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无论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模式纵有再大的不同,“英雄救美”“灰姑娘嫁王子”此类传说仍然经久不衰,即便多么老套俗气,但仍有千千万万女孩为之倾倒神往。然而,现实毕竟是残酷、无情的,生活更多还是无奈与艰辛, 与其等待英雄、王子的驾临来拯救自己,还不如自己奋起努力,踏实、勤奋和坚强,用知识与力量,敢于向命运说“不”,走自己的路,成就自己命运的“公主”或“女皇”。
李秋沅的新作《水花园》,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小女孩玉花(玉华)的成长励志故事。
李秋沅
《水花园》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小女孩玉花的成长故事:刚出生不久,外出讨海的阿爸,船沉了,命没了;阿妈秀娘为了生存,勇敢解开了自己的裹脚布,蹒跚走出家门,四处找活做,后来漂泊到木棉岛;幼小的玉花,多年被寄养在婶婆家里,后又被阿妈接到木棉岛……垦荒的艰难,生活的不易,尤其是日本人的入侵,难民的涌入,阿妈无辜被殴打、羁押,抹着眼泪的这位小女孩似乎一夜成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她愈发坚强,不忘学习,即便中断学业、外出当佣工,她也要用自己瘦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在乱世中艰难求生,还救出了妈妈,母女俩相依为命,克服一切困难来还成长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
《水花园》是一部主题深刻、内容独特的小说。“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哈姆雷特这句台词,伴随着剧作的风靡而闻名全世界。女人真的是弱者吗?由于生物学上的染色体的区别以及和社会学(心理学)上的性别意识认同,人类主要分为男、女两种性别,本无强弱之分。然而,由于母系社会逐渐让位于父系社会,更由于封建落后社会意识的刻意宣传与文化打压,女孩从小到大被灌输各式各样的“弱者”思想,就让许多人误解为女性就是弱者。然而,在《水花园》中,女性并不“弱”,更像是“英雄”,除了玉花(玉华)外,无论是“妈妈”“婶婆”“姨母”“阿芹嫂”“水月”,还是“莉莲夫人”“李太太”“沈太太”等等,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一个比一个坚强与独立,她们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对国家充满浓浓的爱,女性该承担的,她们一件不落;男性承担的,她们同样肩负,因此如果说她们是天底下最坚强的群体,并无不当。作者把“玉花”改成“玉华”,尽管是一字之差,但寓意却有天壤之别。花,再珍贵,也仅仅只能被人“赏玩”;而“华”除古同“花”外,还有美丽、华彩、华贵;出众、精英;开花、繁盛等之意。贯穿《水花园》始终,作者对玉花童年生活“无忧无虑”“天真快乐”并无半点着墨,相反更多的是苦涩与迷糊、忧伤与不安、黯淡与恐惧、家仇与国恨,通过孩子眼中抗战动荡岁月的尘封记忆,就在一个充满风情的闽南小岛上,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家国情怀的温馨故事。即便是在日寇铁骑蹂躏的岁月里,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也吓不退刚毅不屈的灵魂;轰隆隆的炮火,也击不垮心中的“水花园”,集中表达了“女孩当自强”永远不变的坚强和信念,证明了中国女性也可成为铮铮铁骨的社会精英,同时也预示着硝烟必将散去,“水花园”(中国)永远和睦、安宁与繁荣。
李秋沅 《天青》
《水花园》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依然出彩温馨。小说的篇幅并不长,由宁日、暗夜和破晓三章构成,情节也不复杂。故事一开头,就交代了“记忆的源头,有咸的发苦的味道”,便引出一个曲折生动的故事:阿月婶婆递给我一块黑乎乎的东西,我张嘴咬下,却咸得我头皮发麻。我含着它,却不舍得吐出来。大人给的东西,一定是可吃的。我的脑袋晕乎乎的,世界像一盆黏稠的糨糊,我在其中。后来,母亲哭,我也哭。母亲痛在心里,哭起来没有声音,还背过身去,而我却哇哇地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形象,特别逼真传神。母亲终于说出阿爸讨海船沉了,她必须活下去,养女儿……三岁小女孩吃了一块咸蒜头,看似平常稀松、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惊心动魄和扣人心弦。第一章第一小节,短短的300多个字,有苦味、有温情、有死神、有坚韧、有担当。更难能珍贵的是,看似平淡的叙述里,实则预示生活即将到来的激荡和磨难。伴随着这一作者似乎漫不经心的叙述,读者不免产生了忧虑: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几乎没有生活能力的这对孤儿寡母:以后该如何生活?未来的命运会是如何……一个接一个的担心与疑问接踵而至,由此也产生一连串的悬念:她们会不会饿死啊?会不会被人卖掉?会不会出卖自己啊?一系列的疑团和悬念,紧紧地揪住读者的心,从而也产生促使读者往下阅读的动力,这充分展示了秋沅一贯看似波澜不惊、而又出奇制胜驾驭故事情节的高超艺术能力,让读者在神奇的故事世界里尽情遨游,觅奇探胜。同时,“大人给的东西,一定是可以吃的。”作为从小浸透在基督文化、接受基督教教育的秋沅,始终相信温暖和爱的存在,“既然上帝(命运)给我的这种生活,我一定可以承受下去”,蕴含宗教和哲学正能量意蕴,使作品散发出思想与艺术的双重魅力。
