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19日,“自省的书写——陈履生抗疫百字巡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展。据悉,此系列作品,陈履生已酝酿有7年之久,在己亥末庚子初终于完成,从第一个“泰”字到最后一个“平”字,均蕴含其多年来的思考。作为自省,基于书写而反思几十年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体会和不足。
还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任上的时候,大概在2013年左右,因为比以前更多的接触到历史和历史文物,而对历史与文化传统的思考也更为广泛和深入,因此,想到了有许多与传统文化关联的字,意义深邃,影响深远,有些关系到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每一个人的前行。而中学时的很多情景也不断涌现在眼前,反思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由此开始酝酿人生百字书写计划。
中学是一个狂揽知识的时代。但是,那时又是“读书无用”和无书可读的年月。尽管如此,语文老师还是经常找出一些历史上的名句做一些应景的解读。学校永远是充满正能量地方,而人生中的座右铭大概都是在那个时候刻在自己的脑子里。虽然那个时候有些内容还与“封资修”以及被批判的孔孟思想相关联,但是,它对于我们人性的启迪和成长的路向却具有重要的意义,故常常会把它们写在笔记本内,或写在课本的扉页上,甚至写(刻)在课桌上,作为提示和警示。
不管如何,传统文化还是在这时代的夹缝中得到了传续。经历了那个时代,传统文化还能传续下来,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强劲的生命力;而能够传输到我们这一代,那也实在是不容易,但个中的缺陷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上,我们这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包括知识的获取,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之中,有些属于是补课。因此,我就想系统研究影响自己人生发展的一些具体,突发奇想希望用100个字来概括——那应该是哪100个字?毫无疑问,选择100个字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影响到每一个人的有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有不同的追求目标,所以,每人选取这100个字都是不尽相同。但也有相同的,比如像仁、义、礼、智、信等,不管如何去选择,这都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每个人在选择的过程中都不会把它们排除。
对于这100个字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各不相同。这并不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是一种客观存在。重要的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对于我们当下和未来的意义。而那些持之以恒的一种长久的生命力,正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如同黑夜中的一盏灯,其照亮黑夜并不在于它的亮度有多强,而在于亮自身。所以,我在排定这100个字的时候也是斟酌再三,反复去考量每一个字与我的关系,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就这样不觉一搁就是七八年。
没想到在己亥末和庚子初遇到了新冠疫情。宅家的这段时间是一种无奈;迫于这种无奈而想到很多的事情,有的想去做却没有心情。心里很烦很杂乱。为了要把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忽然想到了那个被搁置的百字计划,打开了电脑找到原来的文档,结果发现当时想的100个字与当下所想有一些不同,因此,就开始重新修订这100个字。同时,开始了书写。
(图片来源:“陈履生美术馆”微信公号)
自省:100字的选择
书写在当代因为连接着热门的“书法”,所以,这是一个特别的话题。我想用不同于传统的书写方式,以思想的书写来提升当代书写的意义,但是,又能够表现和中国书法的关联。因此,“自省的书写”实际上是借助于书写而表现对于这100个字的研究,并以此来反省自己。当然对这100个字的研究会牵涉到中国文化的很多内容,会牵涉到一些古代的经典。对于有些资料的查找,与过去相比,现在比较容易,在电脑上去查比以前翻书要容易很多。所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也可以看到现代人可能比古代人的阅读范围更广的原因,现代科技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可以从方方面面中寻找出对这些字的多方面的解读。
中国的文字很复杂,一字多音,一字多义,而且古今有变异。古籍中可能会对某个字有很多种解读,有的也可能互有出入,但我取我所需,取对我有影响和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内容。当然,这种所谓的有用和有影响实际上也表现为我的一些基本的看法,或者是认识的一种局限。从先秦以来有很多古籍,包括像《说文解字》,以及关于《说文解字》的“注”和“疏”,还有历史上其他文人对于文字研究上的种种努力,表现为一个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过程。古人为了后人而非常努力于对古书的注解,形成了很多方面的“注”;而对“注”的进一步的解释又成为专门的“疏”。我参照了古人对字的注和疏,又形成了我自己对“注”和“疏”的再认识和再解读。
文字从形成到演变有着悠久的历史,内容丰富,历代文人巧妙的运用以及不断赋予它新的思想,形成了一个发展过程。而流传到今天,很多对于当下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下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遗憾的是,我们对于古代文化和精神的认识与利用都有很多不足。因此,在禁足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我辗转在对于百字的思考之中,书写,研究,反反复复。我逐渐地感受到这人生百字的重要性,而作为一种自省,基于书写而反思几十年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体会和不足。
