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以人民为本”、务实求新与加强自身建设(陈旭光)

2022-01-27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陈旭光 收藏

“以人民为本”、务实求新与加强自身建设

——关于文艺评论的思考

  当下,加强文艺评论建设,已经被摆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突出位置。党、国家、人民和时代都对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举办“啄木鸟”杯文艺评论作品推优活动,即体现了这一点。这个沉甸甸的“啄木鸟杯”代表了党、国家和人民对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视。这不仅仅是获得作品推优者的光荣,更是全体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光荣,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光荣的使命和神圣的义务。作为一个文艺评论工作者,这次我的专著《电影工业美学研究》有幸被推优,倍感荣幸。结合近几年做文艺评论的甘苦心得,我谈谈自己对文艺评论工作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是文艺评论必须以人民为本位。与一切社会主义文艺一样,文艺评论也应该“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实际上强调的是一个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今天我们的文艺和文艺评论显然都是为最广大的人民读者服务,这是我们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我们的文艺评论要接现实生活的“地气”,要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要想人民所想,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清新质朴、刚健有力。

  二是文艺评论怎样才能实现它的教育、引领、指导等功能。显然,文艺评论并不是只要写出来就好了的,它必须要有人阅读并最好能够得到共鸣,哪怕争议也不怕。而有些问题意识强的文艺评论和研究报告,还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发挥智库功能,提供“顶层设计”。

  互联网时代,文艺批评的形态样式、功能与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就样态形式或传达传播媒介而言,除了传统的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外,依托互联网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弹幕、评分、短视频等广义的“批评”也在纷纷崛起,以这些不断变化出新的新媒介为载体的文艺和文艺批评都在不断发展。观众与读者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变成“人人都是批评家”,大家都可以议论评价,可以吐槽点赞。显然,文艺批评的新变促使我们与时俱进,去适应进而推动文艺批评的新发展,这是文艺评论保有生命活力,继续发挥影响力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思考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新形式、新特点,思考如何接现实生活和创作实践的“地气”,发挥其应有的“镜子”“良药”“啄木鸟”的作用,从而“引导创作”“引领风尚”,引导健康良好的舆情,思考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指导下,用中外文艺理论的“磨刀石”,磨好文艺评论这把“利器”。

  三是文艺评论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优秀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理论素养,能进行务实有效、有的放矢的批评实践,符合国家社会需求,还应该能够深刻理解文化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的文艺发展观,准确把握主流内涵,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修中华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广泛学习中外文艺理论,推进文艺评论的基础研究和前沿实践,推动文艺评论的繁荣发展。

  文艺评论工作者应该自觉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和学术素养。理论是批评的基础。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应加强主体自身综合理论素养的培养,不断适应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学科融合的时代特征。要尊重互联网时代,提倡并实践“短平快”而有力的文艺评论的写作,以使文艺评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发挥文艺评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此外,还应加强艺术批评的“现场性”实践或观察,深入“田野”采风,到剧场、音乐厅、电影摄制组等进行艺术观摩和批评实践,与艺术家交朋友,“掏心窝”,既尊重他们的创作甘苦,也直言不讳,勇于做“诤友”,做敢于啄出害虫的“啄木鸟”,要进一步加强与艺术创作实践的结合,全面关注艺术创作,对最新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进行评论发言。

  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万象更新。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艺批评也应在葆有理论高度的基础上,“接”中国现实的“地气”和“烟火气”,“接”中国社会的“人气”,阐释“中国故事”,讲述“中国话语”,从而发挥文艺评论应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作者:陈旭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视听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镜像时代 立言文化(陈旭光)

  陈旭光:如何让文艺评论接“地气”有“人气”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