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沪揭晓的某个国际艺术评论奖,因丰厚的奖金而出圈。这一奖项走过有些年头,渐渐积攒起业内口碑,其围绕当代艺术展览发出相关评论的“英雄帖”,被认为正当时,精准呼应了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城市出现的艺术展览热。可惜,仅就新一届获奖的中文作品而言,令大众不免有些失望——所评展览绝大多数堪称小众,有的连专业人士都闻所未闻,偏偏热门展览不见踪迹。如是尴尬,同样发生在主办方公布的收到投稿作品较多关注的展览中。事实上,这正是当今艺术评论现状的写照:局限于小圈子里曲高和寡的讨论,甚至于,频频充斥着大众看得一头雾水的专业术语。
时下,逛美术馆成为越来越多人日渐熟悉的生活方式,热门甚至爆款艺术展览不再少见。这让笔者不禁好奇,是备受大众追捧的展览不配被置于专业视角加以评头论足吗?专业的艺术评论为何俨然与大众“有壁”?
“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现场(图片选自“中华艺术宫”微信公号)
一方面,艺术评论水准的高低与专业度不无关联。“搬来”恰当的美学、哲学等理论概念,无论诠释主观感觉、打开思考维度还是揭示事物本质,都将变得更有说服力。评论对象选择对了,常常被认为成功了一半,更能发挥这种专业阐释的优势。一些小众的展览,很多时候因走的是专业路线,似乎与“不明觉厉”的所谓理论分析更为匹配,也更能彰显写作者自以为的“品位”,因而备受青睐。
另一方面,不少热门展览的确在学术上经不起推敲。它们要么主打讲究眼球效应的沉浸式,要么可谓缺乏逻辑可言的“大拼盘”,也难怪在专业人士眼中俨然“小儿科”,认为犯不上对其一本正经进行专业分析。
然而,这些并不能成为艺术评论存在“傲慢与偏见”的理由。
无论热门展览能否被专业人士瞧得上,对于它们的评论已经以另一种方式“制霸”网络了。据小红书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该平台的多元内容中,艺术是快速飙升的垂类,短短一年间,呈现了约21000%的增长。其中针对艺术展览的讨论居于高位,不少就是热辣鲜活的短评。而对比其它文艺门类,流行于大众之间的网文、网剧、甚至短视频,如今也已渐入专业评论的视野。如是看来,热门展览实在不该成为专业艺术评论的“盲区”。
事实上,作为文化供给的艺术展览,越是大众感兴趣的,越是值得学界关注、研究。不单单是因切中大众关注点,这样的评论将辐射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半径。更在于,从专业视角给出反馈、解析、点评、指引,给普通观众提供“参考”,是一种有价值的艺术普及,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展览,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艺术生态中分辨出不容错过的宝藏,为大众审美力的提升添砖加瓦。
对于热门展览存在的种种不足,也不妨有来自专业维度的批评声音。这些在理的“挑刺”,带着真知灼见,难道不也是专业度的一种体现吗?甚至将激发策划方的创新创造能力,从不同维度促成展览迈向更高品质。
做到这些,需要专业人士放下“傲慢与偏见”,发挥自己的知识储备、研究所长,触及广泛的展览类型,拥有努力成为展览与观众之间沟通桥梁的意识。艺术评论中真正有价值的专业度,不是仅放眼眼皮底下熟悉的那些专业却小众的展览,也不是云山雾罩、生搬硬套地玩概念、炫理论,偏要不说“人话”,而是拿捏好专业度与通俗性的分寸,既有理论传达,又通俗易懂,有效地抵达更广泛的人群。
学术、专业与大众、通俗,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项。人流量、观众反响如今正被视为美术馆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美术馆都在探索如何策划出既有学术高度又为大众喜爱的展览,优化服务内容与品质。这同样启示着艺术评论:不妨同时追求面向大众的写作与彰显专业度的思想。对于艺术评论而言,应当特立独行的绝非评论对象本身,而是观点与态度。
(作者:范昕,《文汇报》首席记者)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