所谓的“书写”,实际上是重新学习。而这个重新学习所具有的系统性是过去所没有的,好像进了两个月的专题学习班。我相信每个人如果能有这样一个集中的时间去学习和反省,不管他年龄大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活到老学到老,自己的不足自己最知道。我也知道哪些对我最有用,哪些对我的思想的激发更具有意义。面对这100个字,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而是思想、品格和意志,或者是价值观的判断,也有可能是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如此等等。这100个字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儒道佛,天地人,家事国事天下事,还包括事物发展的规律等等。然而,对于人生来说,这100个字的范围又是相当有限,其中有些都比较宏观,应该还能够包括更多方面的内容。显然,用100个字来概括我的人生理想以及我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包括我对世界的看法,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为不止这100个字。再细想想,这100个字又很多很多,如果能把这100个字都记住了,像座右铭那样激发自己,那么,走过来的几十年可能会更顺利,更成功,更美好。作为对于美好人生的一种态度和追求,关于这100个字的许多思想以及关联性正隐于其中。
(图片来源:“陈履生美术馆”微信公号)
自省:书写的探索
关于书写,我确定的基本原则是要脱离传统书法的基本格局。而传统的书写方式不管是横还是竖,从正文到落款的书写规律大致都是在人们约定俗成的范围之内。为了避免这种约定俗成,我用了方形的构图,实际上这更像现代的绘画的方式。把一个字的主体写在它的中间的位置上,而周围用题跋书写一些关联的内容等等,这些文字既有古籍上的一些摘录,又有自己的一些思想和感想,不求统一,而求变化。中国传统书法在一幅之中强调的是一气呵成,强调的是连贯,强调的是气的节奏,而我在这书写的过程中,则打破了这样一种一气呵成,通过不断的添加来强化对于这个字的不断认识的过程。因为这毕竟不是一种文字的抄写,而是一个感悟和研究的结果。对于书写来说,会考虑到字体,我所选择的是与自己所擅长和有兴趣的关联,在甲骨、金文、大篆、小篆这样一个范围之内,又参考了古代碑帖中的一些文字。在这个浩如烟海的文字海洋中,同样一个字有不同的字体和不同的写法,有的中规中矩,有的富有个性;有的平和,有的激越;有的文雅,有的刚健。而有的字的字形和现在的字形全然不同,尤其是与那些简化字则是风马牛不相及。因此,这些带有古意的字,有的很难辨识,真正成了一种符号。在这趣味性的选择之中,把这种文字的书写变成了一种美的探求,又是一种完全个人化的表现。
而在这样一种以100为一个整体的集体方式中,不断的增加可能是它另外的趣味所在。在增加的过程中,有的用行楷,有的用篆书,不同的考虑和安排,都是为了丰富画面的格局。所以,位置联系着整体上的判断,左右、上下,关系到整体的均衡。而有的则完全是为了填补空白,古人所说,“画之不足,题以发之”——题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一种独特的方法和手段。题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要求有着多方面,而代代相传的“题”有的会延续数百年,成为与主题关联的在审美上的重要的组成,其表现为历史的积淀,又反映出与艺术关联的很多历史的问题。因此,实际的书写结果与其说是书法,倒不如说是一种用文字结构的绘画,因为它完全是中国传统卷轴画中的题跋和印章的应用。只不过这两个月的时间太短了,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内容和形式都可能会更丰富。显然,这不是终结,而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束,未来相信它的上面还会有其他的内容。我想这个百字计划是会伴随我此后的人生,在未来还会有个不断添加的过程;或者在10年20年之后,回头再来看庚子年初的这个人生百字计划,发展到当下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而在10年20年之后又是如何看待这一流动的过程?
书写是非常惬意的,尽管体力上、精力上消耗很多。这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之内初步完成的。在这个特定的时间之内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而有些事情就很难去做。忧国忧民与一己关怀缠绕在一起,这是自己的心态以及周围对我的影响,因此,通过书写来遣散心情,以书写来表达对时事的看法,可能这正是这一书写计划的一个特别的意义。书写是释怀,也是释放。而具体到100个字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比如像“难”,既是困难的难,又是灾难的难。在这个和抗疫和战疫中有很多的困难;而它的灾难及其影响,对于地球和整个人类,对于国家和人民都可以说是灾难深重。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字的解读,与以前就大为不同,有着现实的背景。我更多的是期盼能有一个平和的时代,能用中庸的思想主导我们,用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把社会的撕裂熨平,以爱的笑容面对和平相处的美好春天。所以,最后以一个“平”字收尾。
人生百字的书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反省。在这样一个反省的过程中,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也知道了社会的不足;我知道了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我也知道我未来还需要去努力什么。不管怎么说,如果这个百字对于他人,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后学,对于我们的子孙有所借鉴的话,那是对我的辛劳的最大的安慰。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有属于自己的百字,能够和大家一起来讨论交流,最终形成一个影响到后人的像教科书一样的中国文化百字,并让它们代代相传。
(作者:陈履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