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疫情下人们内心遭受的猛烈撞击,引发了情感世界的波澜狂飙。《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疫情防控期间情感积蓄,外化为巨大的文艺创造喷薄而出,诗歌、音乐、美术、摄影、书法、视频、网络文艺等等海量作品,成为“疫期”重要精神文化生活内容,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积极贡献。
文艺是由形象思维主导的个体精神外化,但其中离不开理性思维发挥重大作用。抗疫文艺是人类社会处于灾难时空下的文艺实践,具有其特殊的发展演进规律。运用理性思维,把握好特殊规律,尤其是把握时机、尺度和效果,能够有效指导抗疫文艺创作。
3月23日,援鄂医疗队队员表达“不胜不归”的战“疫”心声。黄安平 摄(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官网)
其一,把握好时机。随着疫情的发展,对文艺的需求重点也不一样。抗疫伊始和中期,疫情蔓延,社会恐慌,在生死存亡的关头,需要迅速统一思想、凝聚意志,调动全社会资源和力量共克时艰。文艺战线与其他战线一样,都要服务抗疫这个总目标。这个时候,文艺的教育功能、传播功能凸显,讴歌英雄人物、抚慰心灵创伤、传播防控知识,为全社会克服困难战胜疫情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是抗疫文艺的主要任务。文艺的认识功能、反思功能并不是不重要,但在此阶段并不必因此而求全责备。抗疫后期及疫后,随着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事实真相拼图逐渐完整,人们对灾难的反思不断深入,具备深度反思的文艺作品才具备出场的条件。可以想见,具备担当精神、悲悯情怀和创造能力的中国文艺家,一定会直面这场苦难,经过沉潜打磨锻造,留下无愧于人民的抗疫精品。
其二,把握好尺度。艺术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使用夸张变形是普遍的手法。抗疫作品应注意夸张变形的尺度,否则会被认为过于矫情,超过修辞的限度,过于轻飘让人反感。过度的歌颂,偏离了灾难文艺的主基调,失去苦难的重量,效果适得其反。过度的批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视抗疫成绩的主流,把偶发当必然,视个别为一般,哗众取宠、博人眼球、奇谈怪论更是不可取。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反映事实真相、抒发真情实感的作品,才无过度修辞之虞。此外,还有数量和质量的尺度。当前的抗疫作品数目海量,但让人眼前一亮、产生广泛影响的高质量作品不多,有不少是应景之作、仓促之作、交差之作。对英雄模范的造像、对感人事迹的叙事、对伟大精神的开掘等等,还有一定距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力和传播力还不足。在创作中克服浮躁心理,追求精益求精,注重质量不追数量应该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其三,把握好效果。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是文艺的职责。不辨真假、不知美丑、不懂善恶,是抗疫文艺的大忌。这个问题解决了,抗疫作品才有正效果,否则就是负效果。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比如,怎么看待抗疫中的牺牲、代价和成本。在紧急关头,果断采取的防控措施,最后取得成功,但同时造成不小的损失,甚至是牺牲。有些人认为,这些损失和牺牲是可以避免的。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赫伯特·西蒙曾说过,任何组织不可能追求到最理想、最优化的决策,只能追求在当时条件下令人满意的决策。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不需付出代价的完美决策,也没有无需成本的收益,任何决策都有其容错范围,这是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常识。俗话说,有奋斗就会有牺牲。不能把必要代价、成本甚至是牺牲当成工作的失误甚至是失职,成为抗疫作品的抨击对象。防控工作评价需要专业权威部门认定,创作者不能只凭网络和社会传言就作出判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行全面科学理性的分析,从而确定创作的立意、主旨和价值取向,这才是创作者负责任的态度。
桑建国《送别》(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官网)
(文中图片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徐粤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杂志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