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大灾害、困难,文艺的作用不言而喻。且不说在抗日战争的民族危难时期,《义勇军进行曲》等文艺作品发挥了巨大作用,就当下来说,2月2日文艺界抗击疫情主题MV《坚信爱会赢》推出后,官方微博点击量一天内突破900万,之后在多家网络视频平台上线,在二十家卫视和百余家地方电视台播出。观众深受感动,有的网友动情地说:“感谢各位艺术家的声援,热泪盈眶!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力量,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它反映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在灾难面前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痌瘝在抱的拳拳之心,反映了优秀的文艺作品在鼓舞斗志、抚慰心灵、凝聚人心方面能够发挥的独特作用。面对严重的灾害,文艺工作者如何更好地搞好创作、不辱使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话题。
车梅《致敬天使》(中国画)
首先,应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疫情防控斗争中的精神气象。这次疫情危害严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段令人难忘的插曲。插曲自有其特色,但也使主旋律更为激越。除了强大的组织力,全国人民还用切实的战“疫”行动映射出昂扬向上、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气象,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深厚底蕴。比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批批医护人员离开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子女奔赴武汉,他们想的是疫情就是命令;千里之外的菜农驾车将万斤蔬菜捐献运送疫区,他们想的是防控疫情,人人有责;爱美的年轻护士因长时间的封闭工作显得疲惫不堪,脸上被压出深深的印痕,有的甚至已经破损,仍然冲锋在前、恪尽职守,她们心中装的是治病救人的仁爱之心……全国人民、各个岗位,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努力着、奋斗着,体现出整体组织性和个体自觉性的高度统一,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这自然是一首气势干云、气韵深长的史诗,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在重大考验面前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藐视困难、自信自强的精神意蕴和风貌。正像歌曲《坚信爱会赢》所说,“长江黄河水流长,我们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力量”。尽管还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是主流、是总体,是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人们的“共情”,当然也是艺术创作必须把握的价值取向,是艺术作品必须呈现的基础底色,并最终关系到作品的成败。这需要艺术创作注重提升站位的高度,扩大审美观照的视野,保持价值导向的定力,而不是局限于一隅之地、一孔之见,更不能人云亦云、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