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阎晶明:“批评的批评”需要活跃

2019-04-25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阎晶明 收藏

阎晶明

  对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发展历程来说,改革开放40多年是很重要的发展时期,文学理论研究与批评成就瞩目。尽管现在文学批评面临着很多问题,也常被诟病,但文学批评的不可或缺性,在文学事业发展过程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

  回想上世纪80年代,批评家的地位、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了作家,那一代批评家对当代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逐渐地,情形慢慢发生变化,包括批评家身份的转换,长期是以作协批评家为主,后来逐渐变成以高校的学者为主,这样,文学批评的现场感和文学批评的学术性之间,比例上逐渐产生了新的变化。文学批评的表达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由以写文章为主变成文章与研讨并举。

  在我印象中,上世纪80年代的批评文章,既热烈讨论作家作品,也经常针对文学批评本身发言。“批评的批评”在当时很多批评家那里是一件自觉要做的工作。

  现在,对于“批评的批评”慢慢地少了,能量减弱了。这是一个问题。今天,很多批评的理念需要重新识别。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关于批评的理论探讨一直在非专业的外围性概念当中纠缠着。比如说“捧”和“骂”的关系,似乎就变成谁骂谁就是好的批评家,甚至有了“骂派批评”一说。就批评本身来说,到底什么样的批评才是好的批评,批评家的出发点是什么,他为什么要面对这个作品?一个批评家如果不是以欣赏的姿态,或者完全没有欣赏的态度,不能以提高创作作为切入点进入作家作品,那么批评的前提就不存在。你完全不欣赏这个作品,甚至认为它一文不值,到了不忍卒读的地步,那还为什么要评论?批评家要跟作家对话,指出作品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批评家在阅读中不可能没有看到不足,不可能没有看到缺陷,这对批评家来说是一个考验。但是现在就变成两种情况,要么就是一味说好,要么就说得毫无价值,有的批评文章因为把一个作家说得一无是处,从而获得了或大或小的名声。我们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批评名家,值得今人学习的一点,就是他们大多不失以欣赏的姿态面对一个作家,但决不是肉麻的吹捧和迎合,他要指出一个作家的优长,也要说出存在的毛病、局限,那种既态度鲜明又小心谨慎的态度,让文章变得耐读。

  鲁迅用“剜烂苹果”的比喻直指批评的要义,但“剜烂苹果”这一概念需要辨析。鲁迅强调的是剜掉坏的留下好的,而且在当时情形下更强调的是要留下好的。好的苹果穷人买不起,穷人只能买烂苹果,剜掉坏的还可以吃。所以鲁迅认为翻译也罢,批评也罢,应该持这种态度,要把烂的剜掉,告诉人们剩下的还可以吃。目的是要留下好的,没有好的,较好的也可以。但是我们后来就变成了只是“剜烂”,认为作家作品就是一个“烂苹果”,近乎等同于抛弃的态度,完全是批判的姿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应坚持说真话,讲道理。这是一种辩证的论述。说真话,就是批评家要秉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讲道理,就要求批评家要有科学的、专业的态度。说真话,讲道理,正是鲁迅所说“剜烂苹果”的要义所在。文学研讨会不应该成为对作家作品的炒作和吹捧,而应成为对批评对象的“集体会诊”。对研讨会的报道也应坚持实事求是。研讨会上有各种意见,到了新闻报道里就只剩下说过的好话。被研讨的对象即作家,可以接受研讨会上批评家说问题、指不足,但对新闻报道里说缺点,就认为这会变成“负面新闻”,不能接受。所以,批评风气的改变,还需要批评家与批评对象共同努力,大家应当互相适应。要改变现状,难点很多,我们都有责任。我在《文艺报》做编辑工作的时候,翻看《文艺报》的合订本,新时期初期吧,有一次《文艺报》开一个关于电影方面的会议,会议的报道非常真实,大家对作品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有哪些问题,《文艺报》都有记述。报道中还对《文艺报》自身在新闻报道和评论方面有哪些不足,都有坦诚记述。这样的文风不应该丢掉。面对文学批评的未来发展,我们还有很多任务要去完成,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下和未来的文学批评发展认真探讨。为实现这一目标,“批评的批评”应当成为批评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延伸阅读:

  阎晶明:在传承中创新文化新格局

  如何寻求“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标准之平衡?

  影视批评的难度(徐兆寿)

  新媒介文艺批评:走“内外综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