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让“夜间经济”再多一些文艺气息(胡一峰)

2020-01-14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胡一峰 收藏

  “夜间经济”是刚刚过去的2019年中频频见诸报端的热词。这一年里,全国各地不少城市都推出了“夜间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近日,北京公布了统筹协调地区“夜间经济”发展的“掌灯人”,而上海早就有了“夜间经济”CEO。不少地方收获了初步成效,尝到了“夜间经济”这块蛋糕的甜头。笔者注意到,很多地方在“夜间经济”的发展规划中,列入了艺术的内容,促使人们认真思考艺术对于“夜间经济”的独特作用。

  从人类历史进程来看,对于“夜”的态度以及夜间生活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步伐。现代文明发展越充分,人们对“夜”的看法往往越成熟、理性、开放;而文化越发达的地区,夜生活也往往越丰富。“夜间经济”首先当然是一项经济举措。但从更宏阔、深远的意义上看,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发展“夜间经济”也可视为延续我国城市文脉的重要内容。翻检古籍,“夜市”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唐代王建在《夜看扬州市》中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则有“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之句。到了宋代,夜市以及相关文娱活动更是空前发达,《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文献中对此多有生动记载。古代城市的夜市不仅是消费购物之所,而且是文艺娱乐汇集之地。文化艺术因素提升了夜市的吸引力,而包括戏曲、杂技等在内的不少传统艺术,也在夜市营造的独特文化生态中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和创新的动力。今天的“夜间经济”不论内容之丰富还是在社会发展中之地位,都远非当年的夜市可比。但其与艺术相辅相生、互相促进的关系,则具有某种历史延续性。

  运用艺术的力量,推动“夜间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是当前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艺术活动、艺术品的渴求,以及让生活更有艺术味的向往,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增加“夜间经济”的艺术含量,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给“夜间经济”加入艺术板块,也符合艺术消费的特征和发展逻辑。艺术消费内在的具有精品化的诉求。比如,餐饮业是许多地方“夜间经济”的重要内容。而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再美味的食物,一旦肚子吃饱,消费的愿望就会大大降低。但是,当我们欣赏了一部精彩的戏剧或电影后,希望看到更多更优秀文艺作品的愿望不但不会降低,反而愈发迫切。而文艺精品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艺术消费的这种特性无疑将给“夜间经济”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

  同时,艺术融入“夜间经济”,也为文艺服务人民提供了更多机会。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文艺欣赏或消费活动一般在闲暇时间进行,大多数城市的艺术演出等也安排在夜间。随着“夜间经济”理念变为城市管理的实践,不少城市优化了夜间公交线路、延长了商场和文化场馆的营业时间、提升了商圈周边环境治理,人们夜间出行、就餐、休闲等都变得更加方便,这就给艺术演出、文化展览等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一个地区的夜间艺术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丰富,有助于培养人们艺术消费的习惯,提升艺术品位,这又将促成艺术市场进一步细分,以新的渠道和方式盘活、重组艺术资源,推动优质艺术资源在集聚中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高雅与通俗、造型与舞台,都将在迷人的夜色中获得符合自身特性的呈现空间和目标人群。正因为如此,“夜间经济”的艺术化将为文艺创作走进市井社会、融入百姓生活提供新的渠道,为文艺生产创作增加新的动力。

  当前,一些城市发展“夜间经济”时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了艺术的元素,其中不乏成功之举。不过,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地方“艺术元素”同质化严重,特别是一些缺乏主题阐释的“灯光秀”沦为单纯的耳目之娱甚或“视觉垃圾”;有些地方大搞千篇一律的“夜游船”,伴以制作粗陋的“河景”或单调乏味的歌舞表演,缺乏美感,令人“不忍卒看”;有的地方的实景演出不但雷同,而且票价高昂,变成了商家“吸金”的工具。更有甚者,一些“三俗”表演,也在一哄而起的夜间商业氛围中沉渣泛起、浑水摸鱼,以“夜色”为掩护为害文化生态。更需要注意的则是有的地方把艺术活动纯粹当作谋取商业利益的手段,把艺术产品和活动单纯作为商品来“出售”,这种做法既忽视了艺术应有的审美功能,也杀鸡取卵地剥夺了艺术对于经济的持久拉动效应。凡此种种,都提醒地方有关部门应加强“夜间经济”的顶层设计,注重发挥艺术行业组织和艺术工作者的专业力量,有序有效地参与从整体布局到项目策划与执行,恰到好处地融入艺术元素,让艺术活动与夜间经济相得益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地方文艺发展取得许多新成就,为“夜间经济”提供了新颖的“起跳点”。比如,北京旧城保护成效明显,京味儿文化更加意蕴悠长;天津的曲艺文化独具特色,市民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江西等地的红色文化建设如火如荼,让人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精神洗礼。还有各地星罗棋布的各级各类博物馆、美术馆,以及艺术主题的商场、广场,都提高了市民生活的艺术化程度。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构建城市夜间艺术地标,打造市民艺术生活的“深夜食堂”,让艺术之光扮靓神州大地的夜空,“夜间经济”发展之路必将更加顺畅。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胡一峰,中国文艺家评论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名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高峰之路|塑造典型人物 为时代传神写照(胡一峰)

  静水流深,坚韧前行:2019年文艺评论的个人观察(胡一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