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王一川专著《艺术公赏力》:探寻艺术的公共精神(赵凤兰)

2018-09-07 阅读: 来源: 作者:赵凤兰 收藏

中国文艺评论网编者按:

  本文2800字,感谢作者授权转发,已由中国文艺评论网编辑。

  精简版1600字,首发于《北京日报》(点击蓝字可见)。

 

书的封面图

  一个优秀学者的价值贵在与时俱进,师古出新,在踵武前贤的同时具有自己独到的生发和创见,能够打破和超越既定的疆界到陌生地带探寻未知,形成具有自身独特标识和创生观念的新成果并服务于社会。然而,近些年文艺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活性和现实敏锐度有所降低。面对当下这个价值多元的巨变时代,一个有责任的学者理应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与现实对话的能力。有藉于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立足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以一部洋洋70万字的论著《艺术公赏力》对当下的文化热点和艺术美学进行了梳理和回应。该著作直指当下,站在时代的风口和中外源流的高度,对全媒体时代下的艺术状况进行了深度扫描和剖析。

  可以想象,像这样一部纵横捭阖、集糅当下的艺术学著作,若没有深厚的艺术学功底、跨界的综合实力和不同门类学科知识的吸纳整合能力是难以完成的。王一川的学科专业重心起初是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求学工作的文学,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担任院长的那段经历,使他接触到电影学、电视艺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数字媒体学等其他相邻艺术学科,逐渐走上由“文”到“艺”的学术道路,之后调回阔别27年的母校北大艺术学院工作,更加深了他对艺术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反思。他意识到,身为北大人不能随波逐流、甘于平庸,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要有大志气、大眼光、大格局、大气象,做一些突出北大个性与特色、开风气之先的事,于是就有了这部沉潜8年的艺术公共性研究著作的出炉。

  翻开这部著作一看,我发现这是一部打通古法文论与当下热点“任督二脉”的著作,是一部创新性地运用中外传统文艺美学理论激活和阐发今天文艺思潮和审美趋向的时令之作,而且里面所涉及的话题和案例十分应景,与当下的现实休戚相关。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文艺作品的时代性,竟在这样一部现实主义文艺著作中鲜明、快速地体现出来,确实显得非常及时和落地接气。

王一川在中国文联十大为文化发展建言献策。摄影:赵凤兰

  起初看到“艺术公赏力”这个新名词儿,我以为是哪位前辈大家沿袭下来的术语,王一川说这是他的发明创造,是被媒体逼出来的。媒体讲求公信力、哲学谈论公共真理、伦理学寻求公善,那艺术学的公共性问题是什么呢?他定义为公赏力。通常来讲,艺术品是艺术家个性和性灵的抒发,其标准在观者心中很难用一把公尺度量,那艺术究竟能不能在公共领域达成共识、实现公赏?“艺术公赏力”是不是个伪命题呢?通过王一川的一系列现象和学理分析,我理解到,他所指的公赏力并不是要给艺术品下结论定标准,而是指艺术的公共心赏品质及相应的主体素养。他提出“艺术公赏力”之说法渊源有自。当今的社会已进入到一个媒介大融合和文化产业蓬勃兴盛的时代,艺术媒介的状况和受众的审美趣味已然发生重大变化,艺术不再是传统美学所标举的那种独立个体的纯审美体验,而是在纯审美与泛审美的互渗中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公共性,形成以精英群体独赏、雅俗共赏的群赏、自媒体多屏时代的分赏为特征的多元交汇互渗局面。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品由单纯的个人创造转向批量复制生产;艺术创作从以艺术家的人格为重心转向以公众的消费和接受为重心;艺术生产由个人主义、精英主义逐渐走向集体主义。王一川敏锐地意识到文艺潮流中的这一风向标,他以一位当代学人的理论自觉和责任意识直陈艺苑时弊,揭示美学真谛,并倡导建立当代审美共治理论和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公赏审美体系,培育出既有优秀审美与艺术素养,又能履行公民责任的公众,这些理论和概括对于当前无疑切中肯綮、具有建设意义。