《水花园》篇幅虽短,但人物形象饱满,特定地域与人文内涵烙印鲜明。闽南社会,是个典型的宗族人情社会。闽南地区资源“先天不足”,背山靠水、林茂竹深、土地贫瘠、人多地少、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使本来游移不定的移民血性就有了坚实的寄托和稳定的维系,从而滋生出合群融洽的氛围,即便离井背乡,或者飘洋过海之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投亲靠友,相互提携和共同创业,使家族内部融合的张力释放更大的温情与能量。小说中的“我”“母亲”“婶婆”“姨母”和“水月”等,都是贤淑能干、爱拼敢赢的闽南女性的典范。她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努力打拼,为家庭、为生活谱写着自己生命的华美篇章。“母亲”有难,首先想找的,就是“婶婆”。尽管“婶婆”年岁已高,家境也不宽裕,但还是义无反顾接受了“我”的寄养。她爱秀娘、玉花,给了“我”童年的无尽的关爱和知识启蒙。“月娘(月亮)月光光,起厝(房子)田中央。树仔丛花开香,亲象(就像)水花园…….”“婶婆”柔和温暖的童谣,抚平我慌张受伤的心,并奠定“我”一生的信仰基础。后来“母亲”反悔,要回了玉花。“婶婆”并不生气。“玉花是你的。没有什么对不住的。”这句话虽平常,却掷地有声,“婶婆”的无私、爱和侠义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无不动容。“姨母”自家日子并不好过,但纵然再困难,还是接纳了秀娘的投靠,想方设法接济她们一家。抗婚出走的“水月”姑娘,也并非“水中月”,柔弱的外表之下,也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她是“五四”时期新青年的杰出代表,因而也成为“玉华”走向希望明天的引路人。作为“万国公馆”的鼓浪屿(作品中的“木棉岛”),曾经涌现了一大批西方传教士。他们入乡随俗,呕心沥血,办医院,建学校,努力用西方的文化与科学去教育和争取更多的中国人,以展示西方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西学东渐由此拉开帷幕。“莉莲夫人”,就是这群人中的代表,她创办“华美女校”,教育中国孩子,还为穷人看病,“对遇见的每个人点头微笑”。她背着装满糖果的大布包,“掏出糖果分给围着她喊‘番仔婆’(有贬义之意)的孩子。”“她笑着对孩子们说:‘我不番,哪,我也会说中国话。’”她虽然尊贵,但笑容温柔,生活简朴,充满爱心。即便“华美女校”被查封,她也成了第一批被日本人关押的洋人。但她依然乐观,始终相信,一切都会平安的!她的高尚情操和爱的光辉形象,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即便是日本兵“圆脸仔”,在秋沅的笔下,就像邻家的“哥哥”,也是那样的安静、平和、可爱,他少了其他日本兵那样的跋扈、傲慢和凶残。尽管文字不多,但也充分说明了并非所有日本人都坏,许多善良日本人也是被军国分子裹挟到这场战争中来而无可奈何。
李秋沅 《千恒流光》
也许是巧合,今年4月23日,秋沅把她的《水花园》新作赠送给我,突然发现,这一天正好是“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这一节日,其灵感来源于一个美丽“英雄救美”传说,曾经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屠龙,龙血化作玫瑰,乔治不但解救了公主,还将玫瑰献给了她;公主则回赠给他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如果乔治救的是公主的生命,那么公主回赠的书(知识与力量),则可以拯救整个世界。
实现“中国梦”,女孩当自强。信念、爱、坚强以及知识与力量,是《水花园》的深切呼唤。在作者笔下,“我”在爱中茁壮成长,不畏淫威,不怕艰难,心中有信念,有爱,无论面对何种困境,始终顽强、坚定、无畏,有韧性,纵然时常也会恐惧,但都能克服恐惧,战胜困难,走向幸福。爱,学会去爱,学会被爱。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友情、民族情、爱国情,都可以让自己和他人得到救赎。这部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个积极、阳光、向上的“中国女孩”形象。作者希望,生活在这个共同的星球上、共享一片蓝天和共同呼吸的人们,能够多一些理性,多一些宽容,多一点爱,拥有信仰和道德底线,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被裹挟,不被动前行,让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爱。作者呼吁中国女孩要自强自立,还要坚守信仰对人精神世界的维护和涵养。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中国女孩责无旁贷。
作为全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李秋沅的实际水平在本作品的体现还不够充分。或许因为时间关系,作为“命题”作品,行文不免有点匆促,作品容量不大,更多故事情节尚未完全展开,结构也过于简单,单线化,细节挖掘不够深入,如果要成为经典,传世千秋万代,显然,《水花园》还有点欠缺。但话也说回来,能够以区区数月的时间,凭空虚构出这样的一部好作品,的确也很不寻常。瑕不掩瑜,能把信念、爱和坚强以及知识与力量作为主线去引发读者思考,给读者以人生路径的指引,这也是一种创作上的跨越与突破。
不过,因为故事简单,也留下更多余地和空间,也算为读者的思考开放了另一空间。
作者:蔡清辉,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厦门文学院高级记者、编审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特约编辑:张丽军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