图式者,往往向世人证明自己很“熟”。相对行草书的易于渲泄,在楷书或正书中由于受既定经典图式的限制较多,可以发挥和突破的空间较少。当下习楷写正者,很少人能达到突破传统经典图式的高度。如沙孟海先生那样在“熟”之基础上将正书、行草诸体贯通,写出个性统一和自然意味的少之又少。有较高审美与情感需求的书者,往“生”回归。这时的“生”已不是第一层次的“生”了,经第一层次的“熟”后,书者已对由笔法、字法、章法等因素构成的传统经典图式有了经验与一些抽象性规律的认识,其“生”即基于经验或规律认识上的、对传统图式的一种“生疏”与“逃离”或谓改造和创新。
沙孟海书法
沙孟海书法
为什么要“生”?除前面提到的一些原因外,从书法作为个性艺术的层面讲,第一个层次上的“熟”,说难很难,说容易很容易。不要说当下一些专业院校经过较系统技法训练的学生,试看当下各地培训班的一些幼童能“熟”得相当可以,以致一些老者常有“将被拍死在沙滩上”的感慨,即是在第一层次“熟”后而不能“生”的情况下促成的。
想不被拍死者即往“生”走,就要与经典图式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感受在审美上也可以叫“隔”。
当下许多书家对书法图式的取法,相对于接受了历史检验的传统经典图式来说就比较偏了,可谓取法乎下,然后又在其上求“生”。这是在不“熟”的母本上再求“生”。或许对长短、曲直、粗细、方圆、疏密、疾徐、虚实、干湿等书法元素的组合、处理,都能按如点、线、面等规律意识达到某种抽象的和谐或统一,或达成某种自然,但却改变不了自身属性。从生、熟的概念来说,就是太“生”了便成了“丑”。
大自然是最自然的,可谓“大朴不雕”,但从某个角度讲,最自然的并不一定是最美的。中国古代“书画同源”,以中国山水画为例,一个画家到大自然中写生,面对现实景物必然存在对自然进行抽象、提取的现象与过程。这无论从技法还是审美上说都是必然的。只是高级一点的画家抽取出来的事物可能会更高级一点,这与艺者的修养与审美趣味有关。如果一个画家只是说无限再现现实到达照搬自然的境界,功夫可能是功夫,但并不一定就美,很多情况下还是丑的。这也是山水画存在的客观理由,即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没有传统图式上“熟”的熏陶,也就没有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气韵与美感。中国画家的山水之“熟”需在中国传统经典山水图式中求得,那是前人的智慧结晶。
书家往往一辈子都在不断的临帖和创作中,这与一个个生熟螺旋式上升相关。太“生”了就要向传统经典图式的“熟”靠拢,太“熟”了就要往“生”里走走,循环往复,螺旋升级。那些没有在第一个层次上下足“熟”功且生成独特领悟的书家,如急于求“生”,不但矫情做作,欺世俗套,亦多入野道矣!
(作者:个三,书法篆刻家、文艺评论家、《艺术中国》特邀编辑,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责任编辑:王璐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点击查看。投稿邮箱:wyplzg@126.com,请勿一稿多投)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