  既然公赏是指有一定品质的公共欣赏,其中必然涵射着相应的价值评判。当今的艺术界不断上演艺术的诚信危机,从票房造假、虚报收视、水军互黑,到代笔门、拍卖黑洞等层出不穷。加之文化产业成批复制能力的增强,艺术品丧失了往昔的神圣性而增强了反神圣性或日常性,取悦公众的无深度的扁平化、快餐式作品大量涌现。在部分艺术作品被功利绑架、深沉被浅薄管辖的当下,重塑艺术诚信和公信度,建立公正的社会评价体系和良性的公共审美秩序,提升公民的艺术素养、辨识力和艺术公赏质至关重要。从当前豆瓣网和一些电影测评类社交平台的受欢迎程度来看,公众在进行文化消费前,对作品的艺术水准和价值度进行甄别已成常态,这反映出公赏力存在的合理性。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一部著作站在艺术学视角对艺术市场中的诚信问题及作品的公赏质、公民的辨识力进行学理分析,王一川无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虽沉潜于书斋,却目及当下,让形而上的文艺理论与形而下的市场紧密“接轨”。他从康德的“无功利审美”谈到文艺在市场樊笼中的物化;从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谈到文化产业的兴盛;从“人生艺术化”的审美理想谈到艺术在今天的生存困境与媒体纠缠。尤其是他以一个文化学者的眼光对文化产业做出的理性判断和精辟分析,是当前众多从经济学视野探讨文化产业的著作所不曾涉足也无法企及的,这恰恰反映出一个学者厚积薄发的人文底蕴和博雅渊通的学识积累。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一书中强调,学者要有社会责任感,而学术则是学者完成自己使命和社会责任的方式。的确,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应关注人生、关怀社会,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提供学术思考和智力支持。王一川的《艺术公赏力》,正是一个学者履行文化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正确打开方式,他在书中提出的一系列有责任感的思考和发人深省的问题都准确切中时弊,诸如在网络型艺术、倚网型艺术和传统型艺术等多种形态并存的当下,艺术作品的艺术公赏力究竟应当如何做出具体评价?置身于艺术市场或商业大潮中的艺术产业如何实现“心赏”品位引领下艺术审美性与艺术商业性的协调?当艺术被票房、销量、收视率裹挟而变得越来越通俗、世故、谄媚时,艺术如何承担起引领人们重返精神高空的重任?什么样的艺术能够承担起文化使命?如何通过“中国艺术公心”去探寻当代中国艺术的民族特殊性与世界普遍性之间的交融点?……我想,这些直击现实、紧扣当下的敏感话题和忧思,大概是每一个像我们一样热爱中国文化的人迫切想要到书中去了解和探寻的。

  在文艺作品汗牛充栋、鱼龙混杂,艺术市场全面进入观众中心制的今天,尽管艺术品已然同机械复制、文化工业、意识形态霸权、媒介营销等形成复杂的网络,但在任何情况下,我坚信,文艺作品的欣赏主体和最终裁决者仍是读者和公众,而以艺术公信度和艺术真诚度为原则,以涵养公众精神为旨归的优秀作品始终是文艺界长期持守的美学标准。正如王一川在《艺术公赏力》一书中所展望的:艺术最终要走上一条既能走高雅路线又能走通俗路线且具备兴味蕴藉美学原则的艺术公赏质道路,达成一种以“三才分合”及“美美异和”为最高境界的艺术公共自由,在当今全球时代及公共社会建设的中国艺术中树立起中国艺术公共精神即中国艺术公心。

 

王一川: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赵凤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化报高级记者

 

中国文艺评论网总编辑:周由强

选编:若眉

 

  延伸阅读:

  文艺评论是“高精尖”的智识创造(赵凤兰)

  张世英:万有相通的哲学之思(赵凤兰)

  87版《红楼梦》——让艺术之梦永不腐朽(赵凤兰)

  

中国文艺评论网友群(QQ号366435036)二维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