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融媒体时代的“国风”综艺出圈与文化自信

2022-12-12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媛 张慧瑜 收藏

近些年,一系列国风综艺频频出圈,获得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如《唐宫夜宴》《典籍中的中国》《舞千年》《古韵新声》等节目频频出圈,综艺节目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媒介。“国风”是“中国风”的简称,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风格。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电视节目创造的重要资源,而国风综艺的热潮则开始于2016年,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爆红,掀起“传统文化热”。

《国家宝藏》剧照

汲取文化底蕴创造优质内容

从文字语言、诗词歌赋到书画器乐、古籍文物,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为现代文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资源和精神指引,对文化要素的深入发掘和生动复现也成为国风综艺的立足之本。

近些年的国风综艺,基于对传统文化不同元素或门类的挖掘可分为几类:一是,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为代表的诗文普及类节目,通过对古代文本的解读,搭建起沟通古今思想的桥梁,使观众徜徉在诗词和戏剧画面相交织的文化海洋中;二是,以《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古韵新声》等为代表的文物展赏类节目,镜头摇移之间,唤醒了传统器具的文化记忆,文物透过屏幕诉说着千百年的风霜往事;三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情景再现,以“奇妙游”系列、《舞千年》等为代表的艺术演绎类节目,在歌舞吟唱的曼妙与空灵之间,让观众感受身临其境的审美意境与古典气蕴。

这些国风综艺节目依托千年文明守正创新,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摘取创造、精心演绎,向观众展示了中华大国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扩充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文化意识与文化自信。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创新

推动传统文化走进观众视野还不够,如何让观众更好地接纳并主动产生兴趣是更重要的一步。国风综艺重视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创新,将现代流行呈现方式与古典内容相结合,跨艺术呈现带给观众更多轻松愉悦之感。如《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以戏剧扮演的方式,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用流行旋律“唱出来”,用轻松易懂的方式传递了古典诗词背后的文化知识和价值底蕴;而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让人物唐小妹“穿越”回唐代,观众也随着人物的奇妙经历领略了传统习俗的精妙与历史传说的趣味。

高科技呈现手段也成为国风综艺提升视听效果的另一重要发力点。如《唐宫夜宴》通过“5G+4K+AR”技术还原唐朝繁荣景象,让原本书画文物上静止的人“动”了起来,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和绝妙的视听盛宴,沉浸已久的文物由此焕发全新容貌。《上线吧!华彩少年》则通过AI技术打造首个国风超写实虚拟KOL,在传统与未来感的交错中演绎传统戏曲,在颇具网感的多元艺术融合中实现对传统的传承与革新,也为屏幕前热爱次元文化的“Z世代”青年树立起“传统新偶像”的风向标。

新的节目形式和表现手段以创新想法赋能传统,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在视听呈现上延伸了内容的时空维度,激活了古典文化的流行韵味,展示了中华文化不掩于岁月的大气厚度。同时,这些现代化的话语表达还为观众建构出关于传统文化的想象空间,激发观众进一步探索传统文化美感的热情。

《典籍中的中国》剧照

电视综艺创造文化自信

国风综艺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推动了文旅文创、汉服国漫等共生文化圈层的发展。以河南卫视为例,自2021年春晚《唐宫夜宴》片段在短视频平台爆火之后,继续乘胜追击、锐意突破,创造出《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既有现代感、又有古典感的系列IP节目。这些综艺节目带动了河南省文旅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促进河南地区的历史文化从线上到线下焕发活力。由此可见,电视媒体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力量。

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新时代精品工程”“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等号召下,内容创作呈现持续繁荣的态势。传播渠道的扩展是电视节目创新传统文化内容传播路径的关键一环。当下卫视与网络平台的合作成为优质电视节目播送的重要形式:或网台联合制作节目,如河南卫视与优酷、B站分别联合推出的《新民乐国风夜》《舞千年》国风节目;或借助抖音、新媒体渠道传播节目高光内容,制造“爆梗”,推动传统文化“破圈”。多渠道的拓展不仅让传统电视节目更具有“网感”,赢得了更多年轻用户的观注;也让网络平台汲取优质内容资源,扩充了平台的节目维度,带来双赢效果。另外,TikTok、YouTube等海外平台的内容传播也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李子柒的乡土文化视频、中国竹编技艺等优质传统文化内容在海外绽放光彩,自信讲出源远流长的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报告中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时代浪潮涌动中,我们呼吁创新的精品电视艺术作品,影响更多年轻人关注中国文化,并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设与弘扬中来,赓续优秀传统文化命脉。让当代青年增强文化自信,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融媒体时代的文学创新(张慧瑜)

“出圈”的国风正在完成沉淀和筛选(孙佳山)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