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创意写作:手工艺人或者艺术家(蒋述卓)

2020-12-02 阅读: 来源:“写作杂志”微信公号 作者:蒋述卓 收藏

  (点击网页如上“来源:‘写作杂志’微信公号”,查看网络报道,链接为:https://mp.weixin.qq.com/s/2WPrPUbx6NLas0gx2DFIog

 

  在《创意生活、文化产业、新文化产业》一书当中,英国安吉拉·默克罗比对新创意经济中新工艺运动进行了描述。在新工艺运动中,尽管是女性居多,做的也是针织、厨具等体现家务技能的东西,但依然有很多艺术家加入其中。原创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手工艺艺人与艺术家在一起进行原创。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通过数字文化得到了融合和传播。实际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两种类型,即网络写手与网络作家。前者相当于手工艺人,后者则可以说是作家、艺术家。这中间或许没有截然的界限。前者写得好,技术活玩得溜,又有原创,审美及艺术性高一点,就迈入了作家的行列,否则就还是网络写手。这也就是说写作是一门技术活,写作是可以学的,大学也是可以培养出作家的。六十年前高玉宝写《半夜鸡叫》的时候是不强调知识积累的,只要有生活经验就好,但他的作品也经过编辑一再的指导,一改再改才完成的。编辑实际上也教了他写作的技巧,不过没有明说而已。中国的文学创作走到今日,没有知识与文化修养,恐怕难以成功。文学创作不讲究技巧的,恐怕也是难以成功。从劳动量上说,创作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

安吉拉·默克罗比《创意生活、文化产业、新文化产业》

  有人说,作家就是码字的,将文字一个一个码起来。海明威写作的时候,为提高速度,总是站着写。作家干的也是体力活,技术好的,成功了,名利双收;技术不好的,写到吐血,也未必能成功。

  初学写作的人要掌握写作技巧,第一步自然是模仿,即对文学经典的模仿,也就是学着写。模仿前提是阅读与体会,在阅读中去体会名家的创作技巧,不少成名的作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之谈。小说创造方面,我推荐毕飞宇的《小说课》,你看他在这本书里,阅读名家经典的时候是如何细心、细致,而且琢磨得非常到位。比如其中一篇讲小说如何写行走,尤其是写读林冲夜奔梁山火烧草料场这一段,他把每一个处都琢磨得非常好。他说开头就是“风雪正紧”,为什么风雪正紧呢?因为有了风雪才有了他避到山神庙,因为风雪正紧才用石头将大门堵起来,因为堵起了大门,他才听到了外面追杀他的官兵的那些话。于是,他了解了真情,杀了那些官兵。最后,林冲提着他的枪往东去了。你看毕飞宇将其中的技巧讲得多么细致。这种细节的描写,开头和结尾,结构安排如何妥帖,等等。如果我们要去学习小说的创作,我觉得毕飞宇《小说课》这本书是很值得看的,它就是一个写作的教程。莫言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从最早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起就有模仿。戏剧创作、影视剧创作、电影的创作,都有一定的技巧和规律,比如,如何设计人物,设计冲突,设计桥段,都是有相应的技巧和规律可循的。散文创作也是如此,看多了,记得住,细心体会,在技巧上就可以入门。

毕飞宇《小说课》

  修睿是一个小说家,写了《生生不息》等六部长篇,他自己谈体会说,写作对我来讲就是这样,一点都不神奇,也不惊心动魄。有了一个问题,花六个月写一个大纲,关于人物命运,关于小说各个技术层面的想法,都清楚了,开始写。每天上午写1500字,下午写1500字,晚上跑十公里,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这三件事,循环往复,三到四个月,十几万字到二十万字,再修改两到三个月,完成。非常机械和程式化,可无论别人怎么看待这样的写作和生活,我知道这程式化中埋藏了多少的热爱和付出,这热爱和付出,是我对创作的全部,我为此而骄傲。修睿骄傲,是因为他成功了,但这绝不是靠机械化的程序和技巧的掌握就能成功的。写作还有直觉,光靠理性是不够的。有时候在写作中,直觉推动着人物和语言不断地发展,形成新的人物和语言逻辑,因为写作是流动的过程,直觉更重要。因为这个直觉在写的过程当中往往是随着你的想象、虚构和直觉一直向前推进,这不是一般知识和理性就能完成的。因此写作是活的,不是死的。有道是,文无定则,法无定法。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的区别就在于不重复自己,随物赋形,见机而动,灵感和想象始终流动在创造的过程之中。

  刚刚在《新华文摘》上看到一篇小说,是季宇的《金斗街八号》,写一个地下党员如何在国民党行动队的堵截下轻松逃脱,其中就扯出了金斗街的许多人物。茶馆佛照楼是中心地点,还有照相馆等等,但每每都是环环相扣,直到小说的结尾,作者才抖出包袱,道出地下党员照相馆的黄老板是怎样得以脱身的,他完全靠的是一个瞎子和他的女儿小芬唱的戏叫《马嵬驿》,通过这个戏的唱词把信息传递给了茶馆的黄老板,他于是从茶馆里轻松脱身。这个小说写得环环相扣,埋下了许多伏笔,看小说的前面不知道后面是什么,但是每一环都很好。小说也是需要精心构思的。

  最后做一个广告,就是我们广东省作家协会对八〇后、九〇后的作家高度重视,连续几次给他们进行培训,也同时给他们开研讨会。在暨南大学,我们刚刚跟广州市委宣传部成立了一个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我们一次引进了三个作家,一个是香港的葛亮,一个是蒲荔子,第三个是网络作家阿菩,他写的《山海经密码》很不错,他是我的博士,已经毕业。这是我们在文学工作坊的一种尝试,希望大家给予更多支持。广东省作家协会还有本杂志叫《少男少女》,给青少年写作提供园地,也希望大家重视。暨南大学现在有一个影视戏剧文学专业,是专门教戏剧文学创作的,每年也都有文学剧本产生。还有一个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管理的硕士点以及博士点。硕士点我们现在招了一个高研班,已经连续三年,每年都有五十个学员,都是一些中小文化企业的老板来读,学费每年是18000元。这些学生非常认真。博士生从去年开始第一届,每年只有一个名额,幸运的是,去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一位法语专业的同学考上了。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跨学科专业,它不仅有文艺学,还包括经济、管理、金融。这是跨专业培养。当然创意写作也是我们的主要内容。我们暨南大学中文系还在做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写一百篇文章,指定一个老师带十个学生,四年不间断地批改作文。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尝试。

阿菩《山海经密码》

  (本文原刊登于《写作》杂志2019第2期)

 

(作者:蒋述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组织架构

  中国文艺评论网蒋述卓专页

  新时代文艺中国精神表现途径初议(蒋述卓)

  探寻唐前岭南文脉(蒋述卓)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