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2019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 暨思南读书会调研座谈会成功举办

2019-11-25 阅读: 来源:“京艺苑”微信公号 作者:京艺苑 收藏

读书研讨班研讨现场

  11月13日至17日,“文艺评论与城市文化建构:2019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暨思南读书会调研座谈会在上海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文联研究部、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20余名来自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多个艺术领域的资深专家与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参与活动。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杜德久出席活动并作了开班动员。开班仪式由北京市文联原副秘书长、北京评协副主席张恬主持。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杜德久作开班动员

北京市文联原副秘书长、北京评协副主席张恬主持开班仪式

  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每年举办一次,已连续举办四年,今年是第五期。在前四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授课、研讨、观摩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今年特别加入实地考察思南读书会并座谈交流的重要环节,极大地拓宽了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艺术视野,为他们搭建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专家授课环节,设置两个学术单元,分别由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胡薇、北京文学月刊社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张颐雯担任学术主持。邀请北京评协副主席、北京日报社高级编辑解玺璋,北京评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庆祥做了两场精彩的讲座。解玺璋以其个人阅读《梅耶荷德谈话录》的体会为开端,带领大家对此书进行了梳理,细致讲解了梅耶荷德在实践中总结出“假定性本质”“戏剧的电影化”“有机造型术”“构成主义”等创新理论,还介绍了梅耶荷德与斯坦尼师生之间、梅耶荷德与当时的主流戏剧界的关系,并结合当下国内戏剧界的创作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既厘清了戏剧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又观照当下戏剧创作的现状。杨庆祥以《九十年代断代》为题,从1990年代的个人生活经验开始叙述,逐渐进入到宏观层面,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特点,展开一系列关于1990年代问题的研究。列举了当时经济、社会、大众文化等方面的症候,全面展现了社会的变革,帮助学员打开新的思路,对1990年代以来的时代变迁有了更加深入、系统的了解,从而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1990年代对当下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

北京评协副主席、北京日报社高级编辑解玺璋授课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庆祥授课

  本次研讨会期间,还特别与上海市作协等“思南读书会”主办、承办单位,共同召开了思南读书会调研座谈会,并现场观摩“思南读书会第327期:《读库》14周年上海读者年会活动”。

调研座谈会现场

思南读书会现场

  座谈会上,北京与上海的评论家深度交流,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曹小敏,思南读书会三位策划人:上海市作协专职副主席、作家孙甘露,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评论家李伟长,上海网络作协副秘书长、作家王若虚,思南公馆总经理李海宇等人详细介绍了思南读书会活动品牌的创意策划过程、成功运作经验以及五年来取得的良好口碑与社会效益。调研座谈会由上海市作协专职副主席、作家孙甘露与北京市文联研究部主任、北京评协秘书长赖洪波共同主持。

上海市作协专职副主席、作家孙甘露主持座谈会并介绍思南读书会活动

北京市文联研究部主任、北京评协秘书长赖洪波主持调研座谈会

  上海“思南读书会”于2014年正式开启,迄今已举办320余期,包括王安忆、孙颙、舒乙、李欧梵、格非、马原、韩少功、金宇澄、张翎、陈丹燕及法兰西文学院院士达尼•拉费里埃等800余位知名作家学者和评论家参与其中。这一常设活动,凸显了文学艺术对城市文化生态的辐射力,塑造了城市“文化名片”,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文学艺术的持续繁荣。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福民在座谈会上发言

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介绍思南读书会情况

  与会专家一致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借鉴上海思南读书会的成功经验,结合北京市丰富的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人才资源,策划相关主题活动,助力北京市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的品牌打造和持续发展。

思南读书会调研座谈会合影

  在学员研讨环节,大家围绕“文艺评论与城市文化建构”这一主题,重点讨论文艺评论在城市文化建构过从程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胡薇、北京文学月刊社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张颐雯、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教授党宁、中国国家话剧院研究员颜榴、北京十月文学院培训部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文爽、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副教授张冲、北京日报社文化新闻部副主任周南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高永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李亚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薛静等人,分别以《管窥新世纪话剧的现实主义创作》《书写城市的心灵史——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城市化进程》《假定性语境下的舞台设计》《北京的“豆瓣”不能死》《文学海外译介传播的几点感受》《电影中经典叙事法、哲学与宗教视角下的思维与逻辑关联》《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何为?》《阐释、建构与被建构:文艺评论与城市文化的纠葛》《阐释转型与新世纪文学价值的生成》《新媒介下的城市文化建构》为题,探讨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构建新时代的北京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北京文艺评论如何在城市高端文化积累、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方面大有作为。

读书研讨班学员留影

  本次活动正值第21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除专家授课、座谈交流以外,还组织学员现场观摩了世界知名作曲家、演奏家的音乐会,并参观了上海博物馆“美术的诞生:从太阳王到拿破仑——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极大地拓展了学员的艺术视野。活动期间,还组织学员参观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鲁迅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对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进行了党史教育,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

学员参观上海博物馆

学员参观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自2015年起,“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已举办四期,先后组织各艺术门类120余人次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起到了团结、凝聚、引领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的积极效果,培养了一批首都文艺评论界的骨干力量,形成了良好口碑。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即将成立的市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把好北京文艺评论的方向盘,多措并举,打造好北京文艺评论阵地。市文联将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继续创新活动形式,为青年文艺评论人才搭建更多成长进步的平台,全方位培养首都文艺评论人才,推动北京文艺评论事业扬帆远航。

  (本文图片来源北京文联网)

 

  延伸阅读:

  打造文艺评论的“北京方阵”

  首都文艺创作繁盛,文艺评论力量加强

  时代精神的文艺表达 2016·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在京召开

  北京青年文艺评论家读书研讨班在京举办

  “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丛书”(第一辑)出版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