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以“文艺+新媒体”的方式助推文化润疆工程(张凡 张银蓉)

2021-03-01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凡 张银蓉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中国艺术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210301/index.htm?page=/page_2/202102/t20210228_535753.htm&pagenum=2


  连日来,辛丑牛年央视春晚的一首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爆红网络。回到歌曲本身,不论是歌手本人无比深情的演唱,还是歌曲背后令人动容的故事,都让这首歌成为国人发现中国新疆地域景观的“代言”之作。

  众所周知,在现代信息技术及新媒体交互影响与加持之下,如今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已然今非昔比。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地域辽阔,风光秀丽,美不胜收。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三山夹两盆”构架之下,沙漠与绿洲紧密相连,城镇与乡村交相辉映。古往今来,这里产生了一大批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既可领略到瀚海阑干和愁云惨淡,更可目睹征蓬出汉和归雁入胡,甚或极目远眺轮台送君和雪满天山。一众边塞诗人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热血与激情,借西域的烈酒排遣心中的思乡与柔情、雄心与壮志,自而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边塞史话。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那些来自五湖四海、天山南北的人们,带着各自的乡音在黄沙漫天与绿洲萦眼的土地上交流交融、相互激越,共同筑造了新疆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大好局面。

  巍巍天山舒长卷,壮美昆仑谱新篇。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在歌手近3分钟的舞台表演中牵动人心,引人无限遐想,其背后是社会大众对鲜活的新疆地域元素的热切关注。一方面,就歌曲内容来讲,牧羊人和养蜂女在草原野花盛开的季节相遇,却在驼铃响起的时节分别,这样美丽又哀婉的爱情故事系起的是爱情里恋人双方善良、淳朴的真心。另一方面,《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曲火爆,将新疆丰饶别致的自然美景带到了世人的眼前,让更多欣赏的目光投向可可托海、伊犁的那拉提以及更多具有新疆地域特点的自然景色与人文风光。

  以现代信息技术及新媒体为新疆文化旅游插上腾飞的翅膀,彰显地域元素的艺术表现张力,已成为当前文化润疆工程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将新疆富蕴县的魅力盛景和深情传播至全国人民的观赏视野,这已不是媒体融合时代中新疆旅游业走出西北边陲的个案。2020年,新疆昭苏县女副县长贺娇龙身披红斗篷,策马奔腾在辽阔雪原上的一段视频走红各个视频网站,与之可谓相映成趣。无垠雪域、红衣“娇龙”、策马奔腾,加之昭苏县每年举办的赛马节,这些都让人联想起金庸笔下梦幻般的刀光剑影,牵动现代人远离都市、贴近大自然的内心渴望。人们在惊艳于新疆冬季旅游体验多姿多彩的同时,更感叹于女副县长借助网络传播方式宣传地方物产,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出彩能力。

新疆昭苏县女副县长贺娇龙(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或是女副县长直播带货,都在瞬息万变的融媒体时代里,以传统旅游和地方物产为依托,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加持,齐心并进,共同搭建好新疆文化旅游发展的强力平台。为了将步入新时代的新疆更多的“可可托海”展示在当代国人的视野中,应该在时代的浪潮中激流勇进、奋发前行,挖掘新疆地域元素来塑造良好的地方形象,以原生态的魅力和真挚情感面对大众的观赏;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新疆地域元素的主旋律表达,为新疆文旅产业发展与文化润疆工程引入强有力的原动力、注入一剂强心剂;与新媒体对话,以更加包容的姿态与格局融合发展,助推文化润疆工程。

  将中华民族延绵数千年的文脉以多样化的方式浸润到新疆这片广袤的大地,用文化的力量来激励生于斯、长于斯的各民族同胞,这些在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及女副县长直播带货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以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加来再现原生态的自然之美,以“文艺+新媒体”的方式将新疆地域元素延展至更宽更广的文化发展大舞台上则更有价值和意义。

  (文中视频及图片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张凡,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学员;张银蓉,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时尚之美让传统文化破壁出圈(张凡)

  《北京传》:讲述一座城的“成长故事”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