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抗疫音乐的意象、境界与精神(徐粤春)

2021-01-11 阅读: 来源:光明网 作者:徐粤春 收藏

  (点击网页如上“来源:光明网”,查看网络报道,链接为:https://wenyi.gmw.cn/2021-01/06/content_34523422.htm

 

  两千多年前,《诗经•秦风•无衣》这首战歌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壮怀激烈,描绘了秦国兵士慷慨从军、共御强敌的豪迈景象。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百年来全球最严重传染病的战役中,广大音乐工作者用歌声礼赞抗疫英雄,用音符讴歌抗疫精神,用音乐的力量振奋民心、增强信心、抚慰人心,谱写了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时代之歌。

  纵观此次抗疫主题音乐创作,可以说数量大、佳作多,情感饱满、意象丰富。这些作品承载着音乐家们的社会责任、理性思考与真挚情感,优美的旋律构建了丰富深邃的意象世界和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唱响了波澜壮阔的时代精神。

【视频】《武汉伢》MV

  虚实结合的生动记录,描绘抗疫斗争的典型意象

  音乐创作的意象选择,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环境人文、地域因素密不可分。在抗疫斗争这一特殊的大语境下,许多作品通过选取看来极为寻常的意象,焕发出不寻常的光彩,更突出对抗疫地域环境意象的营造。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集中爆发的地区,武汉在抗疫阻击战、总体战中处于最前线、最焦点。音乐家们通过极具地域性的符号特征、形象表现和极具文化意味的形式,将全国人民对武汉人民的牵挂,熔铸在一江一桥、一花一景、一餐一饭之中。同时,深入挖掘武汉深厚的文化内涵,讴歌“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由唐跃生作词、方石作曲、胡蕾演唱的《武汉》,将代表武汉的樱花、江风、黄鹤楼、热干面等意象娓娓道来,展现出江城浓浓的烟火气,激励人们为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美好生活全力以赴。相比《武汉》诗意的表达,谭旋、段思思的《武汉伢》则更加生活化,开头、结尾的童声和中间武汉方言的融入,竹床、宵夜、蒲扇等日常琐碎的符号,呈现出一片闲适安逸的生活状态,自然流露出“这是我的家,我们守护她”的真情。

  抗疫斗争典型意象的挖掘是音乐创作的聚焦点。许多作品关注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等主题,深情讴歌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通过逆行的背影、剪去的长发、口罩后的面庞等意象,以质朴、清新的写实主义手法勾勒他们的形象,再以主观造境的表意方式,抒发疫情重压下人民群众对抗疫工作者由衷的赞美,从而建构起情景并茂、引人入胜的艺术意境。如陈道斌作词、栾凯作曲、曹芙嘉演唱的《背影》,从背影这一饱含深情的意象致敬所有逆行者,“不知道你何时归来,归来的时候,带着平安和阳光。”再如口罩作为防控疫情的重要物资,记录了医务人员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口罩后面的美》《天使的面具》等歌曲以口罩为切入点,表现口罩之后的医务人员的疲惫与辛苦,员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在表现和塑造这些医务人员时,作品更多地将其作为鲜活的普通个体,让人可亲、可近、可信、可敬的人,这就坚定了大家的一个信念——“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抗疫音乐以其独特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使艺术表现主体的形象具象化、多元化、立体化,既没有脱离特定形象的制约,又超越了特定形象,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启示。这个意象世界是感性与意义的内在统一,是虚与实的有机结合,是杜夫海纳所称之为的“灿烂的感性”,不仅实现了意象化的寄托,也成为了审美造境和精神升华的坚实基础。

  情景交融的深情抒写,构筑意蕴丰盈的审美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词。”音乐也是如此,音乐的境界既出自歌词,又出自曲调,还与声音的表现方式和情感传达密不可分。“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在创作这些抗疫音乐创作时,音乐家们把自己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中,体察现实、捕捉灵感,以个人真挚的审美情感抒写时代之情、人民之情,唤起听众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产生了极强的感染力感召力。这些作品的题材、视角、手法各不相同,也就得以呈现出意蕴丰富的审美境界和情感定位,有悲悯的、低沉的,有温情的、圣洁的,也有激昂的、雄浑的,但作品都充满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基调,给人们以鼓舞、抚慰和奋进的力量。

