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海外留学生不必再为“面包”犯愁,不必再像24年前《北京人在纽约》里王起明那样筑起坚固而利己的防线。为理想而坚守,构筑内心秩序,是《归去来》希望与今时年轻人探讨的话题。
《归去来》海报
导演刘江说,新剧 《归去来》 是自己“最沉甸甸的作品”。分量,源自对当下青年人内心秩序的凝重探讨———
宁鸣:清华大学的“码农”之一,敢在毕业礼上“闯入”系统后台借大屏幕表白,却在与暗恋女生面对面时一再却步。
萧清:刚到国外的留学生之一,既是品学兼优的名校学霸,也是在西方价值观、傲慢与偏见中游泳的初学者。
缪盈:人美心善又高知的乖乖女之一,本有着人人钦羡的完美人生,可亲情与爱情的不兼容埋下了转折伏笔。
书澈:有着优质原生家庭的“准移民”之一,看似与生活的粗粝擦肩而过,可不堪的往事与父辈的庇护都是他挣不脱的心灵困境。
这是《归去来》中的几名年轻人。几乎每一集,他们都会面临选择,关乎爱情、亲情、理想、信念。大大小小的“二选一”一旦戳中荧屏前的你我,这些“之一”便融入时代背景,化为现实中的青年尤其是海外留学生这一群体。
《归去来》剧照
该剧由刘江执导,高璇和任宝茹编剧,正在东方卫视播出。此前,两位编剧曾联手写过《别了,温哥华》,刘江的作品序列里有着 《黎明之前》《媳妇的美好时代》《我们结婚吧》等口碑之作。
这代留学生的奋斗样本,“生活已经帮我们提炼好了”
越过第一集漫长的楔子,故事的正章始于第二集。高速公路上,着急赶赴医院的书澈违章超速,他恳求同车的萧清“顶包”,不料处理事故的美国巡警刚好听得懂中文……
于书澈,这个懂中文的巡警是他人生计划中的一大意外。父亲在国内身居要职,自打成年后,书澈就不断试图摆脱家庭的支撑抑或他认为的“桎梏”。他曾觉得,自己离家留学、拒绝家庭铺设的捷径,这就是独立的涵义。但在其父看来,“任何不建立在经济独立上的所谓个性独立,都是空中楼阁”。而这次违章又把他拽回到父亲的羽翼下。
于萧清,这个懂中文的巡警是她在漫漫法学生涯中的第一道考题。身为“法二代”,萧清的理想从来都是做一名像父亲那样公正严明的司法工作者。可刚考入“常春藤”盟校,“选正义还是选人情”的难题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男女主角的人生因这桩意外越缠越紧,他们以及缪盈的家庭背景也随之渐浮于水面:有人从政、有人经商、有人执法。
三个来自不同层面的留学生构成了《归去来》 的核心框架。几个主角轮流直面情与理、法与义、个人与家庭的抉择。以他们为引线,观众还见到了“熊孩子”成然和金露、有着鲜明金钱观的情侣凯瑟琳和本杰明、俗称“香蕉人”的房东莫妮卡等角色。
《归去来》剧照
如果说主角们负责阐述当代中国青年自信成长的轨迹,设置成长途中情感、三观、乃至反腐等现实议题,那么配角们承担着丰满人情百态的职责。比如成然和金露之间,是一出歪打正着的“爱情买卖”。凯瑟琳和莫妮卡身上,则有不同文化、不同生活背景的烙印。还有毕业后留在国内的宁鸣,他仿佛留学生的镜像。其与缪盈的未来能否交错,既交付命运,也由自身奋斗决定。
之所以选取这些留学生样本,高璇说:“海外中国人的生活,就像我们生活某一部分的浓缩和映射。从创作来讲,生活已经帮我们提炼好了。”
24年前王起明为生计而搏,今天的萧清为理想而坚守
《北京人在纽约》剧照
论起国产剧里的海外生活,《北京人在纽约》绕不开去。阿春的扮演者王姬此次携手女儿,在《归去来》里饰演房东莫妮卡母女。于是难免两剧被放在同一语境下相互对照。
1994年,中国观众在电视机前打量第一部全程海外拍摄的剧集。他们惊诧于“淘金梦”只能寄托在地下室的窘迫,也为首尾呼应“借而不送”的500美元唏嘘不已。24年前的电视剧映照着彼时海外华人的境况:王起明那样的个体为生计而搏,又在赤裸裸的美式金钱观面前踟蹰犹疑。
24年过去了。萧清和书澈不必再为“面包”犯愁,不必再像王起明那样筑起坚固而利己的防线。当代中国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提升,这让戏里戏外的焦点都发生了迁徙。导演郑晓龙曾回忆,当年《北京人在纽约》拍摄时,全剧组就他一人拥有美国驾照,其余众人都只持中国驾照,“美国警察见到中国驾照—下就懵了”。而到了《归去来》中,美国有人会讲中文已不稀奇。
如斯背景下,当代海外留学生更看重的,是自我价值、内心秩序的构建。正如剧中萧清的台词:“我的理想是活出一个只求自己的人生。”她拒绝了两轮金钱诱惑,却在一张“纯友谊牌”前心软了。这般姿态,与困在“丛林法则”里的王起明已是大相径庭。线索逐渐铺开,一场牵扯到父辈的反腐斗争即将劈开几名年轻人的情感网络,并最终为他们的成长写下注释。
刘江说:“改革开放40年,当代年轻人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且思想开放的一代人,他们对于现实需求、理想抱负等追求都颇具自主、自信的个性特征。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时代和现实的考验,比如诚信、公平、欲望。”剧中王志文饰演的父亲与书澈有一段激辩:做正确的事还是应该的事?做死磕原则的人,还是精致利己者?
“归去来”三个字,留学、回归、重来,意义不止于地理范畴。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