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西北望敦煌 明天更辉煌(杨宇全)

2022-11-10 阅读: 来源:《美术报》 作者:杨宇全 收藏

据悉,2022年高校毕业生多达1076万人,就业形势空前严峻,考研、考公、考编成了热门。然而,今年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一个事业编制岗位的招聘,报名者仅五六人,最后竟全部缺考,一时间“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的话题登上热搜。在考公、考编热的大环境下,一边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边是带有编制的考古所岗位“零应聘”,这在“考古热”“文保热”日益火爆的今天,缘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差异?自然引发了大家对相关领域人才现状的关注与热议。

毫无疑问,敦煌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浓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但因偏僻的地理位置、严格的招聘和工作要求、较低的薪资待遇等因素,致使很多应聘者望敦煌而生凄惶,以致于“敬而远之”望而却步。“零应聘”成为热议的话题,这背后反映的最深层次问题,其实是考古人才短缺。而这样的难题不仅仅是敦煌研究院,很多考古机构也面临着同样困境。

榆林窟,图片来源于敦煌研究院官网

泱泱华夏,作为文物大国,目前我国考古工作者十分短缺。据了解,全国省级以上文物考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有人数不足2100名,尤其是石窟寺人才培养体系更是有待完善,考古人才渐现断档之势,石窟寺文物保护、数字化技术人才更是严重缺乏。

从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招聘细则来看,对报考者要求颇高。学历至少是硕士研究生,而且必须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八大美院”。而且年龄也有限制,要求35周岁以下。除了前面讲过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薪资待遇较低等原因外,招聘条件设置过高也是让一些有志者望而却步的主要因素。

如何“破局”,有识之士也给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不妨通过定向培养,采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动等,增进聚才引才,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人才布局要做到视野前瞻,绝不能“人到用时方恨少”等等。当然,想要真正扶持这类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教育政策的倾斜,以及提高相关人才的待遇,还需要培养从业者的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因为考古工作不只是一项学术工作,考古工作者身负使命,重担在肩,不仅承担着发掘勘探的工作,更承担着守护历史文化的重任。

重视人才、发展人才,既是考古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固然重要,但对考古从业者的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提升同样重要!是的,你既然选择了这项事业,就要做好为之奋斗终身的准备。

以三任敦煌“掌门人”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先生为代表的第一、二、三代莫高人,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为敦煌文化遗产终身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生历程中孕育形成的“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16字“莫高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尤其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他们都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坚守敦煌莫高窟多年,茹苦含辛,筚路蓝缕,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把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用毕生所学为“敦煌学”事业呕心沥血,为后来者树立了高山仰止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热爱与坚守、奉献与情怀,对一个考古工作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品质,因此要有“为往圣继绝学”的理想与志向,学有所用,知行合一,用自己的才华和所学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正是时代所赋予每一位考古工作者的重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

近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年轻考古工作者对考古事业的热爱与挑战。在纪录片《敦煌师父》中,从南方过来的浙江大学考古学硕士张小杨,高强度的工作,恶劣的环境,和同龄人的差距,一度让张小杨陷入迷茫。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老师的悉心帮助下,张小杨逐渐安定下来,重新进入工作状态,石窟寺考古报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自己所从事的考古事业也越来越有信心。

尽管有时“理想很丰满,现实骨感”,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对考古事业的投入与人才重视程度的日益增强以及各项保障措施的跟进,西北望敦煌,不会再出现“零招聘”的尴尬与凄惶!


(作者:杨宇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艺术让运动“更快更高更强更美好”(杨宇全)

从“书家笔下无错字”说起:兼谈书法界文墨分离现象(杨宇全)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