  如陈道斌作词、王喆作曲、雷佳演唱的歌曲《解放军来了》,副歌部分反复吟咏“解放军来了,带来温暖,带来希望。解放军来了,血脉相连筑起防线,为我们把风雨阻挡”,歌词与旋律相得益彰,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把人民军队群体的可靠、可亲、可敬与普通百姓个体内心的期盼、信赖、敬仰融为一体,以小切口展现大视野、高境界,为军旅主题音乐创作增添了触动人心的佳作。

  再如王晓岭作词、李凯稠作曲的《你安好,我无恙》和安均作词、丁乔作曲、韩磊演唱的纪录片《同心战疫》主题曲《风雨无阻》,两首歌同样运用风雨这一象征手法,却传达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意境。前者是“风一场,雨一场,有人陪,不慌张。在故乡,在他乡,春天在路上”,充满温情和祝福,如同一首润物无声的散文诗;后者则是“风也有,雨也有,风雨之中昂起头。风也有,雨也有,风雨无阻向前走。几千年的脚步从未停留,历史的接力手牵手”,满怀斗志和豪情,更像是一首响遏行云的进行曲。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

  宏大叙事与个体体验的辩证统一,唱响荡气回肠的时代精神

  《礼记•乐记》中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荀子•乐论》中讲道,“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在抗疫斗争中,广大音乐工作者牢记初心使命,用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记录时代精神,以实际行动和优秀作品践行着伟大抗疫精神。艾青说:“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时代的痛苦与欢乐,必须糅合在个人的痛苦与欢乐中。”抗疫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既是独特的、个人的,又是普遍的、大众的,实现了“小我”与“大我”的水乳交融、有机统一,将音乐的力量铭刻在伟大抗疫精神的丰碑上。

  由胡占凡作词、叶小钢作曲的《大爱苍生》展现出一种大国气度与博大胸怀,中华大地、华夏文明、家国情怀、手足亲情在豪放派的古典诗词意象化用中矗立起来,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愈挫愈奋、不可征服的英雄主义精神。梁芒作词、舒楠作曲的《坚信爱会赢》,以MV的形式,集合众多演员,用分画面的方式将演唱与抗疫前线医护人员的感人镜头组合在一起,如同文艺界的一声集结令,齐心协力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为了你我拼了命”“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无法拥抱却离你最近”,口语化的表达鲜活生动、直抵人心,艺术的力量油然而生;而“长江黄河水流长”的升华,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在歌曲中流淌,凝聚起必胜的信念和力量,这种汹涌澎湃的气势也正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战“疫”的生动写照。还有《因为有你》《拿出勇气》《保重》《白衣战士》《中国一定强》等歌曲,都成为反映这段特殊岁月的好作品。

【视频】《大爱无疆》MV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抗疫主题音乐创作能够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突破自己的“小悲欢”,深入生活一线,把宏大叙事中的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有机结合、充分展示,真正传递出国家的声音、民族的声音、时代的声音,成为伟大抗疫精神的音乐表达。

  从音乐批评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不能回避抗疫主题音乐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作品表达图解新闻、空喊口号,不接地气、言不由衷;有些语言缺乏艺术的凝练、鲜活的个性和生动的气韵;有些旋律听起来似曾相识,缺乏辨识度和创新性,等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没有经过仔细打磨,有应景之作、仓促之作的缺憾;另一方面,客观上由于疫情期间隔离的生活状态,许多创作者不能近距离地深入一线、深入现场,缺乏对生活的切身感悟。

 

  (作者:徐粤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杂志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

  在场与在线(徐粤春)

  抗疫文艺中的家国情怀(徐粤春)

  抗疫文艺的时度效(徐粤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