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骨《白蛇传》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中成长的新兴一代,具有较之父辈们更加强烈的文化需求和更加时尚化的艺术追求。小小少年可以变身“小戏骨”。
戏剧如何满足当下年轻人的精神世界?戏剧如何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景观?
戏剧,这门古老的艺术,至今仍没有失去生命力,依旧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从1962年3月27日开始设立“世界戏剧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剧院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纪念。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写道:“戏剧应该是史诗的原则和抒情诗的原则经过调解(互相转化)的统一。”由此可见,戏剧是融化了多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如:诗(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以及舞蹈等,因而被称为是最具有综合性的艺术。
可以说,戏剧是各类艺术发展直至成熟的一个结果,是文化高度进步的产物;因此,戏剧被许多美学家看做是古典文艺时期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然而,在更有视觉冲击力的影视和快餐式消费特色较为鲜明的网络文艺的双重冲击下,戏剧由于需要舞台的空间制约,艺术表现形式的时间沉淀,以及跨地区、跨文化的诸多隔阂问题,一度呈现式微的状态。而作为文化传承最为悠久的戏剧,亦在新的浪潮前,通过在场景上的突破,完成了戏里戏外的新蜕变。
戏剧之美在演变,长盛不衰有道理
余秋雨在探求戏剧的最初渊源,就是着手于寻觅远古人类生活中开始隐隐显现的戏剧美的因素。
于是乎,农耕祭祀、歌舞表演等各类被冠以“戏剧起源说”的种种“泛戏剧化”,导致了戏剧美的流散,反而阻碍了戏剧在艺术意义上的凝聚,造成了戏剧之美的本体姗姗来迟。
绝大多数80后、90后选择在手机上看电影、看电视,这已经成为了年轻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甚至可以将观看电影电视也归属于看戏的范畴,它们是戏剧艺术在科学技术时代的一种延伸或变形。
然而,对当下戏剧的认知和思考,亦或可以直接套用戴锦华教授电影大师课中的一段话。“相对于其他艺术,人们始终顽强地认为,观剧的艺术是与生俱来的。人们不需要学习就能看懂戏剧。”
小戏骨《红楼梦》中的薛宝钗
其实不然,戏剧艺术是由众多艺术手段有机统一成新的整体,并且高度地与工业、商业、科技、前沿的人类思维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众所周知,戏剧艺术是具有现场直观性、双向交流性与不可完全重复的一次性艺术。
戏剧一旦正式登台,面对观众,就是一次性的、毫无回旋余地的演出;下一次演出,由于环境、氛围及演员自身条件的变化不可能完全相同,而且观众也有不同,这种台上与台下的互动和交流,不仅影响着演员的角色扮演与艺术创造,同时也在模塑着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戏剧。
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总是营造一个超越于现实的真正艺术精神、对现实的深刻有力的批判,体现着人性真善美的世界。
舞台上所表现的戏剧美感,能唤起观众的心理感应,让观众被剧中人物的命运、性格,演员的演技(唱腔、身段、舞姿、道白)和舞台美术设计所打动,并带入一个暂时超脱了现实生活的负担、累赘与束缚,获得心灵解放的自由境地。
这就是,戏剧艺术长盛不衰的原因。
走出剧场的门,找到聊一聊戏剧的契机
时代的更迭,科技的进步,需要面对的现实情形是,戏剧观众不断减少。但是剧场还是存在,涌入剧场看戏的人们还是存在的。
人类在,戏剧便在。因为,人们演戏与观看的欲望不会消失,这种欲望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其实,戏剧长期承担着“公共教育”的社会功能。在剧场里流泪,在剧场里欢笑,在剧场里沉思……便是精神的陶冶,美的享受。
新的境况是,在互联网时代中成长的新兴一代,具有较之父辈们更加强烈的文化需求和更加时尚化的艺术追求。戏剧如何满足当下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如何让戏剧艺术更有效地为人们提供情感宣泄的机会及思想磨砺的武器?
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
显而易见,戏剧的存在是必然的;剧场生态也在悄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它甚至正在形成自己的良性循环体系。
例如整个家庭前往购物中心吃喝玩乐:不知不觉中,购物中心合并了剧场、电影院,乃至博物馆和主题乐园。
这些并不是概念。如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2013年开业,就在B3层设置了一个艺术馆,第一年就举办了15场艺术展;同时还设有艺术讲座,已经举办了112场。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开业当天同时推出的为期3月的莫奈艺术展,观展人数累积超30万次,单日最高达6000人次。
一个必然的潮流是,剧院正在以和电影院、博物展览馆相似的形态,进驻到购物中心之中。从商业角度看,它们的出现,是为购物中心解决引客与留客的难题;而从艺术角度看,这样的跨界融合,却成为了戏剧走出剧场的契机。
小戏骨《红楼梦》
让戏剧在场景中“变脸”,从景观回归文化
精彩的戏剧片段可以在购物中心的任何场景中,即时呈现;打破台上台下的隔阂,将观众变成互动嘉宾;打破年龄和知识的壁垒,小小少年可以变身“小戏骨”,中老年爱好者可以登台亮相一展票友所长……而各种戏剧元素,亦可应景的出现在剧场之外的各种商超场景之中,如视频、如音乐、如海报、如售货员的服饰等。
故宫娃娃
购物之旅也可以变成戏剧的赏析之旅,甚至于一些戏剧的衍生品亦可成为吸引关注与兴趣的工具——可以变脸的小公仔,可能会让孩子们对川剧有更多的好奇;一件格格装的“故宫娃娃”,或许会让京剧被再次响起;一件“星球大战”的T恤,或许正好值得买来现穿,进入到剧场里看星战舞台剧;一个现场制作的小稻草人,绝对是让音乐剧《绿野仙踪》票房大卖的活广告……
如此种种,不过是换个场景,走出剧场,将更多的戏剧元素变得贴近生活,贴近人心,尤其是已经和戏剧有了隔阂的8090后之心的一个“楔子”。
然后,“正文”上演,剧场大幕拉开,一切便顺理成章了。每一个本来是怀着购物、逛街目的的人,找到了聊一聊戏剧的话题,逐步也就沉浸在戏剧的世界里,路人即时性转粉了。
这只是一种场景实现方式,但未尝不是世界戏剧日,让我们来谈谈戏剧的一个现实结合点。
虽然,现代化剧场的概念,早已超过了单纯意义上戏剧的范围;但是,戏剧作为当代社会的重要景观,与剧场一起成为了现代城市景观空间构造的一部分,这本就是一个让戏剧成为现代城市文化生活标配的最佳扩张机会。
戏剧艺术扩大了、优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丰富了、诗化了我们的生活内容。在我们不断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戏剧艺术使我们在精神上得到愉悦、慰藉、鼓舞、充实和提高。
作者:张湘彦(株洲市文化艺术创作中心)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选编:何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网络信息处、中国文艺评论网)
世界戏剧日,让我们来谈谈戏剧吧!你最喜欢的戏剧是哪一部?《牡丹亭》《锁麟囊》《荒山泪》《龙凤呈祥》《雷雨》《茶馆》《暗恋桃花源》《李尔王》《樱桃园》?最喜欢话剧、京剧、越剧、昆曲、黄梅戏、花鼓戏还是什么戏种?中国文艺评论网欢迎您留言哦!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